天天看點

“吃人”的不再是封建社會,而是......

今天不讨論時局,簡單聊會天。

01

從中華民族浩蕩五千年的曆史當中來看,不論朝代制度如何演變,始終有一條紐帶貫穿其中——血緣。

中國就是一個巨大的血緣社會,靠着血緣政治跌跌撞撞走過了五千多年。以血緣為核心的社會關系已經根深蒂固,人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社會生态。

而在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中,社會的資源以權力高低進行階梯式配置設定,而權力大小以統治階級的親緣遠近來劃分。

為什麼總說封建社會“吃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因為以親緣關系為基礎建構的社會網絡本身就是一種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的配置設定和運作方式将人分為了三六九等,分化出若幹個社會階級,自上而下搶占社會資源。

首先,在教育資源方面。

雖然封建社會的官僚體系中為階級躍遷提供了通道,然而實作階級躍遷的學子少之又少,青史留名的更是寥寥無幾。

“李杜詩篇萬口傳”。的确,縱觀中國古代最為家喻戶曉的學子莫過于李白、杜甫,他們分屬于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兩個頂端。雖然李白有《豫章行》,杜甫有“三吏三别”感懷民間疾苦,但也隻是感慨,

雖然留名的不僅有他二人,但往前數“大小謝”、“三曹”、“建安七子”,往後看“唐宋八大家”、“江南四大才子”等,會發現他們要麼是出身于“官宦世家”,要麼就是在“富商大族”中長大,無一例外。

因為權力和财富就是屬于他們的社會資本,他們生來就有比大多底層人民更優越的教育和文化資本,能夠聘請名師學文識字,享受文化的熏陶和灌溉,是以青史留名的寒門子弟總是世間罕有。

其次,生存資源。

在交易活動仍停留在交換生存資料層面的自給自足的封建社會當中,

而所謂“千頃之田,百家之佃”描述的就是封建大地主與官員互相交換社會資本,把握并擴大所擁有的社會資源,緻使底層人民失去土地,成為權力的附庸的現象。

最終,社會資本會自然地傾斜在家族、宗族當中,社會資源極度集中,構成了自上而下層層吃人的社會。

不僅如此,因為社會資源的傾斜,,權力和财富長期把握在固定家族大宗當中。

“門當戶對”當中的“對”,說的就是社會資源的比對。古代社會當中常有世家大族強強聯姻擴大社會資源的現象,甚至于一些帝王妃嫔的選拔晉升也是基于權利與财富配置設定的考量。

再比如,明清時期的江南地區,一些鄉紳就是通過與地方官員建立關系,獲得政策上的支援和傾斜,以财富交換政治話語權,再以權力收斂資源。

簡單總結一下:社會資本在封建社會當中原本就是配置設定不均的狀态,所處的社會階級越高能夠獲得的社會資本越多,社會資本向社會上層傾斜,上層階級利用社會資本進一步将社會資源搶占,導緻社會資源也集中于社會上層,由此形成了一個層層剝削的吃人社會。

面臨目前經濟形勢所帶來的困局,普通人應當如何做出選擇,可以看文章《百年不遇之大變局是什麼?》

02

過去的“吃人”搭建在封建血緣政治體系之下,所幸的是,現在早已廢除了封建統治,實作躍遷的管道也遠比過去更加多元。

然而,社會資本不會随着政治制度的推翻而消失,隻要有人在,社會資本就會一直存在,因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難以脫離群體而存在。

躍遷的通道雖然在增加,但現在實作所謂“躍遷”的依然隻有少數人,且社會資源依然隻是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中國前1%的富豪擁有社會上超過30%的财富。世界每年新增财富的60%也都進了世界前1%的超級富豪的口袋當中。

“吃人”的不再是封建社會,而是......

這正是社會資本為富豪們帶來的收益。

過去,資訊傳遞的主要媒介是人和紙。要麼靠人口口相傳,要麼靠書本紙張謄寫資訊。

現在,資訊網絡已經遍布全球,資訊的傳播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

各種資訊每時每刻都在鋪天蓋地的傳送,每天都有超過5億條推文、3000億左右的電子郵件、超過70萬小時的油管視訊,然而其中的有效資訊少之又少,猶如大海撈針。

社會資本在這當中就為富豪們提供了便利。

比如,一些高端社交活動和行業會議就為高社會資本人群提供了一個有效資訊傳播與交換的場合,比如未公布的市場資訊、行業内幕、管理經驗等,這些就是底層普通員工無法知悉的有效資訊,導緻職業發展受限。

當下,科技正在高速發展,上海平均每天都有370家科技企業誕生,國家正在加速布局高新産業,催生新質生産力,科技就是未來。

高社會資本的人群恰好能夠利用其豐富的社會資源迅速掌握最新技術,牢牢抓住科技發展的紅利,甚至把握科技發展的方向。

馬斯克就是在這方面做到極緻的例子。他在Tesla、OpenAI、SpaceX等高新技術領域的投資已經為當今社會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高社會資本的人群能夠利用自身所有能夠有的社會支援網絡,輕而易舉地獲得社會的重要資源,資源在配置設定的過程中就嚴重的傾斜向這類人群當中。

資本與資源沉澱在高社會資本人群中互相作用,階級進一步固化,向上的管道再次受限。

03

縱使社會資本能夠為高社會資本人群提供便利,但也隻是便利。社會上的大部分資訊依然是流動的,向普通人開放的。

這也就意味着普通人擁有資訊的篩選和利用能力也同樣能夠獲得社會資源。

所謂的“資訊繭房”,不過是一些人為自己擷取不到一些社會資源而為自己編織的網,牢牢地困住了自己。

平均每人每天在螢幕上花費的時間将近7小時,手機、電腦等電子裝置就是大多數人擷取資訊的管道。

資訊的擷取除了主動檢索,就隻能任由各大平台的算法肆意推送。

這些由無數“精英”設計的算法,使得各大平台的推送機制雖在細節上有所差異,但都能依據個人喜歡精準為使用者傳遞資訊,使得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喜歡的同類型的資訊。

而這類與個人觀念高度一緻的資訊一次又一次使大腦興奮,沉浸于唾手可得的樂趣當中,化解生活中的不滿情緒,逐漸喪失了資訊的篩選與思考能力。

自己給自己建立起了資訊茅房,如洪水般湧入的同類型的消息随即填滿了視線,然後就再也不想接受其他類型的資訊了。

自己原本的認知、觀念和偏見在消息推送中不斷加強,認知之外的資訊也被自己有意識的屏蔽了。不同人群之間的“資訊鴻溝”就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大,最終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是以也總是能看到諸如“考研資訊差”、“聯考志願資訊差”、“**城市資訊差”等資訊。但其實這些資訊大部分都是能夠自己在網上輕易搜尋的公開資料,隻是為了用來制造焦慮從中謀取利益。

在資訊爆炸的社會當中,資訊被部分人轉化成利益的同時,又一步步“吃掉”了部分人的腦袋。隻是現在與封建體制下的“吃人”有所不同。過去是被動,現在是主動。

面臨目前經濟形勢所帶來的困局,普通人應當如何做出選擇,可以看文章《百年不遇之大變局是什麼?》

原創 DJ 财經識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