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美女多經曆風雨,民國名媛圈中不乏人生軌迹從輝煌跌落至低谷的千金大小姐,但能秉持淡泊之志,追求甯靜緻遠的智慧女性卻寥寥無幾。席家“七仙女”之一的席與時,便是這少數中的佼佼者。
人們或許誤以為她恃寵而驕,卻不知她在歲月流轉中,以堅韌之心,将苦澀化為甘甜,曆經成長的艱辛。
盡管時光荏苒,她并未時常被提及,但透過那些流傳下來的劇情片段,我們仍能感受到她的獨特魅力——在職場上,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婚姻裡,她不慕虛榮,貧富皆安;于生活中,她則以一顆平和之心,享受靜水流深的甯靜,最終收獲了美滿與幸福,成為了真正的人生赢家。
「1」
1930年,上海席家花園迎來了它的第五個女兒——席與時。因家中已有一位兄長,若按男女混排,她實則排行第六。
自幼,席與時便生活在東平路1号的席家花園,一座占地三畝餘、三層樓高的老式花園洋房,以其紅頂黃牆成為一方風景。宅内裝修設計堪稱當時頂級,木質裝飾皆配以精細雕花,連底層内廊的柱子亦是選用大理石材質,盡顯奢華。
席與時的童年充滿了歡聲笑語,尤愛在屋外那片廣闊的草地上嬉戲。草地上,遮陽傘悠然自得,竹質椅子精緻擺放,兒童玩具散落其間。更令人驚歎的是,緊鄰草地竟有一網球場,朋友來訪時,隻需拉起網子,便能享受運動的樂趣。
席家花園的豪華,讓席與時自小便如同含着金湯匙出生的公主,其出身在當時足以讓衆多名門之後豔羨。
追溯往昔,席與時的曾祖父席正甫曾是近代中國最大外資銀行——彙豐銀行的買辦,家族實力深厚。至其父席德柄出生時,蘇州東山席氏家族已聲名顯赫。
席德柄曾留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專攻工科,後因家族在金融界的地位,回國後轉行金融界。家世顯赫之餘,席與時還繼承了母親黃鳳珠的美貌。黃鳳珠出身江南名門,自帶江南女子的溫婉與氣質。席與時在衆多姐妹中,最似母親,天生麗質。
然而,盡管生活優渥,席家人卻保持着平凡家庭的溫馨與幸福。父親忙于工作,母親操持家務,孩子們則專心學業。一日忙碌過後,全家人圍坐共進晚餐,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2」
每到周末,母親便常攜席家姐妹乘車前往市集購物。令席與時始料未及的是,一個原本尋常的點心采購日,竟悄然對她的人生産生了深遠影響。
在席與時九歲那年的某一天,她和姐妹們如常乘坐黃包車外出選購點心。正當她們滿載而歸,準備登車返家之際,一群衣衫褴褛、髒兮兮的孩子突然沖出,奪走了席與時手中的點心,這一幕讓她驚愕不已,甚至怒火中燒,幾乎要動手。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結束。此後,這群孩子多次搶奪她的點心,成了她生活中的“常客”。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她逐漸意識到這些孩子的無助與饑餓,心中湧起憐憫之情。
更令人心痛的是,這群孩子中不乏盲童,他們因目不能視,隻能依靠乞讨或偶爾與同伴合力搶奪食物為生。面對這些與自己年齡相仿卻命運多舛的孩子,席與時雖不解其背後無成人照料的緣由,卻已在心中暗暗立誓:将來要成為一名教師,特别是盲童教師,并創辦盲童學校。她夢想着能讓這些盲童像普通孩子一樣接受教育,享受快樂的生活。
「3」
然而,席與時那快樂的童年很快就被突如其來的戰争無情地摧毀,往昔的平靜生活一去不返。待她從沉重的悲傷中漸漸恢複,整個席家已面目全非,支離破碎。
在那個動蕩不安的特殊時期,上海的局勢日益緊張。父親席德柄前往重慶,哥哥席與文則踏上了赴美留學的路途,家中僅餘她們姐妹幾人與母親相依為命。
不幸的是,席與時的大姐早已離世,三姐席與昭也已出嫁,留下還在求學的幾姐妹。為保女兒們的學業與安全,母親費盡心思,力求将她們送往國外深造。
鑒于當時條件所限,母親隻能先安排席與明和席與萱乘船赴美。一切看似安排妥當,卻不料兩姐妹啟程後不久,便傳來美國郵輪遭襲的消息。
那時資訊閉塞,席與時等人無從知曉受襲郵輪是否正是姐姐們所乘。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母親瞬間崩潰,仿佛瞬間蒼老。
直至确認受襲郵輪并非席家姐妹所乘,母親卻已病入膏肓,加之醫療物資匮乏,最終未能挽回生命,憾逝于傷寒之症。
母親離世那年,席與時年僅十二,未能盡孝,便永遠失去了母親的庇護。料理完喪事,她寄居于三姐席與昭家中。
随後,父親席德柄傳回上海,擔任上海阜豐面粉廠總經理,本以為生活能重歸平靜,卻未料命運再次将席與時推向深淵。
1948年,父親攜妹席與韻、繼母歐陽氏及親友驅車前往常熟遊玩,途中在太倉縣遭遇嚴重車禍,導緻五人喪生,兩人受傷。
這一連串的打擊讓席與時迅速成長,她意識到自己已不再是那個單純無憂的小女孩,必須直面生活的殘酷,努力争取屬于自己的未來。
「4」
戰争讓席與時一家支離破碎,她從中深刻領悟了許多。1948年,年僅18歲的席與時離開了席家花園,遠赴美國求學。
抵達美國後,家境雖已不複往昔,但無論生活如何變遷,她心中始終牽挂着那些無家可歸的盲童,當初立下的決心,她從未忘卻。
在大學期間,席與時選擇了社會學與心理學作為她的專業。畢業後,她又在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深造兩年,成功獲得了教師資格證。她堅信自己能夠堅守夢想,并進而學習了盲文。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這句話在席與時這類全力追夢者心中,無疑是至理名言。她的所有努力終于迎來了收獲的季節,最終在美國紐約成為了一名盲童教師。
作為盲童們的老師,席與時給予他們的不僅是知識,更有如同母親般的關懷與呵護。她常駐學校,不僅傳授知識,更悉心照料這些孩子,鼓勵他們不斷向前。
席與時的善舉深深打動了孩子們和當地人,他們将她視為一位溫暖的中國女性。當地報紙還特地報道了她的事迹,并賦予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标題——《她為孩子們點亮了希望之光》。
對孩子們而言,席與時就像是他們的眼睛,讓原本黑暗的世界變得多彩。那些曾被親生父母遺棄的盲童,在席與時的關愛下,重新感受到了人間的善良與溫暖。
「5」
席與時,這位從逆境中堅韌成長的女性,選擇将溫暖播撒至周遭。她的善良如同燈塔,始終指引她前行在正确的道路上。
随着婚嫁之年的悄然降臨,家人紛紛為她物色良緣,期許她能步入幸福的婚姻殿堂。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她最終選擇了家境貧寒、張家已破産的少爺張南琛。
1954年,席與時毅然決然地嫁給了張南琛,那時張家正處于風雨飄搖的低谷。面對此景,家人極力反對這門婚事,言辭堅決。
但席與時的考量與家人截然不同,她更珍視的是兩人心靈深處的共鳴與契合,而非世俗眼中的門當戶對。最終,她不顧一切反對,與張南琛共結連理。
由于婚禮之際正值張家在美國宣告破産,張家已一貧如洗,連新婚蜜月都需借貸以度。婚後,席與時從昔日的養尊處優轉變為普通主婦,從寬敞的花園洋房搬入狹小的兩房間,與張南琛相依為命。為了家庭,她毅然放棄了摯愛的職業,這份深情,正如她昔日追夢一般堅定而深沉。
「6」
兒子出生後,席與時與張南琛的家變得愈發擁擠。兒子的嬰兒床無處安放,隻好巧妙地安置在浴缸之上,但這并未削弱一家人的幸福與溫馨。
在張南琛遭遇困境之時,席與時毅然決然地變賣了首飾以補貼家用,并慷慨解囊支援他的事業,盡管深知此舉可能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然而,她對丈夫充滿信心,甘願承擔一切。
幸而,張南琛不負所望,僅用五年時間便在金融界嶄露頭角,成為知名專家,并創立了自己的公司,直至八十歲高齡方退休。難能可貴的是,他始終堅守初心,不僅未因财富而迷失,反而更加堅定了讓家族興旺、妻兒幸福的信念。随着生活條件的好轉,席與時也重拾舊夢,繼續她的盲童教師生涯。
人們常贊歎席與時獨具慧眼,卻鮮少提及她那五年間默默承受的艱辛。若非她的支援,張南琛的成就或許難以企及;反之,張南琛的成功也為席與時的人生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婚姻,本就是一場互相扶持、共同成長的旅程。
2004年,席與時與張南琛攜手共度了半個世紀的春秋。在孝順的三個兒子的精心籌備下,一場盛大的金婚慶典隆重舉行,孫子們獻上了巨大的奶油蛋糕,三代同堂,共享天倫之樂。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時至今日,這對夫婦依舊恩愛如初,即便步入耄耋之年,席與時依然如春風拂面,無憂無慮。回望往昔,從白手起家到如今的兒孫滿堂,席與時深知,那些風雨兼程的日子雖苦,卻都化作了生命中最寶貴的财富。她始終明白取舍之道,以柔克剛,用愛與善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取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