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卷鬥漩渦的周度汽車銷量榜,撕開了中國汽車資料統計領域黑幕的一角。
2009年3月。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的江淮汽車董事長左延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資訊公開條例》的規定,送出了要求交通管理部門定期公開上牌資料的議案。在此之前一年,鄭州宇通總裁湯玉祥也提出過同樣的建議。
以公開的時價計算,一款車全字段的報價為40萬元,一年下來這至少是半個小目标的純利潤。這些資料的擁有方,自然有應對的辦法。是以,老左和老湯得到了同樣的結果:
資訊系統技術還不成熟,達不到公開的條件。
15年過去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容量已經相當于歐洲與美國的銷量總和;銷量占比接近于這個地球總量的三成;新能源乘用車的滲透率都快達到50%,占全球新能源總量的比例超過60%;中國汽車市場的上牌量資料依然沒有公開。
現在,鑲嵌着保護個人隐私、資訊安全金邊的上牌資料,以各種方式在流通。隻涉及車型的月度銷量,每月支付500-1000元的費用就可以得到;精度更高的資料,年度費用以萬元為機關;以團購的方式擷取的資料,每月價格可以買個大西瓜。
現在,這些真真假假且見不得光的資料,變成了新勢力們的周度銷量排行榜。
在釋出周度銷量排行榜的廠家中,以李想與他掌舵的理想汽車為最。2023年4月,李首先在社交媒體上釋出此類榜單。大緻一年後,他突然不再釋出這樣的統計。近期,他又重回老路。這節奏,與理想宋紫薇雞賊電子産品如出一轍。
2024年7月30日,從北京傳來消息:「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内卷式”惡性競争」。汽車行業裡機敏的人士,立刻在其中看到了周度汽車銷量排行榜的影子,何小鵬、李斌等汽車大佬之前的有關于此的說法,再被擡了出來。緊接着,吉利高管楊學良也明确表态。套用宋經理的話,可以濃縮成一個字:
堅決要求無理由别再發了。
看來,這一泡溺的量有點小。
中國汽車的銷量分類,從批發量到零售量,從上險數到上牌數,從經銷商口徑的統計到整車廠家的統計,基本失去了精确資料該有的功能,它們存在的理由隻剩下滿足各方表演的需要。放大或縮小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破綻。
按照中國汽車行當裡的玩法,巴西汽車市場的終端傳遞量,可以做成日報,菲亞特、大衆、雪佛蘭長期占據TOP3的位置,也沒見唐唯實、布魯姆、瑪麗•博拉隔空宣戰;冰島汽車市場的傳遞量實時擷取,特斯拉、豐田、起亞是前三甲,也沒見馬斯克、佐藤恒治、鄭義宣在社媒上得瑟;波蘭汽車市場的注冊量10天一發,也沒見豐田、斯柯達、起亞一周半就吵鬧一次。
時下,連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整車上牌量都時不時的會公開,伊朗的汽車産量資料都在努力的定期釋出,玻利維亞的整車月銷量都追求釋出的視覺效果,中國汽車市場的上牌量的生意卻越做越大,拿這樣的資料耍,就真成了手藝人:
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