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1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參加軍委會議,大發脾氣:難道戰士不愛國

1951年2月,北京的冬天還未過去,寒意依然萦繞在城市的每個角落。總參謀部會議廳裡,一場關乎北韓戰場局勢的軍委擴大會議正在進行。突然,一聲怒吼打破了會議的平靜,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個拍案而起的身影上那是剛從前線回來的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

51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參加軍委會議,大發脾氣:難道戰士不愛國

新中國初立,百廢待興之際突遇戰火

1950年,北韓戰争爆發。美國率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兵臨中朝邊境。面對嚴峻局勢,中國該如何應對?是龜縮防守,還是主動出擊?這個問題讓新生的共和國陷入兩難。

一邊是百姓對和平的渴望,一邊是保家衛國的迫切需求。國内經濟困難,軍隊裝備落後,但危險就在眼前。在這關鍵時刻,一個人站了出來,他就是彭德懷。

51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參加軍委會議,大發脾氣:難道戰士不愛國

彭德懷臨危受命,率25萬大軍入朝

毛澤東欽點彭德懷為志願軍司令員。彭二話不說,接過重擔。他深知這場仗有多難打,但他更明白不打不行。

51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參加軍委會議,大發脾氣:難道戰士不愛國

1950年10月,彭德懷率25萬志願軍秘密入朝。他們裝備簡陋,卻以驚人的勇氣和智慧,三戰三捷,把嚣張的美軍趕回三八線以南。這一仗,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

後勤補給跟不上,彭德懷心急如焚

51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參加軍委會議,大發脾氣:難道戰士不愛國

志願軍節節勝利,但随之而來的是嚴重的後勤問題。美軍的空中封鎖,讓補給線岌岌可危。前線将士吃不飽,穿不暖,彈藥短缺。

彭德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深知,再這樣下去,勝利的果實随時可能化為泡影。為此,他決定回國述職,親自解決這個難題。

51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參加軍委會議,大發脾氣:難道戰士不愛國

軍委會議上的一聲怒吼

1951年2月24日,北京。彭德懷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彙報前線情況,重點提出了後勤補給問題。可讓他沒想到的是,一些幹部卻擺出了困難,說國内建設也很重要,一時難以全力支援。

51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參加軍委會議,大發脾氣:難道戰士不愛國

彭德懷聽不下去了。他猛地站起來,一拳砸在桌子上,怒吼道:"你們說這也困難那也困難,我看就是隻有你們愛國!前線的戰士們難道就不是人?他們在冰天雪地裡與美軍拼命,難道就不知道愛國了?"

51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參加軍委會議,大發脾氣:難道戰士不愛國

會場一片寂靜。彭德懷繼續說道:"你們真該去前線看看。戰士們吃的是什麼,穿的是什麼?現在的艱苦程度遠非長征可比。死傷了那麼多人,他們到底為誰流血?為誰犧牲?"

說到動情處,這位鐵骨铮铮的漢子紅了眼眶:"他們都是年輕的娃娃啊,難道國内就不能克服點困難嗎?"

51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參加軍委會議,大發脾氣:難道戰士不愛國

彭德懷的話,字字如錘,敲在每個人心上。他不是為自己發火,而是為那些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戰士們讨說法。

彭德懷這一怒,捅破了天。他的話傳開後,全國上下掀起了支援前線的熱潮。從城市到鄉村,人們紛紛行動起來,為志願軍加工炒面、縫制棉衣。後勤補給的難題也逐漸得到解決。

51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參加軍委會議,大發脾氣:難道戰士不愛國

1953年7月,志願軍終于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這是美國第一次沒有獲勝就簽署的停戰協定。彭德懷用自己的方式,為國家赢得了尊嚴,為亞洲赢得了和平。

曆史會記住彭德懷的功績,也會記住他在那個寒冷冬日裡的怒吼。那不是一個人的怒吼,而是一個民族不屈不撓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