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凱城上班記

張凱城上班記
張凱城上班記
張凱城上班記

如康家園,讓殘障人士融入社會重拾自信

張凱城上班記

大小新聞用戶端8月1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王瑤 通訊員 張朋遠 攝影報道)在張凱城看來,擁有一份工作,融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是一種幸福。

7月31日早上7點半,張凱城來到位于招遠市辛莊鎮的如康家園,這裡是他的“機關”。

盛夏的早晨已經有些熱度,張凱城剛到便立即投入工作。他今天的第一項工作是撿雞蛋。隻見他熟練地鑽過欄杆,啟動送蛋的傳送帶,然後來到雞舍邊的取蛋處,用唯一一隻能活動的手将雞蛋一個個擺放至托盤裡,取蛋處的雞蛋都撿完後,張凱城又鑽進雞舍,確定傳送帶、地面沒有被遺漏的雞蛋,僅一個雞舍就撿了近100枚蛋。

在農場的東面共有8間雞舍,分布在綠樹掩映的樹林中,道路彎彎繞繞形成一個個半圓。“這座農場裡建成的如康家園占地90畝,西面種植着玉米和菊苣,東面養着3000隻蘆花雞,我們的雞是全封閉、半散養的,吃的是我們自己種的糧食,下的蛋可香可好吃了。”張凱城滿心驕傲地介紹道。

當張凱城把所有雞蛋撿完已經過了1個小時,日頭爬得老高,張凱城臉上的汗水止不住地往下滴,衣服也都濕透了。這時聽到了三輪車開來的聲音,原來是張凱城的同僚開着車來收蛋了。“蛋都撿完後要運到包裝工廠中的房間,分揀、清洗、包裝。”說着,張凱城顧不上勞累忙迎上去,跟同僚一起将雞蛋托盤都搬到車上,一邊勞動,兩人還聊着天,說着天氣真熱,趕緊工作完休息一下。

雞蛋裝好後,張凱城跟在三輪車後面往包裝工廠中的房間走去。走進工廠中的房間一陣涼意襲來,這裡早早開了空調,讓殘障人士工作得舒适一些。張凱城紛紛跟大家打招呼問好。因為實行輪班制,今天張凱城這組撿蛋,其他組同僚便在工廠中的房間準備下一道工序。“如康家園接收16周歲以上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障人士。”張凱城說。

視訊加載中...

張凱城與同僚們聚在一起,大家一邊聊天,一邊将今天所需要的包裝箱都折疊好,氣氛十分歡快。轟隆隆……洗蛋機啟動,一名殘障人士在機器一頭放雞蛋,雞蛋經過清洗、噴碼、烘幹工序從另一端送出,再有兩名殘障人士将雞蛋拿起放進泡沫盤中,張凱城這時又成了質檢員,時不時觀察一下流水線上的雞蛋是否合格,不一會兒,上午撿的雞蛋都篩檢包裝好了。

越靠近中午,天氣越炎熱,剛坐下休息的張凱城突然蹿了起來。“該喂雞了。”于是,張凱城喊了幾個同僚,大家提着飼料又向雞舍走去。一出門一陣熱浪襲來,張凱城跟同僚們卻走得步步生風,誰看都是一身幹勁。張凱城先把飼料倒進雞舍另一邊的飼料桶,再次鑽過欄杆,在同一啟動箱内按下按鈕,飼料便自動分發到雞舍内。看着美美吃飯的蘆花雞,張凱城笑着說:“我們也該回去吃飯了。”

走到休息室門口正好碰到前來送飯的如康家園負責人李浩,兩人嬉笑一番一起進了休息室,休息室的大圓桌上已經坐滿了10名殘障人士,大家圍坐一起,互相分食美味的午餐。

“中午的午飯都是免費提供的,做這個如康家園的初衷就是希望讓殘障人士們在與大自然和動物的接觸中療愈自己,大家聚在一起也變得更加開朗自信了。”李浩說。

據悉,“如康家園”是依托基層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集日間照料、輔助性就業、社群康複、助殘業務辦理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機構。2024年,全市建成“如康家園”157處,累計為2900餘名殘障人士提供輔助性就業、日間照料等綜合性服務。

休息室裡除了大圓桌還有宿舍,吃完午飯就到了午休時間,張凱城去休息了,李浩趁這個時間又告訴記者很多。

原來為了讓這座如康家園符合殘障人士的勞動水準,李浩和團隊前期大量投入,發明了全自動雞舍,可以一鍵投料、收蛋,還在整個農場鋪設水管,隻要扭開按鈕,田地和雞舍便可以實作自動澆灌。“我們如今已經接收了20名殘障人士,而且正在圍繞這些殘障人士打造專屬視訊賬号,希望通過分享日常,直播帶貨等方式創造更多崗位,幫助更多殘障人士。”李浩說。

下午2點,張凱城醒了,相比較上午的工作,下午便輕松很多,隻需要再去看看有沒有新的雞蛋需要撿拾即可。“來如康家園前我曾經做過保潔,那時特别累,但現在就輕松很多。”張凱城心滿意足地說。

下午3點,結束一天工作的張凱城下班了,張凱城趕着自己的小車來到記者身邊說:“偷偷告訴你,現在我能靠自己養活自己真的好開心。”說完,騎上小車悠悠遠去。

藍天白雲下,張凱城最後的笑臉仿若一縷清風,在炎炎夏日裡帶來了一陣清涼。

責編:王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