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今天有很多有關劉邦的讨論以及影視作品充分說明了一點,那就是人類是不能去想象自己沒有見過的人的,或者是不能想象從來都沒有見過的某一類人。僅憑“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産作業”就總是把劉邦塑造成一個遊手好閑的混混形象,甚至于形成了一種刻闆印象,這顯然是古人和今人語境中對某一客體或者某一概念的不同了解發生的沖突。
國家博物館展出的楊家灣西漢兵馬俑。
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也無可厚非,在影視作品的創作之中用堅韌的了解去重塑古人的形象也是不可避免的。不過劉邦吃虧的地方在于,他和項羽是一個時代的。項羽那可以說是一個要素齊全的人:年輕力壯,勇猛無敵,有一匹好馬,有一段為後人歌頌的愛情,打過多場驚天動地的大戰,快意恩仇,是貴族。有以上這些要素,不被後人吹捧都難。是以,劉邦作為一個快五十歲才發迹的中年人,他對上項羽其實是很吃虧的。是以當一部作品中同時出現劉邦和項羽的時候,劉邦的形象總是顯得更猥瑣一些。我個人認為這種塑造方式很明顯對劉邦是不公平的,人家司馬遷的史記高祖本紀是這麼寫的“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顔,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夫妻,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産作業”。
天津博物館收藏的西周和戰國玉器。
(注:玉璧算是商周時代相當經典的玉禮器形制,秦漢時期依舊在沿用)
先不管外貌的問題,因為“隆準而龍顔,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很明顯是漢武帝時期流行的君權神授思想影響之下的對曆史人物形象的二次創作,但是“仁而夫妻,喜施,意豁如也”的真實度就很高了。是以說劉邦應該是非常豪放,但是不失風度的秦朝下級官吏的形象,當然了,還有點野心。
除了野心,還有軍事才能。
其實在很多的影視劇或者是别的作品之中,劉邦總是被塑造成一個不善于作戰的人,但事實上韓信人家早就說了,劉邦可帶十萬兵,這個能力在秦末也是可以排得上号的了。
戰國時代的一體式青銅胄。
(注:2023年年末拍攝于國家博物館,很難想象戰國時代仍存在這種商周式的一體式青銅胄,相比于同時代的鐵盔或者皮盔,這種青銅頭盔的防禦力就顯得有些弱了)
史記中有很多有關劉邦所指揮的戰鬥,本文隻統計到秦朝滅亡之前。
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反秦起義,原六國舊地的平民百姓紛紛在原六國士人貴族的上司之下起來反抗秦朝的統治,亡國已經十多年的韓趙魏齊楚燕六國紛紛複國。自芒砀山歸來的劉邦也在沛縣縣令的邀請之下帶領數百人傳回沛縣,為什麼沛縣縣令會邀請一個早就叛逃的劉邦傳回沛縣呢?因為六國舊地反秦戰争那是風起雲湧,秦朝的各地設定的官吏成為了首要的攻擊對象,是以沛縣縣令就害怕了,但是又打不過,打不過就不如加入呗。
青銅武器。
沛縣的縣令本想自己豎起反秦的旗幟,但蕭何勸他說:您是秦朝的官吏現在要反抗秦朝,您手下的人未必會聽從,這樣您把劉邦叫回來,靠着他的實力去指揮您手下這些人,他們就不敢不聽從您的指令了。可能是太過恐懼的緣故,當劉邦的幾百号人出現在沛縣城牆之下的時候,沛縣縣令卻又反悔了,把城門一關準備守城。其實也可以了解,畢竟反秦起義能否成功還是兩說,縣令自己要真是從了衆人,現在确實能活,可萬一秦軍打回來了呢?是以在這種兩頭受氣的情況下,沛縣的縣令做出了最錯誤的決定,然後他就被裡應外合地殺掉了,隻能說心理素質太差的人确實成不了大事。
青銅器上的精美花紋。
沛縣縣令死後,劉邦收集了沛縣城内的的兩三千名的青壯年男丁,正式踏上了反秦的戰場。第一仗,他就遇到了一個小麻煩,史記高祖列傳記載“於是少年豪吏如蕭、曹、樊哙等皆為收沛子弟二三千人,攻胡陵、方與,還守豐”劉邦率領着兩三千人攻打胡陵、方與,但很快就不得不向豐邑方向撤退,為什麼呢?因為秦軍包圍了豐邑“秦泗川監平将兵圍豐”,秦軍的優勢并沒有保持太久,劉邦率軍傳回之後迅速擊破秦軍,并且在之後的戰鬥中在薛縣擊殺了秦國的泗水郡守。
東周青銅鼎。
問題被解決了,劉邦也獲得了對秦軍的第一場大勝。
但是他馬上迎來了另一個麻煩,這個麻煩并不是秦軍帶來的,當他領兵于薛縣縣城和秦軍苦戰的時候,他的部下雍齒在魏國丞相周市的挑唆之下反叛投靠了剛剛複國的魏國。劉邦屢次發兵反攻豐邑但都以失敗告終,于是帶領殘餘人馬前往投奔楚王景駒和秦嘉,準備借兵反攻。但在此時,章邯部的一個偏将司馬枿率領一部分秦軍攻克了相城,一直打到砀,劉邦和東陽甯君一起出兵攻打秦軍,可惜被擊敗,不過很快,劉邦就在砀地打敗了秦軍,并且攻克該城,又招攬了五六千人,實力大增,劉邦的軍隊很快又攻克了下邑。在傳回豐邑之後,劉邦決定投靠項梁,找項梁借兵,項梁派出了十名五大夫,五千名精銳士兵協助劉邦反攻豐邑,打跑了雍齒,雍齒逃到魏國。
漢軍騎兵。
(注:騎兵在戰場上被大量使用算是滅秦戰争以及之後的楚漢戰争的一個重要特點,項羽就非常擅長使用騎兵。)
劉邦投靠項梁之後,跟随項羽一塊作戰,在東阿戰役結束之後,項梁以項羽和劉邦為一軍出兵“使沛公、項羽别攻城陽,屠之,軍濮陽之東,與秦軍戰,破之”一直打到雍丘,擊殺了秦國丞相李斯的兒子,三川郡郡守李由。項梁兵敗而死之後,楚懷王以項羽過于殘暴為由,将其召回,留下劉邦繼續讨伐秦國。劉邦“乃道砀至成陽,與杠裡秦軍夾壁,破二軍,楚軍出兵擊王離,大破之”以這句話來看,劉邦似乎是參與了巨鹿之戰的前哨戰,并且成功打敗了一部分秦軍。
西漢諸侯王所使用的精美車馬器。
杠裡交兵之後,劉邦又和彭越合兵在昌邑和秦軍交戰,結果失敗,失敗之後又吞并了剛武侯的四千士兵,聯合魏軍繼續攻打昌邑,結果依舊是以失敗告終。劉邦在進攻昌邑失利之後聽從了郦食其的建議,突襲陳留,收攏了陳留的軍隊和糧食,開始攻打開封,結果失敗。攻打開封失敗之後,劉邦就率軍向西挺進,在白馬遭遇了秦國大将楊熊,劉邦一舉擊敗楊熊,楊熊逃到荥陽,秦二世派使者到荥陽殺掉了楊 熊。白馬之戰後,劉邦又攻克了颍陽,張良所統帥的軍隊趁機收複了南韓故地。
楚國晚期青銅器。
在此之後,劉邦又“北攻平陰,絕河津”向南攻打南陽郡,但是在雒陽東被南陽郡守擊敗,劉邦退到陽城之後集結了軍中的騎兵在犨東打敗了秦軍,南陽郡守逃到宛城,後來在其舍人陳恢的協助之下和劉邦達成了有條件投降的協定,陳灰獲得了千戶的食邑,南陽郡守被封為殷侯。劉邦軍隊接下來的行動就是勢如破竹了“引兵西,無不下者”。
在秦軍大潰敗的同時,趙高已經謀殺了秦二世,準備和劉邦一起瓜分秦國,劉邦又聽從了張良的意見,借此機會派人和談,煽動秦軍将領反叛,麻痹了武關的秦軍守将,然後一鼓作氣拿下武關,拿下武關之後就轉攻藍田,在藍田、藍田之北接連大破秦軍。此時,趙高已經被秦王子嬰殺死,而秦王子嬰也無力挽救行将就木的秦國。
晉國青銅劍。
“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玺符節,降轵道旁”秦國宣告滅亡,自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被封為諸侯起到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國總共存在了550年之久。
現在總結一下劉邦的戰績:起兵之初的胡陵、方與之戰,失利;薛縣之戰,大勝;砀之戰先敗後勝;下邑之戰大勝;反攻豐邑之戰,先敗後勝;雍丘之戰大獲全勝; 杠裡交兵大獲全勝;昌邑、開封之戰失敗;白馬之戰大獲全勝;穎陽之戰大獲全勝;平陰之戰大獲全勝;南陽郡之戰,劉邦先戰敗于雒陽東,後來又在犨東擊潰秦軍;武關、藍田、藍田以北三場大戰獲全勝。
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青銅長戟。
我們可以看到,劉邦從起兵到滅秦打的敗仗其實不少,但是呢,這些敗仗大多數都是攻城戰,攻城戰打不赢說明不了啥,項羽也是如此。劉邦在野外決戰之中鮮有敗績,即使是一時打了敗仗,他也能很快找回場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對陣秦國南陽郡守,秦軍先是打敗了漢軍,劉邦在戰敗之後迅速集結了隊伍裡的所有的騎兵又将秦軍打敗,可見這位漢朝的開國皇帝也是頗有軍事才能,雖然和項羽以及韓信相比可能略遜一籌,但也絕對是秦末漢初一流的将領。
更重要的是劉邦懂得恩威并施,或者說他願意接受别人的意見,别人給他的意見是什麼?概括起來就是恩威并施,就比如協助劉邦勸降南陽郡守的陳恢,他就在劉邦面前為自己的君主争取到了殷侯的侯爵之位,同時自己也獲得了千戶食邑的獎勵。南陽郡守投降之後,武關之外,劉邦可以說是勢如破竹。
漢軍步兵俑。
楚懷王認為劉邦是忠厚長者,司馬遷說他“仁而夫妻,喜施,意豁如也”這樣的為人處世的方式也是他能成功瓦解秦國殘餘力量抵抗決心的重要原因。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此時并沒有漢軍這一稱呼,劉邦是楚國所封的武安侯,但我們知道劉邦後來被封為漢王,被封為漢王之後又赢得了楚漢戰争建立了大漢王朝,是以我們也可以将現在劉邦所帶領的楚軍看作新生的漢軍,或者是初代的漢軍。新生的漢軍就是這樣靠着強悍的野外作戰能力,以及上司階層政治手腕,對秦國的殘餘勢力恩威并施,最終徹底終結了550年的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