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天氣預報,為什麼隻有 15 天?
科技狐
2024-08-02 11:12釋出于廣東科技領域創作者
巴黎奧運會的開幕式,小夥伴們都看了吧。
給老狐印象最深的,不是把央視解說幹沉默的大膽畫面,也不是辣眼睛的藍精靈,而是影響了現場演出效果的雨。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 16 年前的北京奧運會,原來天氣預報有雨,通過人工消雨,保證了北京奧運會精彩的表演。
天氣預報對人類生産生活的影響毋庸置疑。
往大了說,它影響着農業、工業的生産、活動的組織,農民安排農事、企業安排生産,包括像奧運會開幕式這樣重要的活動,天氣預報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往小了說,天氣預報決定了老狐上班穿的是足力健還是洞洞鞋。
正因為天氣如此重要,電視上的天氣預報就成了許多人每天必看的電視欄目,《漁舟唱晚》的 BGM,是很多人共同的回憶。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央視天氣預報,預測的天氣隻有明後兩天的資訊。
在手機上,天氣預報更長,不管是手機自帶插件還是第三方 App 上,都提供了 15 天内的資訊,iOS 是個例外,隻有 10 天。
而如果想要把預測時間再往上提升,受到混沌理論的限制,想要精确就比較難了,安卓手機雖然有 90 天的預測,但也是以十天為機關,沒有更詳細的天氣變化。
難道氣象學家就沒有辦法更長時間地精準預測天氣嗎?
去年,華為盤古氣象大模型預測天氣準确率更高的論文登上《自然》雜志,前段時間,谷歌的天氣預報模型 Neural GCMs 也登上《自然》雜志,用 AI 預報天氣目前是一個很火的賽道。
準确預測天氣變化的需求,古人就有,他們沒有精密儀器測量,而是搞玄學。
在出土的商朝甲骨文上,記錄了古人通過占蔔來預測天氣,這是目前關于天氣預報最早的文字記載。
可以想象這肯定不靠譜。後來,古人通過觀察各種現象,總結經驗,找出天氣變化規律。
老祖宗們還留下了不少諺語,幫助人們預測天氣,像是天上鈎鈎雲,地上雨淋淋;或者雨後東風大,來日雨還下;喜鵲枝頭叫,出門晴天報等。
通過大量觀察,由經驗得出規律,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稱為統計預測法,但是這種方式缺乏理論依據,難以滿足科學發展需要。
這就好比人建造房子,如果缺少科學的資料,憑着感覺造,建造兩三層樓可能沒問題,但建造高樓大廈就可能是危房。
現代氣象學發展的關鍵人物,是挪威的實體學家威廉·皮葉克尼斯,他在 1905 年提出了用數學思想來描述大氣的運動狀态,給出了大氣運動的方程組,開啟了現代氣象研究的大門。
1910年,威廉·皮葉克尼斯開始在天氣圖上繪制流線,通過收集到的地面與高空觀測資料,他提出了中緯度氣旋發展的氣旋模型和極鋒理論,也就是下圖這個。由此形成了包括天氣學理論、天氣圖分析和預報方法的完整體系。
這裡有個重要的天氣預報方法就是天氣圖預測法,這種方法通過預報員利用天氣圖等各種圖表,基于天氣系統的演變曆史,再結合實體學、氣象學和個人經驗,來預測天氣接下來的變化。
不過現在的天氣預報沒有采用天氣圖預測法,而是采用了數值天氣預報。
前面提到,威廉·皮葉克尼斯給出了大氣運動的原始方程組,這也成為了數值天氣預報的基礎。
大氣運動方程組包括運動方程、連續方程、熱力學方程、水汽方程和狀态方程。
所謂數值天氣預報,就是依據已知的大氣溫度、濕度、壓力等初始條件,解方程組,求出未來大氣的溫度、濕度、壓力等資料。
大家别慌,老狐不是想教會大家解這個方程,隻要知道有這個方程就行了。
解這組方程有多難呢?英國科學家理查森在 1910 年曾試圖用這個方程組計算 6 小時内某個地點的氣壓變化,因為當時對資料處理不對,導緻結果錯誤。
如果想要預報全球的天氣變化,按照理查森的設想,在一個模仿地球的巨大球形建築裡,把地球劃分成許多小的區域,每個人負責計算一個區域的天氣變化,一共需要 64000 人。
後來有人指出理查森又搞錯了,并且更正了真正需要的計算人數—— 204800 人。
直到 1950 年,氣象學家查尼用世界第一台計算機 ENIAC 成功模拟出第一個與實際相符的數值預測結果,他預測的是 24 小時後的天氣預報,計算過程剛好也花了 24 個小時。
聽着像是做了無用功,但這意味着數值天氣預測可以業務化,意義重大。這就好比你畢業剛工作,每個月工資剛好夠付房租和夥食,但對自己來說,這是真正獨立的開始。
如今的數值天氣預報,氣象資料更加精細,也更加全面,以大陸為例,一年前,大陸一共有 7 個大氣本底站、27 個氣候觀象台、近 7 萬個地面自動氣象觀測觀察站,120 個高空氣象觀察站,242 部新一代天氣雷達,還有 7 顆在軌運作風雲氣象衛星。
*風雲衛星全球影像
是以,現在的天氣預報不僅是溫度、壓力、濕度這些資料,還能預測能見度、雷電、台風走向,甚至包括冰雹、龍卷風這樣的局部極端天氣。
海量的資料,隻能依靠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像大陸之前的天河一号,現在的神威計算機都在氣象研究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值天氣預報目前最領先的機構是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也就是華為盤古氣象大模型那篇論文裡頻繁提到的 ECMWF。
*ECMWF天氣預報圖
先解釋一下這裡的“中期”: 0-12 小時内的天氣預報被稱為短時天氣預報、3 天以内的叫短期天氣預報,4-10 天是中期天氣預報。
下圖是 ECMWF 在半個标準大氣壓高度(海拔約5500m)上預報水準的演變,粗線是北半球,細線是南半球。3 天、5 天和 7 天的預測水準都有顯著提高,而 10 天以上的天氣預報,目前隻能說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是以手機上的天氣預報 App,最長隻提供了 15 天的天氣資料,數值天氣預測的有效性,被限制在中期這個時間尺度裡。
數值天氣預報的核心思想可以說是“機械論”,機械論認為,隻要掌握大自然所有組成部分的相對位置,就能通過計算概括所有物質的運動。
但是,後來的氣象學家洛倫茲發現,大氣運動存在混沌現象,限制了天氣預報的準确性。
大氣系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線性系統,對各種誤差極為敏感,觀察的資料、模式初始化以及計算精度的細小誤差,都會在計算過程中被不斷放大。
洛倫茲關于混沌現象更知名的解釋是“蝴蝶效應”——一隻南美洲的蝴蝶扇動翅膀,結果可能引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而如今正如火如荼發展的 AI 天氣預報,能消除混沌現象的幹擾嗎?AI 并沒有消除,而是想辦法繞過這個坑。
與數值天氣預測的基礎是實體模型不一樣,AI 天氣預報是一種統計預測法,通過對過去大量全面充分的氣象資料樣本進行分類歸納,總結出規律。邏輯上來說,其實跟古人總結天氣經驗十分相像。
隻不過想要歸納海量資料,把這個工作交給了 AI,資料越多,預測結果越準确。
比如盤古大模型,利用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在 1979 到 2017 這 39 年間測得的氣象資料進行訓練,再用 2019 年氣象資料進行驗證,并用 2018 年的氣象資料進行測試。
測試結果顯示,在七天内,盤古氣象大模型預報的每一個天氣變量的均方根誤差,比中期歐洲天氣預報中心的綜合預報系統低 10%,比高通的 AI 模型 FourCastNet 要低 30%。
在台風軌迹預報方面,論文用 2018 年 25 号和 26 号台風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盤古氣象大模型具有明顯優勢。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在官網一篇文章為自己進行了辯論,拿了另一個台風舉例,意思就是咱兩預測軌迹都接近,但是你中心風速預測沒有我準确。
這篇文章也對 AI 天氣預測進行了肯定,但是這裡你會發現,FourCastNet 又出現了,然後,它的表現直接被忽視。
FourCastNet 作為 AI 天氣預測的前輩,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
與華為盤古氣象大模型不同,谷歌最新的 Nueral GCMs 是一個混合模型,核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像數值天氣預測那樣,由動力學方程模拟大氣運動過程中的流體動力學和熱力學;另一部分是機器學習,由神經網絡解決一些無法用數理原理模拟的過程。
不過,在更長時間範圍,比如 10-15 天的天氣預測效果上,盤古大模型沒有提及,另外一個國産的伏羲氣象大模型在論文中提及 15 天的預測性能,與歐洲中期天氣預測中心接近。
AI 天氣預報,尤其是大模型天氣預報的另一個優勢是節能。
經過大量訓練後的盤古氣象大模型,能在 10 秒内完成全球 7 天重要氣象要素的預報,計算速度比數值天氣預報快 10000 倍以上。
數值天氣預報要用到的超級計算機,每小時的耗電量超過 2 萬度,相當于一座小城鎮的耗電量。
人工智能已經顯示出在天氣預報方面巨大的潛力,但并非要淘汰傳統的數值天氣預報,未來更可能是兩種模式共存,像谷歌的 Nueral GCMs 那樣,兩種模式合作,互為補充。
如果未來,天氣預報的精度和預測水準能進一步提高,精準預測暴雨、龍卷風、冰雹等破壞力強的天氣,人們有足夠時間為災害做足準備,那麼生命和财産的損失将會大大降低,這也是無數氣象科學家努力奮鬥的目标。
老狐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參考資料:
河南日報:3000多年前的“天氣預報”,商人如何“占蔔”?
浙江天氣網:淺談天氣諺語
科創中國:天氣預報竟然是這樣“算”出來的
徐小峰:從實體模型到智能分析——降低天氣預報不确定性的新探索
杜鈞,錢維宏:天氣預報的三次躍進
《nature》:Accurate medium-range global weather forecasting with 3D neural networks
《nature》:Neural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for weather and climate
ECMWF:The rise of machine learning in weather forecasting
中國國防報:超級計算機性能知多少
編輯:餓羊羊
檢視原圖 1.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