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交往,需要掌握好彼此的相處距離,才能夠和諧相處。在生活當中,你有沒有遇到過以下這些人際煩惱呢?
• 不知道什麼時候對别人好,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該拒絕别人;
• 很容易好心做壞事,對别人好,反而換來别人的讨厭;
• 喜歡成為别人的“老師”,習慣性對别人的做法指指點點;
•動不動就被别人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受到人際關系的困擾;
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容易遇到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心理學研究表明,90%的人際關系問題,都是個體心理邊界不清導緻的。而這個“心理邊界”,決定了你對自己與他人互動距離的分寸掌握。也就是說,掌握“邊界感”很重要。
你不但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心理邊界,同時也要了解到别人的心理邊界。根據彼此的心理邊界行事,你才能夠和他人建構良好的人際關系。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情商》的作者丹尼爾·戈爾曼所說的那樣:“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着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想要處理好你的人際關系,你必須學會劃分和掌握心理邊界。
什麼是心理邊界?
所謂“心理邊界”,其實就是個體對于自我的認知和了解,包含了自身的權利,自身的空間,自身的喜好,還有自身的思想和觀念等,一系列由個體創造和建立的綜合自我認知的構成。
根據這個心理邊界,你很清楚知道,哪些事情是可控,哪些事情是不可控。于是你就做一些可控範圍内的事情,避免去做那些不可控的事情。由此,這個邊界就會被分為兩部分:
☞邊界内的事,屬于能被自己掌控的部分,是自我的心理邊界。
☞邊界外的事,屬于無法被我掌控的地方,是他人的心理邊界。
一旦你把屬于邊界外不可控的事情,當成是邊界内可控的那樣去幹涉,這就越界了。很多人際關系上的問題,就是由此而發生。
例如你身材肥胖,你對此不滿意,那你無論怎麼挑剔自己的身材,這也是屬于你邊界内的事情。你願不願意幹涉自己,完全由你自己掌控。但是,如果身材肥胖的是别人,你對此不滿意,那麼當你去挑剔對方的身材,對對方指指點點,這你就越界了。
别人的身材,并不是你自我概念的構成一部分,你無法控制,但你卻跑去幹涉自我邊界以外這個不可控的地方,就會給别人帶來無盡的困擾,影響到彼此的人際關系。
因為你可以控制的地方,就是遠離這個身材讓你覺得不滿意的人;或者遠離不了,你可以選擇控制自己的言行或心理感受,這都是你邊界内可控制的事情。
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接納無法改變的事情,這就是心理邊界的核心觀點。了解這一點,你就明白很多人有人際關系上的問題,就是因為他們對心理邊界的認識不夠清晰。
不是無法守住自己的心理邊界被别人侵入,就是擅自越權,侵占他人的心理邊界。對于自我和他人之間的界限,處于一種模糊的狀态。久而久之,問題就産生了。
你的心理邊界為什麼模糊?
心理邊界的模糊不清,會很容易導緻你對人際關系的分寸掌握,産生錯誤的判斷。而所謂清晰的心理邊界,就是你能夠分得清哪些是自己負責的事,哪些是他人負責的事。
怎麼區分呢?看你的心理邊界和他人的心理邊界,有多少重疊的部分。
這個“重疊”,指的就是你允許自己拿出多少的心理邊界,給别人進入;别人又會把多少心理邊界,拿出來分享給你。當兩者的心理邊界重複越多,兩人對彼此的影響也就越大。
例如一個獨行獨斷的人,他的心理邊界就從不跟别人的心理邊界重疊。我做什麼,與你無關;我的喜怒哀樂,也用不着你的關心。
而依賴性強的人,他的心理邊界,跟别人重疊的部分就多很多了。我傷心,就非常喜歡别人能夠過來安慰我;我去做什麼事,也希望别人能夠幫我去做,經常麻煩别人。
可以說,心理邊界掌握到恰到好處的人,既能夠保持獨立自主的狀态,懂得跟别人保持恰當的距離,不會給别人制造麻煩,但也不會孤僻得經常忽略别人。
而心理邊界掌握得不好,甚至模糊的人,由于他們把自己能夠掌控的地方,誤以為别人也是這樣想。是以,他們一旦有什麼事,都覺得别人應該也有責任幫忙處理,或者别人有什麼事,也當成自己的事那樣,幹涉處理。
一般來說,心理邊界模糊
有以下幾種基本表現形式
1、控制。希望别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那樣去行事。
2、幹涉。操心不屬于自己個人的事情,用超過需要付出的程度關注别人。
3、預期。把自己的心情,建立在他人的行為是否符合自己的心理預期之上。
4、暴力。試圖用強硬的手段,剝奪對方的個體價值,以此達到某種目的。
這些表現形式,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通常都會以隐蔽的方式呈現出來。
例如你找心儀對象聊天,發了一條資訊後,對方一直沒有回複你,然後你感到很失落。這很正常。因為對方并沒有滿足到你的心理預期。也許對方對你一點好感也沒有,也許對方還在忙着。
但如果你覺得對方怎麼這麼沒禮貌,然後越想越不開心,越想越生氣,甚至責罵對方,那就說明你的邊界焦點模糊了。你把邊界以外不可控的事情,當成是邊界以内可控的事情那樣做,想去控制結果;一旦控制不了,就開始鬧情緒。
問題就出在這裡:盡管你的所有情緒反應是因對方而生,但它們并不屬于對方心理邊界範圍内,應該要控制的事。
換言之,對方并沒有義務讓你感到高興,更不會去想她的不回應,是不是會帶給你不開心的煩惱。你要區分好,什麼是你的事,什麼是她的事。你的事是找她聊天和等待回複,還有調整好自己心情。而她的事,則是決定要不要回複你和什麼時候回複你。至于說她的回複能不能讓你感到開心和煩惱,那不是她的責任。
如果你因為對方不回複你的資訊,而心生怨氣,責罵對方寡情薄意,那你就侵犯對方的心理邊界。因為在她的心理,你們心理邊界的重疊部分并不多。
當然,回複别人資訊是一種禮貌,隻是對方願不願意對你表現出這種禮貌,這是她的權利,這種做法,是屬于她心理邊界可控的事情,而且也沒有主動侵犯你的心理邊界。相反,你去責罵對方寡情薄意,讓對方受到傷害,就是主動侵犯到對方的心理邊界了。畢竟在這件事上,對方的心理邊界,跟你隻有很小的重疊。她不是你的女朋友,不是你的家人。
相反,你卻把自己心理邊界的很多部分,跟對方的重疊起來了,覺得對方有義務回複你,邊界焦點模糊,讓她對你造成了影響;去責罵她,又會對她造成影響。
盡管被别人無視,心情肯定不好,但我們處理人際關系時,一定要秉持着一個法則,就是:管好你心理邊界内的事情就行。
怎樣學會控制好自己邊界内的事?
有時候,别人理你,很正常;别人不理你,也很正常。無論别人無視你也好,責罵你也好,還是針對你也罷,當你遇到這些人際關系上的問題時,你要問一問自己:在這件事上,哪些部分是可以由你自己去控制的呢?
如同上面那個例子,你發出的資訊,得不到女生的回複,如果你是以不開心,可以找朋友訴苦、抱怨,調整自己的心情;或者嘗試用其他更好的方式,去找對方聊天。甚至從現實生活的互動當中,提高你在對方心裡的接受程度,循序漸進地擴寬對方對你的心理邊界等等。
這些都是你可控制的事情,是你邊界内的事。至于對方願不願意回複你,想不想搭理你,那是她的事,不是你能夠控制和強迫的事。你的心理預期,并不是對方必須要遵守的行為準則,否則就犯下把對方的心理邊界,當成是自己的心理邊界的錯誤,混淆了。
正确的做法,就是先做好自己能夠控制的事情,其他的再視情況而定。如果你已經做好自己的本分,表現出應該有的禮貌和行為時,對方的态度依然還是這麼高傲和冷漠,那就不是你個人的問題,是對方的問題罷了。
建構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除了你自己的努力,還需要别人的配合。然而,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控制的,而别人的配合,則是你心理邊界以外的事情,你無權規管。
崔京淑
積極心理學指導師
聯系方式:13331666672
添加微信二維碼
掃碼關注抖音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