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Nature | 探索懷孕對大腦的影響:為母嬰健康提供新的臨床視角

Nature | 探索懷孕對大腦的影響:為母嬰健康提供新的臨床視角

引言

懷孕不僅僅是身體上的變化,還包括大腦結構和功能的深刻改變。這些變化對于母親與嬰兒之間的聯系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對母親的長期認知功能也有影響。近年來,神經科學家們開始深入研究這一領域,以揭示懷孕和育兒對大腦的影響。(7月31日Nature “How pregnancy transforms the brain to prepare it for parenthood”)

Nature | 探索懷孕對大腦的影響:為母嬰健康提供新的臨床視角

2008年,神經科學家Susana Carmona在與同僚的一次讨論中意識到,關于懷孕對人類大腦影響的研究幾乎是空白。她們說服導師Oscar Vilarroya啟動了一項研究,使用磁共振成像(MRI)技術測量女性在懷孕前後的神經解剖變化。這項研究曆時八年,涉及數十名參與者,最終結果于2016年發表。研究發現,在産後兩到三個月内,大腦皮層的多個區域平均縮小了2%。盡管這種縮小可能引發功能缺失的聯想,研究卻發現這些變化與母親對嬰兒的依戀強度成正相關。Elseline Hoekzema和Susana Carmona的進一步研究顯示,懷孕期間縮小的皮層區域在産後至少一年内功能表現不同。這些研究揭示了懷孕作為一個生命中的重要轉折點,被科學界長期忽視,盡管每年約有1.4億女性經曆這一過程。

大腦結構的變化懷孕期間,大腦多個區域的體積發生變化,包括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和下丘腦(hypothalamus),這些區域分别與獎勵處理和本能行為控制有關。海馬體(hippocampus),一個對記憶至關重要的結構,在妊娠期間也會暫時縮小。但影響最大的還是大腦皮層,特别是那些整合來自其他腦區資訊的區域。2016年的研究顯示,産後不久的大腦變化主要影響一個叫做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的回路。這個網絡與社交過程有關,如理論心智(theory of mind)和同理心(empathy)。最新的研究進一步證明,整個皮層在懷孕期間幾乎縮小了5%。産後大部分變化迅速且完全逆轉,但預設模式網絡的恢複不同,可能無法達到懷孕前的水準。這些變化可能由激素驅動。Hoekzema和Carmona分别觀察到,神經解剖變化的幅度與雌激素(oestrogen)及相關激素水準相關。資料表明,預設模式網絡的變化程度與母嬰依戀強度、對嬰兒圖檔的反應及築巢行為(nesting behaviours)成正相關。

行為和認知影響懷孕期間的記憶缺陷在第三孕期(third trimester)表現尤為明顯,這可能與海馬體體積的減少有關。然而,這些缺陷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通常不顯著。産後認知變化的資料則不一緻,一些研究顯示認知缺陷,一些未發現差異,甚至有些顯示了認知功能的增強。例如,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在新母親中可能有所提高,這是一種在自我調節和管理競争性認知需求中非常重要的進階過程。

精神健康問題懷孕和早期育兒階段也伴随着精神健康問題的高發。全球範圍内,産後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影響了17%的新母親,且在中低收入國家的發病率最高。精神病(psychosis)和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也在這一階段的發病率較高,盡管其絕對流行率非常低。研究表明,許多與懷孕相關的生理變化,如海馬體縮小、神經化學和免疫變化,類似于抑郁症中的變化。Carmona認為,深入研究懷孕及其後的各個方面,包括腦成像、激素水準監測和社會心理資料,可以揭示這些變化的機制,并最終應用于臨床實踐。

長期影響與社會政策研究還發現,生育對大腦的長期影響可能有助于保持大腦年輕。2019年,研究者Ann-Marie de Lange利用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中的資料,發現有孩子的女性的大腦看起來比沒有孩子的女性年輕約7個月。這一結果表明,懷孕期間的大腦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可能對大腦有積極影響。這些研究強調了一個重要資訊:生育史應成為生物醫學研究的正常考量,因為生育對大腦有着深遠的影響。研究者還呼籲制定能夠考慮這一時期神經可塑性的社會政策,如延長帶薪産假。總的來說,這一新興領域的研究表明,懷孕和育兒不僅對母親的心理和大腦有深刻影響,還可能對社會政策和醫療實踐産生重要啟示。未來,随着更多研究的開展,我們有望對這一複雜過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參考文獻

Hoekzema, E. et al. Nature Neurosci. 20, 287–296 (2017).Hoekzema, H. et al. Nature Commun. 13, 6931 (2022).Peters, L. C., Sist, T. C. & Kristal, M. B. Physiol. Behav. 50, 451–456 (1991).Feldman, R., Braun, K. & Champagne, F. A. Nature Rev. Neurosci. 20, 205–224 (2019).Servin-Barthet, C. et al. Preprint at Research Square https://doi.org/10.21203/rs.3.rs-4124712/v1 (2024).Orchard, E. R. et al. Trends Cogn. Sci. 27, 302–316 (2023).Henry, J. D. & Rendell, P. G. J. Clin. Exp. Neuropsychol. 29, 793–803 (2007).Orchard, E. R. et al. J. Women’s Health 31, 1087–1096 (2022).de Lange, A. G.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6, 22341–22346 (2019).Orchard, E. R. et al. Preprint at bio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4.05.03.592382 (2024).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2447-w

責編|探索君

排版|探索君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生物探索】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