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陳強岑有什麼故事?

陳強岑老師,有名箫笛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人稱八閩“箫笛奇才”、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南音)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教育家、民族樂器的改革發明家。

作為土生土長的閩南人,陳強岑整個藝術生涯始終與南箫相伴相守,而南箫藝術的深厚文化和傳承發展也始終影響着他、牽動着他。

自己是78年考進福建省歌舞團,在這之前、自己是69年上山下鄉,當時算主動要求,因為當時的獨生子是不用上山下鄉的,但是自己是覺得在我這個年齡我應該是找一個可以鍛煉的地方,是以自己就主動報名了。70年,配置設定在清流的文藝宣傳隊,一直待到78年,正好有個機會,正好我們福建省歌舞團在招一些器樂的演奏員,那自己就以竹笛演奏員的身份去報考歌舞團,很榮幸就考進了。家裡是非常支援的,因為自己父親也是一個文藝工作者,是以他也很支援自己走上藝術的這條路,是以自己從小開始學習樂器、喜歡音樂,這都是受自己父親的影響,他對自己的影響非常大。當時考進省歌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自學的,到進了歌舞團才發現、我們自學的跟專業的還是會有一個很大的差別,還好省歌有幾個老師、國樂界的老前輩,他們對自己都非常的關心,是以自己慢慢的适應了這種省團的這種大團體、在這裡演奏。後來到81年,省歌它覺得我在各方面還不錯了,是以就送自己到中國音樂學院去進修了兩年。到中國音樂學院拜了兩位竹笛的大師,現在中國也算很出名的,一個是北派的馮子存、再一個就是南派的趙松庭。在中國音樂學院這兩年對自己是人生的一個飛躍。那兩年回來以後,也學了南的、也學了北的,是以說這種對自己的一生、特别是對自己以前所學的東西覺得半知半解的東西、一下子能夠很規範的、很專業的,是以慢慢自己就走上了專業的道路。在藝術上有了質的飛躍後,陳強岑的人生也有了新的轉折和起點。在中國音樂學院進修的兩年時間裡,他的箫笛演奏技術汲取了南北兩派藝術之精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也為他日後潛心研究南箫的改革、奠定了基礎。很有幸的就是說自己在北京、在中國音樂學院進修的時候,偶爾自己去參觀了一個樂器研究所,裡面展示了全國各種不同風格的、不同民族的樂器,看到了我們的一組南音的“四大件”的樂器,特别是看到我們那把洞箫、那自己覺得我們在福建這把箫、自己覺得如果能夠把它應用到我們整個的樂團裡邊,那一定會非常好的,是以當時自己就有一個念頭,就是怎麼把我們這把南音洞箫發揚光大,是以那個時候一回來以後,自己就開始着手、開始研制我們的這把南音洞箫,因為這個南音洞箫、它本身就有6個孔,是以它在演奏上、在轉調上都非常的不友善,是以自己就開始、從82年開始,自己就對這把箫進行改良。這個很多都是靠經驗的,特别在改良這一塊,你一定要、比如說傳統、傳統南音洞箫的基礎,你一定要非常的紮實,要把它學透了,你才能想說在哪個地方進行改良,一開始自己進歌舞團的時候、這把蕭自己也不了解,傳統自己都不了解,是以說也是專程來泉州拜訪這些老藝人,從他們中間學到了很多它傳統的一些奧妙,樂器要想演奏不同風格、而且要能夠轉調友善,那一定要加鍵,因為當時自己在清流文宣隊的時候也學過單簧管,是以說自己就借鑒、把好的東西能引進的、都引進到我們這個,在我這箫的改良上。一直到83年,自己就經過一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一把加鍵的箫。這把加鍵箫呢,然後在我們的樂團裡面應用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這個跟以前的箫完全不一樣,一個是可以轉調、一個它又保留了它的原來的箫的音質,是以當時還是被認可的。1986年,陳強岑改革的第一把“加鍵尺八南箫”研制成功。在繼承傳統南箫柔美音樂的同時,還将中國傳統七聲音階的洞箫改革成果與西洋管弦樂隊的二十四個大小調和十二平均律相融合,使洞箫擁有了更為廣闊的表現空間。同年,榮獲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獎。是以自己第一把洞箫改良完以後、它在樂隊裡面使用完,大家覺得非常不錯,是以自己86年去參加了一個文化部的科技獎、得了一個文化部的科技三等獎,這在省裡邊、也許是自己第一個、省裡是自己第一個拿獎的,是以當時省裡也非常的關心,上司啊各方面、那自己就在這個基礎上,既然改良出來了、就一定要在舞台上展示,是以說當時我們省裡作曲家吳少雄、也是年輕人,就專門為這把改良箫寫了一首曲子《鄉月三阕》,參加了86年的全國的一個電視大獎賽,當時就是以這個箫寫的這個曲子、那就是盡量的發揮這把箫的一個性能,把它的所有性能都寫進去,當時這一首曲子在全國也是一個轟動,86年也有一部電影、《苦藏的戀情》,也是專門為了這把箫、跟上海的電影樂團合作的一部電影,是以當時也是這把箫跟整個交響樂的合作、效果是非常的好,是以說這些樂器改良完以後又有作品、又有在不同的樂隊展示,是以說大家都覺得這個改良非常的成功,是以在這個基礎上自己才想到、那不能停留在一把,自己就想說、要想進入樂團的話,你起碼是要高、中、低三把,是以說當時就開始醞釀着怎麼再發展、發展它的高中低,等于說自己現在這一把中音的是一個以傳統為主改良的,那高音跟低音等于是全部重新制作的、重新設計,重新制作了一把新的樂器,你看到的這把彎管的、這個就是低音,當時設計出來的一個外形、低音的。還有一把,這把是高音的,是以形成的一組高、中、低,這高中低一出來、它整個的音響就不一樣了,我們歌舞劇院當時排了一個《絲海箫音》,就是貫穿着這三把加鍵箫,當時也是陳燮陽指揮的,自己就帶着這三把箫到上海、跟他們的上海交響樂團合了這首《絲海箫音》的舞劇音樂,那是非常好。三把箫以後,當然自己想說我不能再就這樣停着了,當時在93年、當時又去參加了一次文化部科技獎,他說你當時一把獲獎,現在三把了,他們講說你這個一把小小的洞箫獲了兩次的文化部科技獎,當時文化部科技獎是非常大的獎,自己說很慶幸、這也就是緣分、跟箫結下來的緣。完了以後自己就開始想說再大吧,總不能就這三把,後來才想到了一個家族,關鍵就是發展它的低音,我們中國的民族樂器最缺乏的就是低音聲部,是以你像我們中國的民族樂團、大的民族樂團,現在連自己的低音聲部都沒有,都是用西洋的大提、貝斯來代替我們的民族樂團的低音,這是不應該的,是以說自己就從90年代開始、自己就開始動腦筋做我們低音的箫、倍低音箫,從兩米多長做到三米多長,管徑都快5公分6公分,人的氣就這麼一點點、你怎麼灌到三米長、你怎麼能吹,又是本管、又不能借鑒哨子什麼的,是以說在這個問題上、自己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研究它的吹嘴,是以自己現在采用的是一種埙,是以自己一講出來,他們講說、誰都沒想到說 能夠這樣子,因為我們的埙也是很大的,但是它怎麼吹呢、把它縮小,吹嘴縮小了、縮小完就剩下一個小孔,那吹進去了、它在裡面也産生一個很大的共鳴,這是一個用埙的原理,然後又回到我們唐代、唐代箫最早的是外切口,我們現在的箫都是内切口,外切口、就是一個新的原理,加上唐代箫外切口的這個原理,當然裡面還有很多科學的原理,這樣吹出來的話、整個就不一樣了,它的震動、特别到低音都非常好,是以說這個做完以後、那現在就、它這個整個共鳴就非常好。不然你如果這麼大一個口、你怎麼吹都吹不響。再一個就是鍵,鍵的原理、因為它已經沒辦法了,手指頭已經沒辦法按了,一定要把它集中在還是六個孔在按,跟我們傳統的箫上面,雖然是鍵、但是它的換孔,跟我們的傳統換孔是一模一樣的,是以他們一拿來、馬上就能吹,隻要适應一下那個吹口,需要的時候、比如說小拇指這多了兩個鍵、需要的時候再按,這個按到這底下,這個也是一個關聯鍵、跟我們剛才那個傳統的第一把的是一模一樣的。

在中國的民族樂器中,箫有着非常悠久的曆史,分為北箫和南箫,南箫以泉州的南音洞箫為主,一直是泉州南音的“四大件”之一,聲音低沉、适合表現哀婉凄涼的情景,具有極強的藝術穿透力。我們箫的最大特點,就是本管振動,箫跟笛其實它就是一家的,原來都是叫笛,後來唐代才開始分家了,豎吹的叫箫、橫吹的還叫笛,其實它的震動原理都一樣。比如說我們這把箫,它有兩個最大的特點,一個是打後孔、大拇指打孔,本來這個孔這個是最難的,比如大拇指你如果要動的話、是最慢的,速度最慢的,是以它現在是用網來代替、代替這個大拇指,還有用b來代替大拇指的顫音。還有一個雙指顫,本來顫音隻有一個手指頭顫,我們這個箫的最大特點、就是它還可以雙指顫,是以這兩個形成了我們也是南音風格非常重要的一個演奏技法,是以這個在我們中國的管樂、所有的管樂器隻有我們南音洞箫才有這兩個技巧,自己就是一直學完這兩個技巧、在以後的所有的演奏、以後的曲子裡面,自己都把這兩個技巧貫穿在曲子裡面,那起到的效果非常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