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倉禀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想要保證我們社會的穩定,國泰民安,首先就必須要讓百姓吃飽飯。
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正面臨着嚴重的饑荒危機,國家也為此下了許多研究農業的決策。
大陸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正是在有着這樣一種使命感時,研究出了大陸的雜交水稻。
他推出了這一偉大的成果,也幫助我們擺脫了時局危機,也幫助全世界解決了大饑荒。
他在水稻方面的研究,已然成為開啟大陸糧食生産一大奇迹。
不僅如此,我們在水稻方面的研究一直在前進。
在這基礎上衍生出一種新型水稻種叫海水稻,海水稻又稱為耐鹽堿水稻。
同樣也是在大陸雜交水稻基礎上培育出來的新品種水稻。
它的最顯著特點就是可以在鹽堿地中生長,從這一點來看,它不止産量高,而且具有抗鹽堿、抗病蟲等優勢。
在鹽堿地種這種水稻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大陸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經在鹽堿地試種過水稻,結果如何呢?
四維改良法。
鹽堿地是非常貧瘠的土地,其鹽分甚至會幹裂,連小草都不能在鹽堿地上生存。
是以鹽堿地不會出現莊稼,更不會有豐收。
鹽堿地的成因有許多,受氣候、土壤等因素影響,土壤中的礦質鹽類還有水晶鹽在土壤表面析出,形成結晶狀态的鹽份。
鹽堿地的鹽分、堿度然後表現出分層狀。
比如最上層的鹽: 分為正鹽、活鹽;第二層: 過飽和鹽。
第三層: 堿土。
鹽堿地的表面很難入水或者入肥,甚至有一些農作物長在鹽堿地上也會因為土壤過于幹旱帶鹽份而死于非命。
鹽堿地有許多特點,其中之一就是具有幹旱性、鹽堿性。
它不利于作物的生長,有些植物或者作物根本長不出來。
但如果有作物能夠在鹽堿地中生長,那這種作物就可以有效地對土壤進行改良,起到一定作用。
鹽堿地又分為“淺海鹽床”和“深海鹽床”,“淺海鹽床”是指含鹽率比較稀,與海洋或者湖泊等水面相連的土壤。
“深海鹽床”則是指含鹽率較高的土壤,也就是地下排列成層的鹽分。
并且海水鹽分種類多,主要是氯化鈉。
土壤鹽分種類多,主要是硫酸鈣,也就是石膏。
石膏能在植物根部處形成物質,能起到阻礙植物生長的作用。
如果想要在鹽堿地上種植水稻,首先要将鹽堿地改良為可以種植水稻的土壤。
那麼鹽堿地如何才能改良?
這就有我們“四維改良法”了。
四維改良法就是在一定的空間以四個方面進行改良。
一是時間,二是空間,三是鹽分,四是深度。
想要改良鹽堿地,需先從空間入手,将空間劃分為三種層面,分别為上層、中層、底層。
上層就是指鹽土層,中層指作物生長層,底層為原土層。
在空間方面,底層是不能被破壞的。
上層和中層是可以改良的。
通過一定的方法,降低上層的土壤鹽堿度,這就是時間方面。
而鹽分方面則是指鹽土層的含鹽量減少,中層要保持在1%以下。
但這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是通過種植林木、改作水田等間接作用,來改變土壤含鹽量的。
而深度方面就是将耕土的深度調節到40cm以下。
迪拜沙漠造良田。
在這種鹽堿地上種植水稻,首先就要對鹽堿土進行改良,然後再進行種植水稻工作。
經過多年的嘗試與探索,袁隆平院士及其團隊在鹽堿地上種植出良種水稻。
随着海水稻技術的不斷成熟,在大陸的鹽堿地上種植海水稻一切順利,在2018年,袁隆平院士帶着他的團隊來到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迪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迪拜的沙漠景觀,且不說迪拜當地的熱辣的陽光,就算是到了晚上,冰冷的天氣也會讓大部分地區都被冰雪覆寫。
這在其他地方不常見,可是在迪拜卻很常見。
迪拜的沙漠是由沙粒子組成的沙塵暴,想在這樣的沙漠中種植水稻,這難度可想而知。
然而迪拜政府面對這樣的難題,并沒有退縮,而是勇于嘗試。
在袁隆平院士等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在沙漠中開出許多條水渠,将海水灌溉到雜交稻田中。
在經過多年的耕作,2018年,迪拜成功地在沙漠中種植出海水稻。
當袁隆平院士看到海水稻豐收的場面時,由衷地感到非常的欣慰。
随着這一偉大成果的誕生,那全球的稻米也将迎來新一輪的挑戰。
那麼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海水稻的品質怎麼樣?
我們再看下去。
在這一成果出來後,前來考察的學者以及群衆都對此事更是感到震驚與激動,紛紛前來考察。
在衆人的觀看之下,袁隆平院士親自進行了測産。
測産的結果顯示: 這一畝稻田在經過多年的耕作,它的産量已經達到了4131斤,這已經超過了大陸稻田的世界平均水準。
袁隆平院士聽到這個結果後,可以說現在的他也早已沒有身體上的疲憊,隻有滿滿的成就感。
在看到海水稻的豐收後,袁隆平院士還發現:“這些稻米的硬度也是非常的過硬,品質非常好。”
迪拜的稻米的生産水準上升到世界一流的地步。
此外,這種在鹽堿地上種植的海水稻還有着抗鹽堿、抗病蟲、抗旱等優勢。
并且在氣候異常的情況下,海水稻也具有更強的抗逆性,穩定性非常好。
“海水稻之父”陳日勝。
在大陸水稻研究當中,陳日勝被譽為“海水稻之父”。
他以優質抗鹽堿水稻為主攻方向,對海水稻進行研究。
在1973年他就開始了海水稻的研究。
根據多年在海水稻方面的研究,陳日勝及其團隊在2017年釋出了第一批海水稻優良品種。
并且還在大陸的山東、海南、江蘇、遼甯等地建立了多個優質優良的海水稻示範區,從此海水稻逐漸走入了人們的視線。
後來在海水稻的研究方面逐漸形成了海水稻農業的開發模式。
不僅如此,陳日勝及其團隊還将技術推廣到了東南亞地區,海水稻在國外的種植量逐漸上升。
在2018年,海水稻在迪拜試種成功後,這一舉動無疑是給海水稻的發展插上了“翅膀”。
我們在鹽堿地上種植水稻是勞動人民非常關心的事。
如果海水稻的種植技術得到推廣及應用,那麼一些貧瘠地區的糧食問題将會得到解決,甚至會越來越有希望。
正是因為袁隆平院士及其團隊的一項項偉大成果,不斷為大陸農業生産添加動力。
并且海水稻在大陸的農業生産中起到了重要的現實意義。
而海水稻的研究程序還在不斷深入。
我們要相信,随着科技的發展,農業方面的科研也會越來越先進。
結語
海水稻的研究是一個新的領域,隻有在這一領域不斷探索與發展,才能為大陸的農業生産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
海水稻的研究意義重大,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工程。
我們要在謹慎中前行,在探索中成長。
海水稻的産量很高,味道也非常不錯。
在這一方面我們還要繼續探索與發展。
我們要不斷地探索未知的領域,樹立更多的科研标杆,為大陸的農業生産添磚加瓦,推動農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