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7月南海非遺項目在首屆廣佛兩城四地非遺“萬市大集”閃亮登場後,南海非遺再次亮相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8月2日,“歲華紀勝 武韻佛山”非遺與城市對話展在這裡舉行,此次展覽是“非遺向未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系列展覽首展。除非遺以外,多個南海文化元素也在藝術中心與市民見面,讓我們跟随記者的鏡頭一起感受南海獨特的文化魅力吧。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首屆廣佛兩城四地非遺“萬市大集”系列活動在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舉行,南海展示的舞蹈《燈色·謎趣》将非遺項目洪拳和九江燈謎結合起來。
今年5月向公衆開放的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包含廣東美術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以及廣東文學館。其設計理念巧妙融入了“文化巨輪”的元素,寓意着這艘巨輪承載着豐富的嶺南文化和曆史。
廣東美術館内恢弘的建築風格。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主要展示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以及保護傳承實踐成果。而本次“歲華紀勝 武韻佛山——非遺與城市對話展”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一樓專題展廳展出,從8月2日持續到8月25日,期間逾百件(套)展品,展示佛山的15項國家級、56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其中南海樂安花燈、獅頭彩紮、九江雙蒸釀制技藝、詠春、洪拳等均有展示,展現出南海非遺的魅力與城市融合的成果。
“歲華紀勝 武韻佛山”非遺與城市對話展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一樓專題展廳展出
南海獅頭、龍頭彩紮
南海洪拳在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數字展廳展示
南海樂安花燈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展出
佛山通濟橋模型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展示
近代廣東開風氣之先,廣納百川,文學界紛紛提倡維新運動和民主革命,從小說界的革命到戲曲改良運動,湧現出一大批文學大家,而來自佛山南海的康有為則是其中的佼佼者。康有為(1858—1927),人稱康南海,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會改革家、書法家和學者。在廣東文學館的近代文學展廳裡,以康有為為首的多位著名廣東文學家的“身影”出現在“文以新民”的數字舞台劇裡,舞台劇演繹出各界文人響應革新主張的遞進式劇情,讓觀衆深切感受到那份激情洋溢的愛國情懷,以及回蕩在字裡行間的反帝反封建文學旋律。
在廣東文學館的近代文學展廳裡,康有為等多位著名廣東文學家的“身影”出現在“文以新民”的數字舞台劇裡。
廣東文學館内的“魯迅家”展覽廳展示了魯迅和許廣平在廣東的生活軌迹。
廣東文學館内的港澳台僑文學展廳展示了港澳台僑文學的發展成就。
南海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員,以敢為人先的精神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不僅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大局,更以開放的姿态,憑借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等舞台向粵港澳大灣區及世界各地展示其文化魅力與創新活力。
文/圖 南海融媒記者 劉貝娜 南海融媒影友 賴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