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聿明晚年談孫立人,說他非民族英雄,而是賣主求榮的小人!

1942年2月,緬甸戰場硝煙彌漫。中國遠征軍剛抵達前線,就陷入了一場權力遊戲。英軍指揮官亞曆山大急于推卸責任,中方将領杜聿明和孫立人各懷心思。誰也沒想到,這場較量不僅關乎軍事,更是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存博弈。

杜聿明晚年談孫立人,說他非民族英雄,而是賣主求榮的小人!

遠征軍入緬:蔣介石派兵援英,杜聿明孫立人各顯神通

1941年底,日軍大舉南下,英國在東南亞節節敗退。為了挽救局勢,蔣介石決定派遣遠征軍入緬作戰。這支部隊由5、6、66三個軍組成,總兵力約10萬人。其中,杜聿明和孫立人是兩位重要将領。

杜聿明出身寒門,19歲時目睹北洋軍閥的黑暗,毅然投身革命。他在黃埔軍校苦讀,後輾轉加入國民黨軍隊。孫立人則是典型的"官二代",父親曾任國會議員。但他并非纨绔子弟,13歲就以全省第一的成績考入清華,後留學美國,學成歸來投身軍旅。

兩人性格迥異,杜聿明沉穩老練,孫立人則鋒芒畢露。此番入緬,他們即将面對人生中最艱難的考驗。

英軍耍滑頭:7000人被圍,妄圖讓中國軍隊當炮灰

杜聿明晚年談孫立人,說他非民族英雄,而是賣主求榮的小人!

遠征軍剛到緬甸,英軍指揮官亞曆山大就打起了小算盤。他急急忙忙找到杜聿明,說有7000英軍被日軍圍困,請中國軍隊火速增援。

杜聿明一聽就明白了:這老小子是想讓咱們當炮灰啊!去年戴安瀾率200師來援,結果英軍撒腿就跑,留下中國軍隊孤軍奮戰。這次肯定又想故技重施。

杜聿明當場拒絕,雙方僵持不下。這時,孫立人站了出來,說他願意帶兵增援,但有個條件:英軍必須在陣地上堅守兩天兩夜,不許擅自撤退。

亞曆山大被逼無奈,隻好答應。孫立人帶領一千精銳,奮勇殺敵,最終成功解圍。這一仗,讓孫立人名聲大噪,一下子獲得三枚勳章。

杜聿明晚年談孫立人,說他非民族英雄,而是賣主求榮的小人!

英軍又耍詐:想炸橋斷後路,孫立人拔槍對峙

孫立人雖然立了大功,但英軍的陰險還沒完。不久後,日軍大舉進攻,英軍決定撤退。杜聿明奉命掩護英軍,但沒想到英國佬居然想在背後捅刀子。

撤退途中,英軍悄悄準備炸毀浮橋,想把中國軍隊困在對岸。幸好孫立人警覺,及時發現了這個陰謀。他二話不說,掏出手槍對準英軍指揮官的腦袋:"你敢炸橋,我就先崩了你!"

英國佬被吓得不輕,隻好作罷。這一幕,讓杜聿明對孫立人刮目相看。但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頭。

杜聿明晚年談孫立人,說他非民族英雄,而是賣主求榮的小人!

生死抉擇:杜聿明入野人山,孫立人随英軍撤

就在遠征軍和英軍勾心鬥角之際,日軍已經悄悄繞到了大後方。等大家發現時,後路已經被切斷,隻能倉皇撤退。

英軍表示要立即退往印度,中國軍隊可以跟随,但必須丢掉武器,以難民身份進入。杜聿明聽了勃然大怒:"我們是來打仗的,不是來當難民的!"

杜聿明晚年談孫立人,說他非民族英雄,而是賣主求榮的小人!

他決定帶領部隊傳回雲南,但這意味着要穿越惡名昭著的野人山。孫立人極力反對:"那裡是生命禁區,幾乎沒人能活着出來!"

兩人争執不下,最終分道揚镳。杜聿明率軍進入野人山,孫立人則跟随英軍前往印度。

誰也沒想到,這個決定會給兩人帶來截然不同的命運。

杜聿明晚年談孫立人,說他非民族英雄,而是賣主求榮的小人!

杜聿明帶着一萬五千将士進入野人山。這裡常年高溫多雨,蚊蟲肆虐。大家的衣服永遠是濕的,隐私部位開始腐爛。最可怕的是,糧食很快就吃光了。

饑餓的士兵們開始啃皮帶、煮皮鞋充饑。有人忍不住摘野果吃,結果舌頭發紫,疼得在地上打滾。晚上還要提防巨大的蚊子,它們能在一夜之間吸幹一個成年人的血。

最終,隻有三千人活着走出野人山。一萬多條鮮活的生命,永遠留在了這片原始叢林裡。

杜聿明晚年談孫立人,說他非民族英雄,而是賣主求榮的小人!

而選擇跟随英軍的孫立人,雖然暫時保全了性命,卻也付出了代價。他以"難民"身份進入印度,在杜聿明看來,這無異于"賣主求榮"。

從此,杜聿明處處針對孫立人。後來蔣介石也對孫立人起了疑心,以"謀反"的罪名将他軟禁了30多年。

杜聿明和孫立人,折射出那個時代的複雜與無奈。他們都是愛國将領,隻是在危急關頭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杜聿明甯願帶兵闖"死亡之路",也不願接受英軍的羞辱。這種剛烈的性格,既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也埋下了悲劇的種子。

杜聿明晚年談孫立人,說他非民族英雄,而是賣主求榮的小人!

孫立人選擇暫時隐忍,儲存實力。雖然被扣上"賣主求榮"的帽子,但他為國家做出的貢獻是不容抹殺的。

曆史從不簡單,人性更是複雜。與其簡單地評判對錯,不如靜下心來,去了解那個時代的人們面臨的艱難抉擇。這或許,才是我們今天回顧曆史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