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要表現人的心靈的律動和節奏,缺乏藝術特性的所謂觀念是代替不了藝術規律的。單純追求新而犧牲美,也隻能是低劣價廉的非驢非馬的怪胎。為培養以京津冀為中心的主題性美術創作人才,中央美術學院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複興偉力時代篇章”新時代京津冀主題性美術創作人才教育訓練班,特邀王鐵牛教授作了題為《談主題性創作的基本要素》的講座。
——編者按
講座開始,王鐵牛教授以自己前半生的求學和工作經曆為線索講述了自身藝術探索的整個曆程,從知青下鄉到後來考入美術學院,再到後來參軍入伍,豐富的閱曆無不穿插在自己的創作過程。王鐵牛教授表示:藝術要表現人的心靈的律動和節奏,缺乏藝術特性的所謂觀念是代替不了藝術規律的。單純追求新而犧牲美,也隻能是低劣價廉的非驢非馬的怪胎。
《赤壁之戰》繪制現場
《攻克錦州》局部1
《赤壁之戰》局部2
《攻克錦州》繪制現場
随後王鐵牛教授展示了曾經參與的包括《赤壁之戰》《攻克錦州》等多幅巨幅全景畫,大尺寸畫布與人産生巨大反差以及畫面中波瀾壯闊的戰争場景,令在場學員在視覺和心靈上感受到巨大沖擊,也對主題性美術創作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思考。其中,王鐵牛教授中的闡述了自己參與繪制的《赤壁之戰》全景畫,《赤壁之戰》全景畫館建築在武漢的龜山上,該畫的古戰場中水陸戰非常宏偉壯觀,場景也是表現最典型的。《赤壁之戰》全景畫整幅巨作場面宏大,明月當空、火光沖天、波光粼粼、光影交融,天是淡淡的天,雲是灰灰的雲。地上的人、馬和戰船曆曆在目,畫作整體的藝術渲染讓觀者明确感受到這場戰役的宏大和壯觀。是中國人在審美意識中所要求、所認同的藝術的真實。畫面中古樸的色調讓人從直覺感受上與現代拉開了距離,使《赤壁之戰》全景畫獲得了民族神韻,成就了這幅全景畫在世界全景畫的藝術之林中獨樹一幟的藝術品格。
王鐵牛教授表示主題創作之美是有其自身标準的,離不開在構圖、色彩和形象結構上的基本要求,這也是橫在主題創作前面藝術家必須過的門檻。紮實的繪畫基本功是從事主題性美術創作的必要條件和基礎保障。
《北大營突圍戰》油畫 280X420cm
《渡過赤水河》油畫 250X350cm
《甲午之殇》油畫 200X380cm 2014年
《義和團聯合清軍攻打老龍頭火車站》
油畫 180X320cm
對于主題性創作而言,藝術家要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落腳點,在深入生活的基礎上發揮自我主體的潛在能力。通過有個性特色的藝術作品塑造出有藝術感染力的形象。
衡量藝術作品的好壞的終極标準是藝術感染力,隻有能夠打動人們心靈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毛澤東詞意:憶秦娥.婁山關-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油畫 200X350cm
《郓城戰役》草圖
1999《郓城戰役》菏澤魯西南戰役紀念館
一、現實的真
藝術家要從現實生活中撥去表面的現象去領悟生活本質的真,進行挖掘和表達,并非表面的畫的逼真,畫的逼真是具體手段與方法。僅是語言表達上的選擇,不能曲解為藝術上的真。從形式與語言上,現實主義不應排斥寫意的、變形的、表現的、抽象和裝飾的藝術表達。
所謂真即生活之真,善即道德至善。美即形式之美。是現實主義的精神指向。
正面表現真、善、美是一般美術的主要視角和審美特征,此正是美術之是以,是美術之所在。
藝術家不能拒絕悲劇性的表現,但悲劇的背後依然是崇高。當它直陳假、惡、醜,當它把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的時候,被肯定的依然是真、善、美。現實主義精神最基本的品格在于關注現實,參與現實。
《多雲的午後》油畫 32X23cm
二、有感而發
有感而發是創作的必要前提,藝術家要善于敏銳地洞察生活之美,善于概括與選擇生活素材,提煉出藝術創作的素材,藝術家應培育和具備把生活素材從發現構思和轉化,提升到藝術形象的本領。
藝術創作是有感而發的聯想和想象力所産生的結果,與單純的模仿毫無共同之處。詩意的情感所賦予的形象與生命。繪畫是取舍的藝術,不要把什麼都說出來,也不要把什麼都表現出來。
藝術是用創新的手法去喚醒人在意識中或潛意識中已經存在的或深藏着的真實的、美好的情感。情節性,故事性,文學性,再現性是主題性創作的重要特征,這需要對表現的事物做本質上的判斷和了解,把握事物的外化表現的特質特征,将适于藝術表現的符合藝術造型規律的某個角度提煉出來,這需要藝術家敏銳的洞察力,多方面的創作經驗和修養和準确的把握能力。這類作品在19世紀的俄羅斯19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畫派中大放異彩。在近現代,主題性創作有向裝飾性,象征性的特征的發展趨勢。
現實主義藝術的創作方法具體來說,是對生活素材做典型化的處理,這包括典型的形象,典型的環境及典型的事件。
《午後斜陽》油畫 40X30cm
三、創作構圖
構圖又叫章法。經營位置或稱布局。構圖主要解決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是解決藝術上沖突着的事物的一種手段,是變化與統一這一原理的具體表現。
構圖是一幅畫的結構,運用形式法則把畫面上各種景物穿插排列語句組合起來,成為一個完善的、令人滿意的形态,這一組合完善的整體才成為一幅作品。
形象、色彩、畫面是構圖的幾項要素。構圖——第二自然。世界上萬物紛繁,藝術家就是要善于組織這種紛繁的萬物,通過對主要物體或一組個體加以排列,使之條理化,進而使混亂的事物厘清主次,引導觀衆先看什麼,後看什麼。
構圖的含義是指畫面中不同的物象。按美的韻律(覺形式美感、視覺舒适感、視覺沖擊感等)。組成一個有機和諧的整體的技巧。
構圖技巧主要展現在:對比呼應,虛實相生;節奏韻律,錯落有緻;迂回含虛,以一概萬;藏露,含而不露,委婉曲折;遮擋含虛,隐意含蓄;整體聯系,比例協調;建構骨架,構圖中心。構圖中的均衡、變化、多樣、統一原則符合人們的審美心理需求。
四、對比關系
運用對比的變化平衡關系,給主體在畫面選一個好位置,處理好主賓呼應關系,主次分明。主體形象要選擇美和性質明确的形象,力求鮮明感人,一目了然。選擇情調顯著的色調,反差要得體。
構圖常用線來建立。線有顯有隐。構圖的線是由畫面上那些有内在聯系的特點暗示出來的。
《人物寫生》1
《人物寫生》2
《人物寫生》3
五、空間關系
點、線、面的各種組合,可幻化出千變萬化、絢麗多姿的斑斓世界。繪畫創作中的黑白灰布局,色彩結構,視點位置的運用,空間塊面大小、深淺要恰到好處。
有才能的藝術家應善于把次要的、零散的個體與整體極完善的聯系起來,賓主各就其位,要善于把握變化的分寸,運用節奏韻律,在色調、線條、形式等方面或有所強調,或帶連貫性,或有系統的反複等。是以,創作的作品要使人愛看、耐看,條理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一幅生機盎然、妙趣橫生的作品,是通過畫面的形象、色彩、線條、空間位置上的變化等方方面面來得以展現。
講座後半段,王鐵牛教授重點介紹了幾件主題創作的過程,經驗和體會,關于《大慶石油會戰》《上甘嶺戰役》《馬克思在海牙國際勞工代表大會上》《油菜花開入畫來》等等。
《油菜花開入畫來》油畫
200X350cm 2022年
王鐵牛教授表示繪制大型主題創作包括曆史畫,全景畫等不僅要求畫家自身要有完整的專業知識,還要通曉與主題相關的多種知識。講座中王鐵牛教授根據創作重點闡述了自己怎樣在命題創作中如何提煉題材中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如何塑造典型環境和形象。
《上甘嶺戰役》300X675cm 局部
《上甘嶺戰役》繪制現場1
《上甘嶺戰役》繪制現場2
請橫屏欣賞
《上甘嶺戰役》油畫 300cm×675cm
《上甘嶺戰役》展覽現場
《上甘嶺戰役》戰役描繪了抗美援朝戰争中最具代表性的戰争場景,王鐵牛教授表示創作者除了需要具備寫實能力,還要具備軍事,地質勘探,氣候等多種學科知識,才能在已有客觀的基礎上進行提煉和升華。并在原始知識積累的基礎上避開别人的老路,從新的視角出發,在藝術創新上更上一層樓。
畫面中人物動态經由王鐵牛教授的布置設計,生動形象地還原了上甘嶺戰役的激烈場面,經過實地勘探和材料的整理,王鐵牛教授選擇好了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以及上甘嶺戰役中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戰争态勢。
畫面中對典型化的了解,如上甘嶺的山形地貌通過史料認知,同時憑借各種形象素材、經驗積累,調動藝術想象力去創作一種接近真實戰場的視覺效果,使整幅作品令觀者身臨其境。
《大慶石油會戰》局部1
《大慶石油會戰》局部2
《大慶石油會戰》300X680cm
《大慶石油會戰》是“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大型美術創作工程”入選作品,陳列展覽于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這件作品是王鐵牛教授将近幾十年辛勤的藝術積澱與對大慶石油題材的不斷了解深化,最終運用精湛的繪畫技藝再現這段難忘的曆史記憶。
為創作這幅主題創作,王鐵牛教授實地考察了大慶油田,并系統研究了大慶油田的開發創業曆史。他親身接觸了石油勞工,了解從前在那段艱難歲月中的感人事迹,盡可能地收集創作所需的人物、環境、道具等第一手形象和物品資料。新的創作思路很快在腦海中形成,并逐漸成熟,并順利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從素描到色彩在規定時間内順利完成。王鐵牛教授認真布局每一個細節,讓天、地、人、物安排得當,和諧相融,真實而自然。
《馬克思在海牙國際勞工大會》局部1
《馬克思在海牙國際勞工大會》局部2
《馬克思在海牙國際勞工大會》
在《馬克思在海牙國際勞工代表大會》的創作講解中,王鐵牛教授表示在主題性曆史畫創作中,表現重要會議的題材的曆史畫作品也非常多。《馬克思在海牙國際勞工代表大會》的創作,一方面要對曆史資料做好功課,在構圖布局上,要避開那些熟悉的場景,使畫面能夠展現出一些新的格調。會議的空間,離不開桌子和椅子,這些必要的形象要素要在合乎邏輯和曆史常識的前提下安排和表現這個特定時間、地點和特定人物的會議。平列的人物分為三個空間層次,馬克思在第一排,桌子後面是第二排坐着人,最後一排是站立的。畫面利用室内光線的特點和規律設計人群中的明暗、強弱、虛實的變化。在創作過程中最大的難點是平列中的人物,對每一個人從身份到形象的設計,變化中求統一、統一中求變化,力求使刻闆平淡的會議主題顯得更有生動和活躍的氣息。
講座最後,王鐵牛教授展示了近幾年在世界各地不同地區的寫生作品,直至當下寫生于王鐵牛教授而言依舊是最有力度的創作方式。
“現實主義油畫最重要的一個傳統就是寫生。藝術家隻能通過寫生才能獲得自然中外光的真實視覺效果,自然中光是流動的,不斷變化的,帶來的色彩和光影關系不是靜止狀态,是以觀察、探索這不斷變化的景物,是很讓人迷戀的。”
“藝術家的視覺應該更為敏銳,眼睛裡看到的世界與常人相比應該有一些特殊之處,更善于察覺到生活和自然中的奧妙之處,并賦予藝術的内涵,從紛亂的客觀自然中按照美的規律迅捷地尋找、歸納和提煉出畫面的能力要透過表面現象去發現本質,凡俗中發現高雅,平淡中發現美好。抓住轉瞬即逝的美是寫生所追求的目标,這是寫生的基本功,是畫家在長期寫生實踐中磨煉成的。”
“畫家在對景物的觀察和描摹中,主觀因素、個人情感及思考的帶入,完全是在不自覺的狀态下流淌出來的。”
《陽光下的川底下》油畫 60X50cm
“寫生伴随着自身的從藝生涯,學畫之初,始于寫生。自己的寫生作品是自己對客觀世界的觀看視角和表達方式,是自身精神世界的寫照。我也曾困惑過,開放的國門帶來紛繁的思潮與流派,那是一個争鳴的年代。至今回想,最感欣慰的是,當年的堅持是對的。”
“我因熱愛藝術而鐘情于寫生,無論走到哪裡,我就畫到哪裡,風景寫生不但記錄了我走過的地方,更成為我與大千世界交流的紐帶和橋梁,用心靈與自然對話,我常陶醉于所見的景物之中,觸景生情,情景交融,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際遇,不同的風景啟迪着不同的人生感悟,豐富着不同的情感體驗,我經曆的那一道道人生風景,用一幀幀畫面記錄下來,這畫中承載着我對世界的認知,我的情感,我的所愛,我的理想和追求。”
“十二年前我坦然離開我熱愛的教學崗位,清清爽爽地踏入退休後的生活。一個更廣闊的外部世界展現在眼前,退休後,寫生賦予我更高貴的生命價值,更加美好的生命時光,在寫生中沉浸在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忘我體驗中獲得精神上的洗禮和升華,向真,向善,向美。”
“我身背畫箱,踏遍國内的大江南北,也曾涉足世界上很多地方,用畫筆記錄下我眼中的豐富多彩的世界。在寫生中,我以虔誠和敬畏之心在大千世界中體會自然之美,記錄下在時光匆匆流逝中一個個美麗動人的瞬間。在寫生裡,留住了時光,留住了歲月,留住了生命,我的追求,我的思叙,我的情懷,我的愛都融入這些畫作中,已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馬裡諾莊園》油畫 50X35cm
“當身邊一道道風景,都變成回憶。才忽然發現,風景依然在,人已非少年。幾十年這樣延續下來,從未間斷,人生一路走來的那麼多記憶和經曆,那麼多的路邊風景都存留在這些寫生之中,風景人生,人生風景,有浪漫,美好,當然也有傷感和悲憫,彙聚了一部人生交響曲。”
(文/陳國鑰,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生,2024年7月27日)
(來源:央美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
畫家簡介
王鐵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藝術委員會委員,全國最美志願者榮譽稱号獲得者,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榮譽會員,中國俄羅斯友好協會理事,留俄(蘇)美術院校校友會會長,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榮譽院士,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榮譽教授、榮譽博士,俄羅斯蘇裡科夫美術學院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