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多肉植物風靡一時,近幾年,盆栽綠植風頭正勁,蝴蝶蘭、郁金香成為年宵花的新寵……花卉品種層出不窮,花卉價格時高時低,種植企業要想一直賺錢,要麼掌握新品種、新栽培技術;要麼占據更大的市場,才能保持穩定的利潤。
在各産業争相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當下,“微笑曲線”的軌迹并沒有因為在一盆花上而輕描淡寫。
高價“引種”
花卉育種一直面臨“卡脖子”尴尬
作為八屆濟南市花卉博覽會的舉辦地,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商河縣花卉設施面積已經發展到155萬平方米,建成20萬平方米溫泉花卉創新孵化基地、30萬平方米海峽兩岸花卉創新園、20萬平方米溫泉花卉谷……園區企業接近30家,花卉品種也由原來幾十個發展到目前300多個。“一朵花”撬動20億元大産業。
可喜的成績下,商河縣保持着理性和清醒:品種是花卉行業發展的“晶片”,掌握品種,才能在整個産業鍊中把握主導權。“大陸花卉産業需求的優良品種,嚴重依賴國外引進,是以會有很多的受限因素,制約了企業和整體産業的發展。”商河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國外花卉育種起步較早,擁有較為成熟的種子庫,具有良好的育種系統和品種培育技術,我們需要較高的成本才能購買到品種授權或者直接購買種苗。而在種苗的繼代繁殖環節,由于受限于環境、裝置、人才、技術等,生産過程也存在諸多風險。
作為最早入駐該園區的企業之一,鄉村綠洲(山東)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鄉村綠洲”)在這裡擁有着江北最大的紅掌溫泉養殖基地。該基地的紅掌主要是國内銷售,走批發市場,并在全國各大城市都設批發點。即便達到如此規模,說起育種的“卡脖子”難題,該企業相關負責人依然滿懷心酸。她舉例,前幾年雖然企業後期養殖上已經非常成熟,但是利潤較高的前期組培技術并不成熟,需要高價引入國外的種苗。之後,鄉村綠洲養殖12個月,其間它需要負擔人工、電費等成本。随後,按照特級、A級、B級、C級向外分銷。市場行情最好的時候,特級花能賣40多元、A級花能賣30多元、B級花能賣20元左右。而在一棵紅掌身上,“引種”費用占了三分之一,鄉村綠洲僅能賺三四元,隻占最終售價的十分之一左右。
自主育種
“科企合作”推進産業更新
深刻體會到了這種被“卡脖子”的尴尬後,多家龍頭企業逐漸開始通過與山東省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中國熱帶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合作,開展種苗組培和新品種研發,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引進高端人才,陸續研發培育紅掌新品種22個。如今在商河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已經彙集了鄉村綠洲、山東彙海、濟南大益等多家種苗研發生産企業,種苗組培、孵化和生産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
以山東彙海為例,該企業在全國有3處基地,商河縣這個基地8萬平方米,是其中規模最大的,可生産400多個蘭花品種。該企業每年能組培繁育4000多萬株蝴蝶蘭種苗。加上鄉村綠洲這邊的1000多萬株,僅這兩家企業一年就能組培繁育6000多萬株蝴蝶蘭種苗,這是什麼概念?該企業負責人介紹,前幾年蝴蝶蘭市場不是很景氣,全國每年可組培蝴蝶蘭種苗在1.2億株左右。這兩年市場複蘇,差不多一年全國能做到1.6億株。這就意味着這兩家企業的蝴蝶蘭種苗組培生産規模在全國占有很高的比例。而且,種苗組培一般都是訂單化生産,山東彙海的蝴蝶蘭種苗訂單已經排到2025年。
産業高品質發展,既要企業主體發揮主觀能動性,也要政府整合各類資源賦能産業。商河縣堅持“幹好政府該幹的事”,一方面切實提供好基本公共服務,做好規劃政策支援、公共設施建設、産業底座支撐等方面的落地;另一方面搭建主體、建構平台、疏通管道,着力把企業願景和各類要素有效嫁接,實作多元主體的分工協作和共生發展。比如,近兩年,該縣聚焦科創賦能,助力産業提檔更新。通過建強科研平台,打造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盆花創新中心、魯台花卉科技創新實驗基地,聯合組建濟南市花卉産業研究院,制定濟南市農業地方标準技術規程8項,實作産業新成果、新技術就近就地轉化應用。該縣還強化種質培育,建立花卉種質資源庫,系統開展種質資源引進、馴化、繁育等工作,收集保護花卉110餘種。目前,全縣擁有品種自主知識産權企業4家、涉及品種58個,種苗組培、孵化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
從商河花卉科創路徑可以看出,科研院所具有學科優勢,強化科企協作,可以重點突破花卉育種原創性成果、突破性基因不足等瓶頸。而科研院是以發掘突破性新種源為己任,聯合企業和市場,可大幅提高育種效率,實作育種成果的快速轉化,加快建設商業化育種體系。商河花卉在逐漸破解花卉育種的“卡脖子”難題。
利好消息也不斷傳來,2022年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關于推進花卉業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提出力争到2025年,花卉種業創新體系基本建立,花卉年銷售額達到3000億元,這無疑給山東本土企業帶來了新機遇。
搭建載體
商河花卉将有全産業鍊融合發展綜合體
花卉育種未來可期,而在市場終端銷售環節,商河花卉産業也正多措并舉助“曲線”上揚。
今年3月,濟南魯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100餘枝蝴蝶蘭鮮切花在黃島港成功離港發往日本,标志着濟南市首單鮮切花走出國門,打破了商河縣長期以來花卉出口的瓶頸,填補了全市花卉業務出口的空白。這無疑為本地花卉銷售找到了一個新的出路。
此外,面對着100萬平方米的花卉溫室基本租賃完畢,商河縣也在為本地花卉産業更新擴規模找出路。作為濟南市重點項目,位于商河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濟南溫泉花卉谷項目占地700畝,項目規劃布局為“一院一港兩基地”,其中“一院”為濟南花卉産業研究院,建設花卉品種種質庫,收集并長期儲存蝴蝶蘭、紅掌、繡球等名優花卉品種,篩選研發新品系,推廣應用新品種;“一港”為9萬平方米的溫泉鮮花港商業街區和2萬平方米的花博會展中心,緻力打造全省首個花卉新零售産商綜合體;“兩基地”為20萬平方米紅掌花卉研發生産基地和6萬平方米蘭花種苗生産基地。項目現已投産,是商河縣貫通打造集研發、組培、生産、銷售、配送、展示和服務于一體的花卉全産業鍊融合發展綜合體。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年産名優花卉種苗4000萬株、名優成品花卉900萬株,帶動就業1000餘人。
依托花卉産業,商河縣不斷釋放發展紅利,推動産業助農增收:完善關聯發展機制,實行“龍頭企業+園區+合作社+農戶”“企業+園區”等産業化經營發展模式,促使企業與農戶形成緊密的利益聯合體,推行種苗、用肥、技術、收購“四統一”服務,帶動千餘農戶年戶均增收2.6萬元;放大品牌溢出效應,做強“溫泉花卉”區域公用品牌,鼓勵引導花卉龍頭企業參加園藝博覽會、争創名牌産品,攬獲世博會、世園會、全國花博會特等獎、金獎等重大獎項70多個,獲批建立“溫泉花鄉”鄉村振興齊魯樣闆省級示範區;推行産業融合發展,做好“花卉+”延展文章,包含濟南溫泉花卉谷在内,商河正在或即将建設濟南鮮花港等6個産業融合項目,打造“産、展、銷、遊、娛、購”一體化全産業鍊營運生态,搭建起省會經濟圈、黃河流域花卉産業交流合作和産銷對接平台。
還有已經連續8年舉辦的省市花博會、農博會,今年将由企業主辦、市場運作,進一步激發産業和市場活力,這些都将成為商河花卉産業發展 的“新動能”。(濟南日報 記者:邵明紅 通訊員:付來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