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地中”變遷:揭開夏朝起源之謎,中國曆史果然可信

清朝道光年間,陝西雞市眉縣出土“天亡簋”,銘文記載武王滅纣之後,立即奔赴嵩山的天室峰舉辦祭天大典,向天帝稱述周革商命,獲得天帝認可,确立周人政權與宗教的合法性。史記中記載武王認為伊洛一帶是“有夏之居”,在此可以“定天保,依天室”。

上世紀60年代,陝西寶雞陳倉出土“何尊”,銘文記載武王計劃在如今的洛陽營造“成周”,并定都成周,以“餘其宅茲中或(國),自之乂民。”

中國“地中”變遷:揭開夏朝起源之謎,中國曆史果然可信

武王滅纣之後,為何立即奔赴嵩山祭天,又為何将洛陽一帶稱為“中或”?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當時人們認為嵩山洛陽一帶位于“地中”,天帝居住于地中之上,祭天自然選擇最接近“天”的山峰,讓天帝更能聽到下界聲音,聽到武王稱述“周革商命”的聲音。

問題在于:武王為何以嵩山洛陽為地中,背後到底有何曆史淵源?對此,現代考古發現一個又一個“巧合”,有助于破解夏朝起源之謎。

中國“地中”變遷:揭開夏朝起源之謎,中國曆史果然可信

中國地中變遷曆史

關于地中,接下來筆者按照曆史演化順序,大緻簡單介紹一下:

最遲7000年前,中國人已經開始立表測影,以确定時間與空間,“地中”的确定,就與立表測影相關。其中,立中之“中”,在中國文化中存在多種意思,代表地之中央的“地中”隻是其中一種。

距今6500年前,河南濮陽的西水坡遺址中,已有四靈二十八星宿圖。學者馮時考證認為當時已有“蓋天說宇宙觀”。這座遺址位置很特别,與接下來要講的陶寺遺址大緻位于同一緯度,即夏至正午日影長度近乎一緻。

中國“地中”變遷:揭開夏朝起源之謎,中國曆史果然可信

距今4200年前,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中,考古發現一把用于立表測影的圭尺。經過多方考證,确認陶寺遺址就是周髀算經中的“夏至正午日影一尺六寸”之地。其中,陶寺出土的圭尺上,在夏至日有特别的辨別,顯然是要突出夏至日日影。

由于陶寺遺存印證文獻中的地中記載,是以可以确認陶寺已有“地中”概念,兼之陶寺當時必然已經進入國家王權時代。“地中”與“國家”相結合,就形成了“中國”概念。正因如此,陶寺遺址也被稱為“最初的中國”。

陶寺遺址與西水坡遺址大緻處于同一緯度,兩者夏至日影大緻相同,那麼為何如此巧合?或者說,陶寺先民特意選擇與西水坡一樣日影長度的陶寺遺址?雖然沒有實據,但兩者如此巧合,不免讓人多想。

中國“地中”變遷:揭開夏朝起源之謎,中國曆史果然可信

但在商末周初,地中轉變到洛陽嵩山一帶,故而武王在嵩山祭天,而這也印證了文獻記載。周禮記載“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就是夏至正午立杆測影,影子一尺五寸之地為地中,而嵩山一帶夏至日影就是一尺五寸。後世王朝,雖然都城不在嵩山地區,但往往會在嵩山建造觀象台,其實還是承認地中概念。

問題在于:陶寺地中标準為一尺六寸,商末地中标準為一尺五寸,那麼地中為何發生變遷?以正常邏輯來看,地中應為強權定義,為自身政權尋找宗教與政治的合法性,是以地中變化應與強權變化有關。

中國“地中”變遷:揭開夏朝起源之謎,中國曆史果然可信

現代考古又一巧合

以地中變化來看,最可能改變地中标準的是夏朝。背後邏輯很簡單,陶寺王朝之後,最強大的是夏朝,而夏朝崛起之後,不可能認為自己不在地中、不是中央之國,否則如何獲得宗教與政權的合法性,如何統帥天下諸侯?是以,夏人應會重新定義地中标準,以符合自身情況。

反過來說,按照一尺五寸地中标準來看,大禹政權應在嵩山一帶,而現代考古一些巧合,印證了史書記載。

根據史書記載,大禹之父叫“鲧”,被封為“崇伯”。古時,嵩山名為“外方”,夏商時稱“崇高”,故後人稱鲧為“崇伯鲧”,即“崇”就是後來的“嵩”,今在河南登封附近的嵩山一帶。

中國“地中”變遷:揭開夏朝起源之謎,中國曆史果然可信

巧合的是,在鄭州登封告成鎮,也即嵩山腳下,考古發現一座奇怪的古城——王城崗遺址。碳十四測年結果顯示,城址的絕對年代為公元前2200-公元前2020年。

首先:上個世紀,先發現兩座并列的小城,其中儲存完好的西城面積不足1萬平方米;本世紀初,又發現了面積達35萬平方米的大型城址,是同時期河南龍山城址中面積最大的一座,确認大城是在小城廢毀後建成的。

其次:在王城崗遺址所處的颍河上遊的登封盆地,迄今已發現了12處與其同時期的遺址,大中小型聚落呈金字塔式分布。

中國“地中”變遷:揭開夏朝起源之謎,中國曆史果然可信

由于附近又發現戰國時代的陽城遺址,而史書記載“禹都陽城”,這不能不讓人将兩者聯系起來,即小城是“鲧之城”,大城為“禹都陽城”,大禹強大之後建造大城。

更為重要的是,鄭州新密新砦遺址與王城崗遺址在時間上大緻恰好承接,二裡頭遺址與新砦遺址又恰好承接,是以這三座都位于嵩山洛陽一帶的遺址,被普遍認為是夏朝早期、中期、晚期三座都城。其中,偃師到登封直線距離隻有40公裡,到新密隻有60公裡,三者相距都不遠,非常符合當時的交通水準。

也就是說,夏族居于嵩山之下,大禹建都于此,為了自身政權與宗教的合法性,由此重新定義了地中标準,即将地中标準定為“一尺五寸”。

中國“地中”變遷:揭開夏朝起源之謎,中國曆史果然可信

最後,雖然地中看似虛幻,但在上古的确存在,“中國”這一稱呼就是明證。而上古之是以誤以為“地之中央”,這與當時認知局限性相關,也與當時追求政權與宗教合法性有關。

是以,通過地中這一線索,綜合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來看,夏朝應起源于嵩山一帶,或夏啟時遷到新砦遺址,最終在中晚期遷到二裡頭遺址。

參考資料:《周髀算經》、《周禮》、《史記》、《馮時——文明以止》、《何尊銘文》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