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草根網球是一切的起點”,為什麼中國的網球名将多出自這兒?

十年前,一代名将李娜退役,就有人憂思:下一個李娜何時出現?

如今看來顯然是“杞人憂天”,在近十年裡,中國網壇不缺優秀的網球女選手,除了奪得中國網球首枚奧運女單金牌鄭欽文,在近些年的國際賽事比賽中,袁悅、王曦雨、朱琳、王欣瑜這些年輕小将在也賽場上創造佳績。

2023年1月,10名中國網協球員參加澳網單打正賽,創澳網曆史新高;2023年9月,7名中國網協選手入圍美網單打正賽且首輪全員晉級;2024年1月,鄭欽文與王雅繁隔網相對,澳網中央球場在公開賽時代首次迎來“中國德比”……中國網協球員以“集團軍”出戰大滿貫賽事成為常态,女網球員在大賽中越走越遠,同時男網也迅速崛起。

有意思的是,此次創造了曆史的鄭欽文與中國網壇一姐李娜一樣來自湖北。

而如果翻閱國内網球比賽曆史,從餘麗橋、馬克勤、潘兵到朱本強、李婷、李娜,中國網球的這些标志人物多來自湖北省。

在湖北,有中國唯一的中國網球特色城市,有中國網球第一村。貴州有村超,而湖北則有村網。

湖北網球曆史悠久

有人說,湖北是中國網球之鄉。而這不是沒有道理。

武漢是國内擁有百年網球運動傳統的少數城市之一。1960年10月,湖北省網球隊在當時條件頗為原始的新華路體育場正式成立。從上世紀60年代的嚴大翠之後,有70年代的餘麗橋、賀東坡,此後又有80年代的馬克勤、90年代的潘兵,再往後便是新世紀的朱本強、李婷和李娜,幾乎每十年湖北網球就會誕生一個行業的領軍人物。

公開資料顯示,湖北的選手曾多次作為國家隊主力運動員參加曆屆亞運會、大學生運動會和世界男子團體賽(戴維斯杯)、世界女子團體賽(聯合會杯)等重大比賽,并取得優異成績。

在李娜之前,來自湖北的另一個網球名将李婷拿下了2004年奧運會女雙金牌。“李婷剛開始打球時才二年級,我一眼就看中了她。”彼時,9個全國女單冠軍得主餘麗橋在1983年退役後,主動要求帶湖北的二線隊,那批隊員中除了李婷,還有後來的李娜。

此三人被圈内人戲稱為“三女闖世界”。 “在我看來,湖北網球成功的最大法寶就是勤奮與刻苦。”前中國男網教練賀東坡多年前在接受采訪時曾這樣贊揚餘麗橋,稱她把網球當成了生命,把隊員當成了孩子。”賀東坡認為,“湖北的高水準教練願意從娃娃教起,而且每堂課教練從不會坐着指揮,這樣怎麼會愁出不了好苗子?!”

“中國網球協會積極倡導職業網球與奧運目标求同、共赢發展。地方的優秀後備人才的培養模式也從省市運動隊單一培養轉向多元化職業培養。”湖北省體育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黃豔紅說。

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

地處湖北省中部、大洪山南麓的湖北省京山市,素有“鄂中綠寶石”之稱。但這座人口還不足70萬的鄂中小城,卻是全國唯一的“網球特色城市”。2017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準許湖北省京山市溫泉新區為“中國網球特色小鎮”試點,為全國96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項目之一。

“草根網球是一切的起點”,為什麼中國的網球名将多出自這兒?

從20世紀80年代起,京山就推廣普及網球運動。1983年,當時的京山市在文峰公園内修建了縣裡第一片沙土網球場。在京山,網球漸漸褪下“貴族運動”的标簽,回歸強身健體的體育本體。“京山網球氛圍特别好,群衆參與度很高,網球在這裡展現出來的不光是職業與高端,還有‘接地氣’。”中國網球協會副主席鄭潔曾經評價說。

按照官方資料, 2018年京山常年參加網球健身運動的居民有7萬餘人,2023年網球愛好者則已超過10萬,是全國萬人場地設施比和網球運動普及率最高的城市。市民在城區任何地方步行15分鐘内可以到達網球場。近年來,京山承辦了國際網聯青少年U18巡回賽、中國(京山)綠林網球英雄會、中國(京山)網球節等系列國内外賽事。

打開“京山網球”公衆号,即可在文峰公園免費預約一場網球。17片網球場,白天不收費、晚上低收費,可滿足市民就近運動的需求。自文峰公園向溫泉路行駛10分鐘,即可抵達“中國網球第一村”文峰村,全村80多片網球場,是京山網球特色小鎮核心區域之一。

“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在京山成為流行語。目前,京山擁有346片标準化網球場,23家網球俱樂部和23萬名網球協會會員。每年約35萬人次到公園打球鍛煉,京山人對網球的熱愛和深情已經融入日常生活。

去年10月,一場火爆的湖北“村網”在京山開啟,賽事持續17天,吸引全國3000餘人參賽,其中京山本地就有40支隊伍。球場上拼技術,看台上造氛圍,全民過了一把“網球瘾”。

國際網球聯合會(ITF)主席大衛·哈格蒂說:“草根網球是一切的起點。”有觀點認為,近年來,國際網壇掀起的“中國風暴”背後離不開濃厚的民間網球氛圍,運動人群的基數大了以後,更加容易發掘好的苗子。

賽事方面,中國網球公開賽、武漢公開賽、上海大師賽,以及在鄭州、廣州、南昌、甯波、香港、成都和珠海舉辦的不同級别賽事不斷提高公衆對網球的關注度,推動了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發展。此外,随着網球文化的持續積澱和中國家庭消費能力的提升,家長也願意自掏腰包,送孩子去國外高水準俱樂部訓練,使得人才培養管道進一步拓寬。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