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最深的牽挂》是我剛完成的一件作品,它飽含了我對家鄉對親人的最真摯的情感與思念,是以,我用這件作品的名字作為我這次回鄉作品展的展題。”畫家王珂如此介紹展覽主題的由來——7月21日至8月5日,由濰坊市委宣傳部、濰坊市文聯、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最深的牽挂——王珂水墨作品展”在濰坊圓廳美術館舉辦。此次展覽共展出王珂繪畫作品130餘件,包含重大曆史題材作品和創作小稿、寫生人物、寫意人物,以及少量的花卉作品和山水作品。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展覽海報

王珂是濰坊走出來的著名人物畫家,多年來,他堅持反映現實生活、關注民生、關愛自然,将寫意精神灌注到寫實手法中,增添了現實主義中國畫的生命活力。他堅持深入生活,悉心鑽研各類創作主題,聚焦當代人物形象,以深厚紮實的寫實造型和精湛娴熟的筆墨技藝表現各類創作主題中的人物。王珂還多次承擔國家重大曆史題材、主題性創作工程項目,通過手中的畫筆禮贊新時代,創作了一批頗具典範價值的精品力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與褒獎。

主題性創作:拓展筆墨表現語彙新空間

新時代以來,主題性繪畫創作作為現代美術題材中的重要一項,受到了國家和畫家的普遍重視與大力參與。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跟随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馮遠訪學時,王珂開始接觸主題性創作。後來,受聘中國國家畫院期間,王珂跟随畫家龍瑞創作了大型作品《紅旗渠》,算是真正進入了主題性創作的大門。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開幕式現場

對于中國畫而言,在進行當代主題性創作時,傳統筆墨的現代性轉型是亟須解決的難題。“面對這樣的難題,王珂并不回避現代題材與傳統筆墨之間天然形成的某種難以協調的沖突性,而是通過長期的藝術磨合、積澱,最終使其作品擁有了一種經典的品質,其創作的《人民的好縣長高德榮》是很好的例證。”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任軍偉認為。在此次展覽現場,6米多長、2米多高的巨幅創作《人民的好縣長高德榮》十分抓人眼球,王珂用寫實的筆法,将這位新時代全國敬業奉獻模範、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堅毅、樸實、謙和、真誠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緻。此幅作品極具鮮明時代風貌與王珂個人藝術特色。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研讨會現場

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王珂對國家重大曆史題材創作進行了反複嘗試與探索:一方面試圖重新開掘傳統資源,另一方面則是力求從西方繪畫中借鑒新的語言因素,最終使之達到兩者融合。其最近幾年創作的《大青山突圍》《秦始皇統一六國》《香港與辛亥革命》《延安時期學習馬克思主義蔚然成風》等大型主題性作品,都展現了這種創作思想與創新意識,從中也表現了他的藝術趣味與家國情懷。在美術評論家賈德江看來,“這些具有史詩般宏闊場面的巨幅作品創作,顯示了王珂很強的造型能力以及駕馭大畫的能力。對于大體面、大境界、大氣魄的追求,使他拓展了筆墨表現語彙的新空間,其波瀾壯闊的氣勢、跌宕起伏的境界,顯示的是畫家的智慧、全面的修養、充沛的精力、千錘百煉的技藝和耐得住寂寞的心境。”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嘉賓參觀展覽

王珂談到自己的主題性創作時說:“主題性創作是帶有叙事性的。作為曆史性繪畫的主題創作肯定要對事件的起因、發生、結果進行解讀,講述曆史要相對客觀,要尊重客觀事實;再者,從事主題性創作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實感,不管對事件、對人物,都要有自己的态度,隻有這樣才能有别于他人的表達。不進入角色、沒有情感的投入,是畫不出動人的作品的。”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嘉賓參觀展覽

正是因為王珂懷着深沉而真摯的家國之情從事這些作品創作,他的這些作品在他的千錘百煉之下熠熠生輝,才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賞,同時也使他在重大曆史題材人物畫創作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鑄就了新的曆史高度。中國美協理事、北京美協副主席黃華三看完展覽後說:“他近年的主題性創作,沒有一幅是一揮而就、寥寥數筆而成,每幅作品都花費了巨大的心力。從此次展出作品的數量與品質,足見王珂日常為創作付出了極為高昂的時間成本。同為畫家,我清楚地知道,創作沒有捷徑,隻有專注與實幹。”

即興人物獨幕喜劇:直指人性的真善美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伯牙與鐘子期 王珂

“王珂許多年前就在濰坊頗有盛名,提起他總有人會說‘我知道他,喜歡畫老頭下棋’。如今,他已是現代水墨人物的扛鼎大家,重大曆史題材的成功創作可彪炳青史。可回到故鄉,回到濰坊,展出的作品除了他的鴻篇巨制,另一半依然是他的‘老頭’。”濰坊日報副總編、評論家窦潔在展覽上關注到了王珂筆下的“桃花源”。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勞工運動·第一次高潮 王珂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海上雙璧 王珂

王珂的人物畫創作是比較全面的,既能駕馭厚重博大的主題性創作,也能創作興之所至的獨幕喜劇。他喜歡遊走在陝北、青藏、甘南等地,賈德江介紹,王珂喜歡與那裡的父老鄉親同吃同住同呼吸,真切地感受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者安貧樂道的生存狀态和精神面貌。沒有主題的先行,也沒有思想的介入,隻是一種癖好,一種情感的共鳴,就是想畫他們,想表達人、人性和人的本質。他的腳跟牢牢地紮在現實生活的土地上,他的心裡裝着那些如同親人的老百姓的疾苦,不是憐憫,不是同情,而是由衷的熱愛,發自内心的觸動。他并不在意别人怎麼看、怎麼做,他隻畫令自己動心、動情的所見所想,隻對那些原汁原味的樸實生活情狀感興趣。有了這樣深入的有心觀察,是以在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張鵬看來:“他畫中身份各異的普通人身上都迸發出堅毅正氣的本色光輝和陽剛飽滿的情感基調,告别了機械、蒼白的‘形式禮贊’,憑依其誠摯的人間情懷與時刻伴随的對時代主題、藝術規律的敏銳把握,呈現出的一份直指人性内裡的對真、善、美的自然讴歌。”馮遠曾說:“王珂在創作中善于捕捉并表達現實生活中人物對象的形象特征和表情特征,在與對象展開情感交流之際達成技術表現上的形神兼具。”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山裡娃 王珂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神奇的雪域 王珂

《最深的牽挂》刻畫的是王珂濃郁的鄉愁——擔心兒女回來後找不到家的感覺,年邁的父母蹲守在老窯洞前不願搬離,畫面深處老式家具、牆上的鐘表和老照片訴說着歲月的斑駁和這個家庭的曾經過往,極具代入感的畫面一瞬間便抓住了觀者心靈深處最柔軟的部分,讓人駐足留戀欲罷不能。“《最深的牽挂》是我今年剛剛創作完成的,起意要創作這麼一幅畫已經好多年了。那時我剛剛搬了家,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大房子,搬進去的那一天妻子突然說,如果我們的父母都還健在該多好啊。一句話,我的眼睛就濕潤了。那時候我便開始醞釀畫這麼一幅畫,由于種種原因遲遲沒能動筆,今年終于完成了這個心願。這幅畫的主角雖然不是我的父母,但他們卻是千千萬萬個父母的縮影。”王珂說。中國書協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張其鳳初看這幅作品時即已為王珂的鄉愁情懷打動,在看到王珂寫在畫上的寫下的“人口老齡化”“生育率降低”等關鍵詞後,在了解創作背景故事以後,更為王珂的時代責任、家國情懷深深觸動。同為中國畫都濰坊人,同是兩隻從濰坊放飛卻被鄉愁緊緊牽住的風筝,在中國美協理事、山東美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張宜眼中,王珂的畫,充盈着濰坊人暗湧在血脈裡的傳統文人的風骨和家國情懷,樸素、真誠、有時代溫度的語言表達,酣暢淋漓地滲透到物我兩化的水墨宣洩中。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文脈流芳 王珂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消防戰士 王珂

在王珂的人物畫中,張鵬認為:“無論是重大題材的鴻篇巨構,還是率性随手的肖像獨幕喜劇,我們都能強烈感受到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它展現于畫家看待、圖繪社會人生的立場,也在其構思和筆墨中卓立。”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委員、浙江傳媒學院教授楊大偉認為:“好畫與一般的畫最大的差別就是,不讓觀衆感到累,王珂的畫在這方面是楷模級的——把大山大江和衆多人物放在一個平面,構圖從不讓人局促,并能夠尋找、表現出空間,這種創作是當代水墨的難點和創新點。畫者放松,讓觀衆也放松,這是王珂的筆墨能力,更多是他的天分。”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香港與辛亥革命 王珂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最深的牽挂 王珂

如今,技藝精湛、聲名日顯的王珂,卻依然默默地探求着中國畫的創新之路,并自覺地“以人民為中心”,他在創作中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畢生的天職。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 秋如)

畫家簡介

看王珂水墨作品展,感受畫面中沉醇而綿長的人間況味

王珂,山東濰坊人。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三屆、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中國美協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藝委會委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