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acter.ai的創始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與部分研究團隊重返谷歌。這次回歸不僅包括兩位創始人,還帶來了30名負責模型訓練和語音AI的員工。他們将加入谷歌的Gemini AI項目,參與更廣泛的生成式AI研發。
為了促成這次團隊回歸,谷歌支付了25億美元的巨額資金,獲得Character.AI的大型語言模型技術的非獨家許可。值得注意的是,這一估值遠高于Character.AI之前的10億美元估值,雖然僅為公司巅峰期50億美元估值的一半。
盡管如此,Character.AI的大部分團隊将繼續留在公司,為其不斷增長的使用者群提供服務。目前,Character.AI的移動端使用者數達400萬,網站月訪客量達到1480萬。
整個事件顯示了目前AI創企領域劇烈的競争和洗牌。随着核心團隊的離開,Character.AI未來的發展充滿變數。
谷歌25億美元重組Character.AI團隊:事件回顧
2021年,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因不滿谷歌的官僚作風,創立Character.AI。二人曾在谷歌上司建構LaMDA,Noam Shazeer更是Transformer論文的主要作者之一。
Character.AI成立後迅速吸引使用者和投資者。2023年3月,以10億美元估值完成1.5億美元融資,a16z領投,其他著名投資者跟投。
然而,2023年後公司開始陷入困境。雖然擁有2000萬使用者,但變現難度高,2024年7月移動端收入僅20萬美元,全年預計收入1670萬美元。同時,自模組化型成本高昂,資金鍊斷裂,頻繁傳出融資不順的消息。
2024年8月,谷歌以25億美元估值支付Character.AI投資者股權價值,擷取其大型語言模型技術的非獨家許可。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攜30名員工重返谷歌DeepMind。
Character.AI臨時CEO由總法律顧問Dominic Perella擔任。
Character.AI将繼續運作,轉向使用開源模型如Meta的Llama 3.1。谷歌保證提供更多資金,支援Character.AI持續為全球使用者建構個性化AI産品。此前,Character.AI開源了其核心技術Prompt Poet,簡化提示設計和管理過程。
AI聊天機器人是個好生意嗎?
在鼎盛時期,Character.AI因允許使用者與個性化的聊天機器人互動而風靡一時,吸引了大量年輕使用者。
然而,訓練對話AI模型的高昂成本和低付費使用者比例,導緻其難以維持營運。
為了生存,Character.AI曾與多家科技公司進行談判,包括Meta和xAI。最終,谷歌通過提供雲計算服務和融資幫助Character.AI渡過難關,并簽署合作協定。
此外,AI聊天機器人因監管嚴格,導緻許多使用者喜愛的互動内容被屏蔽,進一步影響了使用者付費意願。憤怒的使用者甚至在社交媒體上掀起抗議潮,稱AI模型被閹割成“廢人”。
與此同時,Meta也宣布停止名人AI聊天機器人項目,顯示出AI聊天機器人在目前環境下的困境。
AI聊天機器人的未來仍需探索,如何平衡成本、使用者體驗和監管是關鍵挑戰。
AI初創企業的洗牌潮
今年以來,AI初創企業面臨的競争日益激烈,許多明星企業不得不“賣身”大公司以求生存。Character.AI、Inflection和Adept等公司均選擇将技術授權給科技巨頭,創始人和核心團隊則加入這些大企業。
微軟在今年3月支付6.5億美元,引入Inflection的創始人和團隊,組建新部門。
而亞馬遜則在6月招攬了Adept的多名聯合創始人和員工。
類似的,Stability AI和Perplexity也有被收購的傳聞流傳。
業内人士指出,許多AI初創企業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難以維持營運。雖然創新項目不斷湧現,但燒錢嚴重且變現難度大,導緻估值高企但融資困難。
AI領域的資金和資源逐漸向頭部企業集中,許多初創公司隻能通過被收購來維持生計。面對巨頭手中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初創企業在資金和盈利的壓力下難以獨立生存。
當然,活得好的小而美的公司也大有人在,真正能找到痛點、解決問題、提升效率的AI軟體,同時還能平衡好成本收益的應用是未來大勢所趨。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點贊、收藏以及轉發分享。同時,請關注我,以擷取更多關于人工智能的最新資訊和見解!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