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秦始皇,人們可能最先想到的便是綿延千裡的長城以及震驚世界的兵馬俑。實際上,秦始皇的事迹遠不及此。他統一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混戰的局面,實作了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同時,他還統一文字與度量衡,對當時社會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不過,他也有殘暴的一面。他焚書坑儒,稅負繁重,甚至還癡迷長生不老之術。
有一次,秦始皇聽聞公雞蛋可以長生不老,便要求大臣三天内必須找到公雞蛋。
正當大臣一籌莫展時,他七歲的孫子想到了解決辦法。
這個小男孩是誰,他又想到了什麼方法?
長生不老
自古以來,很多帝王都苦尋長生不老之術,希望自己可以永享江山,秦始皇嬴政就苦尋長生之術。在他完成掃六合、定天下的大業後,曾派出徐福出海尋藥。
他苦等徐福無果,便又找來術士盧生。盧生聲稱因為秦始皇是“真人”,本應該能得到長生之藥。不過他身邊的人太過紛雜,使得神仙無法靠近。秦始皇聽聞,便下令封鎖自己的行蹤,不見朝中大臣。
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規律。秦始皇終究沒有等到徐福,也沒有神仙給他不老藥,最終去世了。
不過,比起東渡尋藥和隐匿行蹤,秦始皇還曾經下令讓人尋找“公雞蛋”。
那時,嬴政還是秦王,甘茂是左丞相。
秦王為了避免甘茂成為下一個呂不韋,便想辦法除掉他。
有一天,秦王聽聞吃了公雞蛋便可以延年益壽,心動不已。
可是應該派誰尋找公雞蛋呢?他左思右想,決定把這個差事交給甘茂。
一來,若是甘茂找到了,他便可以真的實作長生不老的夢想;二來,若是他沒有找到,便可治甘茂的罪。
甘茂收到秦王的指令後,急得團團轉,他應該去哪裡尋找公雞蛋!
他在家中郁郁寡歡,茶飯不思。他年僅七歲的孫子甘羅見到祖父憂心的模樣,便主動為其分憂。
甘茂說出了秦王的刁難,也表示他也沒有辦法找到公雞蛋。
甘羅靈機一動,說他有辦法找到公雞蛋,而且保證秦王并不會怪罪祖父,也不會對甘家發難。
甘茂對一個七歲孩童的話顯然是不相信的,不過眼下也沒有辦法,也隻能抱着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試一試了。
上朝時,甘茂并沒有在他的位子上,取而代之的是甘羅。同僚們以為甘茂是膽小怕事,不敢來上朝,在旁邊竊竊私語。
甘羅對于那些大人并不理會,安靜地等待上朝。
秦王一看竟是一個小孩子來見自己,心中充滿了疑問。
他詢問甘茂沒有上朝的原因。
甘羅毫不畏懼,語氣堅定地回答說,甘茂正在家中生孩子,不能上朝。
他的回答簡直是無稽之談,自古以來男人根本不可能生孩子。
秦王感覺自己被戲耍,十分氣憤。
大臣們也紛紛投來疑惑的目光,不了解甘茂為何會讓自家孫子擾亂朝廷。
甘羅也清楚旁人的想法,繼續解釋道,男人與公雞并無差別。既然公雞可以如同母雞一般下蛋,繁育後代,那麼男人便可以如同女人一般生孩子,這并不奇怪。
秦王聽到甘羅的話,便不再讓甘茂尋找公雞蛋了。
此事便不了了之。
上卿甘羅
甘羅自從在朝堂上初露鋒芒後,便被秦王看重。在甘茂去世後,甘羅投到呂不韋名下。
當時,呂不韋想要攻打趙國。他設計說服燕太子丹前往秦國做質子。與此同時,他還想派出張唐到燕國任職,想要聯合燕國攻打趙國。
不過前往燕國必須途徑趙國,張唐與趙國早有有過節,便拒絕了呂不韋的要求。
呂不韋對此十分不滿,可也無可奈何。甘羅得知後,主動要求去說服張唐。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說服張唐出使燕國。
在張唐臨行之際,甘羅主動請纓出使趙國,為張唐掃清障礙。他到趙國後,為趙國國君出謀劃策。
他先是表明秦國與燕國的聯系:兩國互不相欺,肯定會在未來聯合攻打趙國。如此一來,趙國将淪陷,沒有立足之地。若是趙國送給秦國五座城邑,秦國會送回燕太子丹,與趙國一起攻打燕國。
趙悼襄王聽後,十分爽快的劃給秦國五座城邑。
燕太子丹回到燕國後,趙國随即攻打燕國,奪下三十座城邑,并分給秦國十一座城邑。
甘羅立了大功,回到秦國後被秦始皇封為上卿,得到了很多賞賜,當時他年僅十二歲。
不過之後的事情,史書并無記載。
自古英雄出少年,曆史上也有很多如同甘羅一般在幼時便展現出超乎尋常才智的人。
比如曹沖,他在七歲時被贊譽為“稱象少年”。他不用将大象分割,也無需制作杆秤,隻需利用石塊便可以準确測量大象的重量。
被譽為“詩鬼”的唐代詩人李賀在六歲時就展現出了非凡的文學天賦,能夠口吟詩文,甚至還受到了韓愈的贊揚。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七歲時,母親急需手術,家中光線太暗無法進行。他利用大鏡子反射陽光解決問題,使得手術得以順利進行。
結語
正所謂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秦始皇當初的刁難看似是為長生,實際上還隐藏着朝堂之上的勾心鬥角。甘羅年僅七歲,便可以冷靜的應對秦王的問題,巧妙的化解危機,可謂是後生可畏。
事實證明,甘羅也的确聰明過人。他說張赴燕、出使趙國,使秦國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許多城邑。
古今中外與甘羅一般有着非同尋常的天賦和智慧的孩童不在少數,他們留下了許多令人歎為觀止的故事和傳奇。
這些神童有的是通過尋找另辟蹊徑的解決方式,有的則是從幼年時期展示出了卓越的才華。
他們在曆史上留下璀璨的一筆,為後世傳頌。
參考資料:
中國知網:《試論秦相甘羅在贛北等地的遺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