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一直以來,個人按揭市場都是強監管領域,對利率下限、貸款年限、資質稽核等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個人房貸領域裡,返點現象卻死灰複燃,而且愈演愈烈。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房貸返點,已是公開秘密。中介每介紹一筆貸款給銀行,銀行就會對中介提供一定比例的返點。在返傭點數的刺激下,中介都會有傾向性地推薦銀行。一般來說,規模較小的銀行返點較高,最高達到千分之十,也就是貸款一百萬元返一萬元。目前,許多銀行都在做這項業務,返點最低都在千分之八以上。
去年下半年市場相對疲軟,各家銀行就開始嘗試通過返點攬客,最初,多數銀行的返點隻有千分之一。後來,為争奪市場,各家銀行的返傭點數步步更新,甚至形成了鍊條,整個流程發展為銀行返傭給大型中介,大型中介抽點後,再分銷給小中介。
多家銀行也證明,某房産集團旗下的一家抵押貸款公司,就是他們直接返點的機關之一。銀行往往以服務費的名義,通過公對公直接走賬。目前,一些銀行給到抵押貸款公司之類所謂“一級供應商”的返傭點數,已經達到了1.4%甚至1.5%。
而這條灰色産業鍊的影響已經顯現,今年一季度,銀行業所有貸款的淨息差僅為1.54%,也就是說,部分銀行給出的高額返傭,已經與一筆貸款一年的平均收益接近。
事實上,房貸返點并不是新鮮事物,一直遊走于行業的“灰色”地帶。過去,銀行為了争搶房貸業務市場佔有率,向相關中介機構提供傭金,并不會直接返給客戶。而現在,有購房者繞過中介,直接與銀行合作,并将獲得返點的經曆分享在社交平台上,才讓這一現象受到了關注。那麼,銀行為什麼要貼錢辦業務呢?
地産行業分析師嚴躍進表示,整個市場的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房屋交易水準雖然總體在複蘇,但整個量相比銀行的貸款供應能力是有一定差距的。這也導緻房貸業務陷入“内卷”,業務員不得不通過返點等手段争奪客戶。如果許多銀行都這麼做,房貸的成本無形中也增加了。
其實,為了破除房貸返點這個所謂的行業潛規則,早在2010年1月,中國銀行業協會就曾下發《通知》,要求停止以任何形式向房貸中介,及其從業人員支付與所提供的服務不對稱、純粹業務介紹的返點費用。
近期,随着返傭現象“死灰複燃”,江蘇銀行業協會也在上個月釋出最新倡議,要求各銀行金融機構,7月底前規範與中介機構的合作協定,不得向個人住房貸款客戶返點。
與此同時,《倡議》列舉了變相支付傭金或權益的多種情形。第一類是以轉賬、實物提供、購物卡券等方式支付傭金行為。第二類是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提供辦公場所、設施等行為。第三類是直接或間接向房屋合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利益關聯方提供傭金或其他變相利益,比如通過提高手續費變相支付傭金等行為。
近日,上海金融監管局也已向轄内銀行下發調研函,要求自查返傭管道、點數、付款方式等等。
嚴躍進認為,從實際的返點過程來看,其實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銀行返還傭金的操作,加重了貸款業務的負擔,那可能就會增加額外的條款或者要求,緻使購房時遭遇潛在的風險。而當中介公司受到返點誘惑介紹客戶,可能就會強力推薦某家銀行,這樣,公平競争的市場關系就面臨失衡,購房者自主選擇貸款銀行的權利也遭到了侵害。
看看新聞記者: 翟靜 遊玮
編輯: 翟靜 遊玮
責編: 嚴相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