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特朗普的選情升高之後,美國保守派智庫就變得極為活躍,這一點從共和黨在經由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的競選綱領中就可見一斑。綱領中充斥着不切實際卻又極端強硬的對華政策,覆寫面涉及到外交、經濟、政治、軍事等多個領域,堪稱是“無孔不入”。然而,美國戰略學界中的保守派勢力并不滿足于此,一份出自美國保守派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涉華軍事戰略報告,在華盛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據悉,在這份名為《核武器在台海危機中的作用》的報告,開宗明義的指出“美國絕不能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因為核武器自誕生以來就是用來主動威懾的。其次,美國應該用最直白的話語和動作讓中國相信,“武力收台”有可能引發中美核戰。除了鼓吹“核威懾中國”之外,報告還反誣是因為中國先進行擴核,才導緻美國不得不做出反應,是以不必擔心報告内容會激怒中國,而是要向中國亮明美國守護台灣的決心。
但由于這份報告提及的内容實在是過于激進,再加上大西洋理事會在華盛頓享有盛名,是以當這份報告出現公衆視野時,雖然出現不少附和之聲,但也有更多的聲音在指責該智庫的主張過于危險,尤其是錯誤的将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霸權地位,同美國國家的生死存亡強行關聯。事實上,近些年美國智庫釋出的涉華報告多如牛毛,理智者有,激進者也不在少數,奇葩觀點更是層出不窮,這反映出美國學界同樣對“中國崛起”感到無所适從。
然而,能夠像大西洋理事會出具的這份報告,既充斥着對華傲慢心态,又忌憚中國軍力發展,同時還要虛張聲勢,即便是在華盛頓戰略界也是不多見的。誠然,核武器的最大作用就是用來威懾對方,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不意味着膽怯,反而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在現代戰場中,偵測到敵方發射戰略核武器,對于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并不困難。
而主動進攻方的戰略核武器發射之後,還有一段時間留給被攻擊方作出防守反擊的決策,整個過程隻需要幾分鐘就能完成。況且,中國作為一個能自主研發并且不斷更新更新核武器的國家,當然知曉核武器擁有多大的威力。是以“確定中國知曉利害”是毫無意義的,中國之是以在經濟騰飛時期也不追随美俄盲目擴充核武庫,就是有信心用“效率”去彌補“數量”。
最重要的是,這已經不是新中國自成立以來第一次面對核威脅,當國中國的綜合國力遠不如現在,尚且不怵美蘇的核威懾、核訛詐,如今更沒有理由,被美國智庫的一紙充滿狂人呓語的報告就放棄統一全中國。過去七十多年的對外鬥争經驗告訴我們,因畏懼而做出的讓步是換不來和平的,反而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步步緊逼。
不過這份報告也并非一無是處,至少它向我們展現了美國戰略界的極端對華鷹派中,有相當多的人堅信軍事冒險主義能夠幫助美國赢得這場博弈,甚至能夠左右未來中美兩國的國運,這為大陸制定今後的軍力發展規劃提供了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