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政壇突現巨變,引發國内外高度關注。2024年8月5日,執政近16年的總理謝赫·哈西娜宣布辭職,軍方随即接管政權,并表示将組建臨時政府。這一戲劇性轉折讓人不禁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了這位長期執政者的倒台?
回顧近期事态發展,我們可以發現,孟加拉國自今年年初就陷入了持續動蕩。最初,由大學生發起的和平示威活動,旨在抗議公務員配額制度。然而,随着時間推移,抗議規模不斷擴大,訴求也逐漸更新。
從1月開始,抗議者首先要求取消面向特定群體的公務員配額制。到了3月中旬,示威者開始要求懲處在鎮壓過程中使用暴力的警察。4月底,局勢進一步惡化,抗議者提出了更為激進的口号——要求哈西娜下台。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試圖平息騷亂,包括實施為期10天的網際網路管制。然而,這些舉措收效甚微。反而是,抗議活動愈演愈烈,最終演變成了孟加拉國獨立以來最嚴重的社會動蕩。
在騷亂中,已有上百人不幸喪生。8月5日,當軍方宣布哈西娜辭職後,數千名抗議者一度沖入總理府,慶祝他們所謂的"勝利"。
值得注意的是,哈西娜在辭職後,據報道已與其妹妹一同前往印度東北部的阿加爾塔拉尋求庇護。這一舉動凸顯了局勢的嚴峻程度。同時,孟加拉國首都國際機場停運,印度也暫停了與孟加拉國的鐵路運輸服務,進一步加劇了緊張局勢。
回顧哈西娜的政治生涯,她于1996年首次當選總理,此後除2001年至2008年短暫離任外,一直掌握着國家最高權力。在她的上司下,孟加拉國經濟取得了顯著發展,但同時也積累了諸多社會沖突。
今年7月8日至10日,哈西娜曾通路中國,尋求增加中國對孟投資。她還表示要在中印之間保持平衡,既重視與印度的特殊關系,又希望與中國開展務實合作。這種平衡外交政策反映了孟加拉國作為小國在大國博弈中的困境。
然而,僅僅一個月後,哈西娜就不得不辭去總理職務。這一突發事件引發了諸多猜測。有分析認為,美國可能在幕後推動了這場政治變局,意圖借此加強在孟加拉灣地區的影響力。
無論真相如何,孟加拉國的政局變化無疑會對地區格局産生深遠影響。作為一個地理位置重要但經濟基礎薄弱的國家,孟加拉國的未來走向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