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聚焦主業、監管“糾偏”背景下,管理層的變化,折射出養老險公司轉型的種種境遇。
夏天還未完結,一向低調的養老險公司,已進入多變之秋。
僅7月便有三家公司高層“換血”。
7月24日,中國人壽(601628.SH)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壽養老)釋出公告稱,公司任命餘賢群為總裁,自2024年7月8日起生正式履職。
與餘賢群的任命幾乎同時發生的,是市場傳聞渤海銀行(9668.HK)原副行長靳超,将加盟平安養老險出任總經理。
此外,新華養老(601336.SH)、泰康養老、人保養老(601319.SH)和恒安标準,今年同樣迎來新高管。
在聚焦主業、監管“糾偏”背景下,管理層的變化,折射出養老險公司轉型的種種境遇。
01 新帥集中登場
在餘賢群加入之前,國壽養老總裁之位已空缺一年有餘。
2023年5月,時任國壽養老黨委書記、總裁崔勇到齡退休。同年,“資管老将”、國壽資産原總裁王軍輝調任國壽養老險黨委書記,并在11月出任董事長一職。
公開資料顯示,餘賢群1969年出生,法學碩士、經濟學博士,曾任全國政協辦公廳研究室理論局局長。
餘賢群2008年加入國壽集團。據筆者與餘賢群共事過的人士了解,餘賢群在國壽多個重要崗位都有任職經曆,且專業紮實,口碑很好。
在國壽内部,餘賢群曆任辦公室(黨委辦公室)主任,品牌宣傳部總經理,戰略規劃部總經理,戰略規劃總監,中國人壽雄安金融發展中心主任等。
2020年4月,餘賢群進入國壽财險,曾任公司副總裁、首席風險官。自2023年2月起,餘賢群擔任國壽财險董事會秘書。
不少業内人士認為,餘賢群前往國壽養老任職,一方面展現了集團對養老業務的重視;另外一方面,在子公司内任職,高管受央企“高管限薪令”的影響也較小。
同一日,平安養老險也傳來拟更換總經理的消息,接任者或為渤海銀行原副行長靳超。一周前的7月19日,靳超剛剛辭去渤海銀行副行長職務。
平安養老險相關方面表示,關于公司進階管理人員的變更,以官方公布的資訊為準。
同在7月19日,新華養老釋出公告稱,李文峰獲批擔任新華養老董事長。
李文峰是一位“80後”新帥,曾任職于中投公司和中央彙金。而新華保險的第一大股東便是中央彙金。
2024年2月起,李文峰進入新華保險并擔任總助。同年3月起,他被委任為新華養老的黨委書記。
今年年内,還有三家養老險公司迎來新帥。
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
2月,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兼任泰康養老董事長;4月,中國人保副總裁才智偉兼任人保養老董事長;5月,恒安标準養老任命浦鵬舉為公司總經理。
02 過去數年,屢屢“跑偏”
在高層集體變動的背後,是專業養老險公司在轉型期的“自我尋找”。
自2004年12月首家養老保險公司——平安養老成立以來,目前國内共有10家養老保險公司。
除上述提到的國壽養老、平安養老、新華養老、泰康養老、人保養老和恒安标準養老外,還有太平養老、長江養老和大家養老,以及2022年成立的國民養老。
過去數年,養老保險公司未聚焦主業、“跑偏”屢有發生。
比如,市面上曾有過一批養老保險公司推出個人養老産品。它們以高收益、高靈活度著稱,但名為養老保障,實則為非保本公募資管産品。
另外,多家養老保險公司,也在開展險企與銀行的委托資金管理業務,以及短期健康險業務。
自2021年起,監管不斷對養老保險公司這些“模糊的主營業務”,進行“糾偏”。
2023年末,金融監管總局下發《養老保險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
《辦法》明确,養老險公司應當走專業化發展道路,積極參與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聚焦養老主業,創新養老金融産品和服務,滿足人民群衆多樣化養老需求。
根據《辦法》,養老險公司隻能經營“具有養老屬性的保險(年金險、人壽險,長期健康與意外傷害險)、商業養老金、養老基金管理與保險資金運用”等四類業務。
養老保險公司業務範圍超出規定的,應當自《辦法》印發之日起3年内,完成業務範圍變更。
03 商業養老金是未來方向
在監管的壓力下,各養老險公司開始“另謀生路”。
《辦法》正式出台半年來,幾家公司表現,分化較為嚴重。
國壽養老的方向,主要是向“年金+保險”轉型,投身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基金管理工作;同時推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發展,推進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國壽養老管理資産規模近1.9萬億元,企業年金業務管理規模超過1.1萬億元,法人受托市場佔有率近30%。
商業養老金,是國壽養老摸索出的轉型方向,并已看到初步成效。
這也為餘賢群上任後的踐行戰略,指出了一個明晰的靶心。
今年上半年,商業養老金産品,位列國壽養老銷售規模前五名,業務存量規模超過140億元。
相較于其他養老保險,商業養老金有不少創新之處。“賬戶制”是商業養老金業務的一大特點。
有養老險公司人士提到,目前市面3%-5%收益的低風險産品非常稀缺。且相比公募基金産品,商業養老金沒有手續費。
是以,商業養老金在銀行管道頗受歡迎,“有不少60歲以上的個人客戶,會投幾百萬在其中”,上述人士透露。
04 泰康尋路
而泰康養老的轉型,仍在艱難探索之中。
連續虧損、業務告急,或是陳東升親自掌起方向盤的原因。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上半年保險業務收入142.07億元,同比下滑20.93%,結束了過去十年的連續增長。
利潤方面,泰康養老上半年虧損14.76億元。再加上2023年虧損的9.92億,過去一年半,泰康養老合計虧損超過24億。
為了減輕對償付的壓力,今年4月,泰康保險集團拟向泰康養老增資20億元。這是自2023年4月、8月兩次獲注資以來,泰康養老再次獲得增資。宣布增資同月,陳東升出任泰康養老董事長。
業績不振的原因,與被《辦法》禁止的短期養老險業務,不無關系。
過往三年,2021年至2023年,在泰康養老總規模保費中,短期健康險占比分别為27.75%、29.44%和28.9%。
“壓降”後,短期健康險留下的近1/3保費空缺,如何補上?
泰康養老在第二支柱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受托管理上具有優勢。目前,泰康養老正利用這一優勢,試圖通過機關組織統一搭建平台,即 “類受托”模式,推進第三支柱的建設。
泰康養老首席職域業務執行官梁循标表示,2013年,泰康養老開始探索“職域服務”模式,即在機關職場中為職工提供宣講、咨詢、服務。
梁循标認為,該模式在個人養老金政策和産品的普及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去年泰康養老職域業務标準保費收入近30億元,續期規模保費超過120億元。
在加速回顧主業并實作轉型的過程中,養老險公司陣痛難免。
不過,在剝離舊的軀殼時,新的組織也會生長出來。養老險的專業化、差異化之路,才能通向高品質發展的彼岸。
人事調整與業務拓展落子頻頻之外,養老險公司未來的戰略布局,仍有很多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