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報人劉亞東A
來源:二湘的十一維空間
作者:二湘
1.
剛剛在英國巴斯市結束的第65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中,美國隊獲得第一,中國和南韓分别獲得第二和第三。比賽為閉卷考試,7月16日和17日連續兩天,選手們在每天約4.5小時的時間内完成題目,每天考試三道題。
美國隊,來自IMO社交網站
美國隊獲得5金一銀,其中Alexander wang來自紐澤西的公校Millburn High,從小就熱愛數學,2023年就代表美國參加IMO并獲得金牌。Jessica Wan是個女生,來自Florida Virtual School,她也是從小就參加各種數學競賽,名聲在外,2021年至2024年連續四次獲EGMO(歐洲女生數學競賽)的金牌,這次終于獲得國際奧數金牌,并且取得個人第五的好成績,非常了不起,應該是美國這麼多年第一位獲得奧數金牌的女性,也證明了女性在邏輯抽象思維方面并不比男性遜色。
Linus Tang來自Davidson Academy Online,2024年獲RMM(羅馬尼亞數學競賽金牌),Krishna Pothapragada是個印度裔,來自伊立諾州的Naperville North High School,2023年曾是8位USAMO滿分選手之一,Qiao Zhang來自加州的Simi Valley, 七年級就入圍 USAJMO ,拉馬努金精神獎學金獲得者。Jordan Lefkowitz看姓氏應該是東歐裔,畢業于康涅狄格州的Edwin O. Smith High School。
中國隊這次也是五金一銀,屈居團體第二,之前連續5年都是第一名,其中史皓嘉名列個人第一,來自浙江的諸暨海亮進階中學,徐祺銘來自湖北武漢經開外國語進階中學,王淳稷來自上海的上海中學,王銜邦來自北京的人大附,鄧哲文來自湖北武漢的武昌實驗中學,葉語行也是來自北京的人大附。
中國隊,來自IMO社交網站
有意思的是5年前,也是在英國巴斯舉行的第6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中國,美國以總分227分的成績并列第一,南韓以一分之差屈居第三,第四名是北韓半島三八線以北的北韓。
美國隊裡六位有四位是華裔,再一次展現了華裔在數學方面的天賦。不過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歸功于美國隊十年的總教練,卡内基梅隆大學的羅博深教授。羅教授經常不辭辛苦周末飛到美國各地給孩子們義務講座,激起孩子們對數學的興趣。今年也是羅教授卸任總教練後,為美國隊舉行MOP(美國奧數集訓隊)的最後一年。我曾經和羅教授做過一場直播,深深為羅教授的理念和理想主義精神折服。羅教授是個非常謙遜樸實的人,非常有親和力,講座的時候和孩子們有很多互動,孩子們一個個聽得非常專注。
其實,真正的動力來自孩子本身對數學的強烈興趣,羅教授可以說是非常懂得這個道理。那麼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嗎?應該說某種程度也是可以的。比如我認識的一個牛娃的媽媽就提到帶孩子參加ARML的教育訓練,每次孩子們教育訓練完以後一起吃飯,社交聊天,都是些對數學感興趣的孩子們、特别開心。我認識的一個牛娃爸爸Ted也提到德州參加ARML的巴士每年從休斯敦出發,到奧斯汀,再到達拉斯,要二十多個小時才能到底比賽地Iowa,旅途勞頓,但是孩子們特别開心,基本就是一個bus party,比賽倒是次要的了。
2.
美國奧數隊員的選拔大緻是這樣的,一開始是AMC8熱身,然後是AMC10,AMC12,接着是AIME,USAJMO/USAMO, 從USAMO和USAJMO挑出60名左右的學生參加在卡内基梅隆大學的MOP,再從這60名學生裡挑出六名學生參加IMO。可以說是重重選拔,最後挑出高手裡的高手。
AMC8 ,American Math Competition 8 面向的是8年級以下的學生,總分是25分,40分鐘,單項選擇題,一道題一分,選錯不倒扣分數。如果能進到5% 或者1%算是很不錯的,但是這個考試不能直接晉級AIME,隻能算是一個熱身賽,如果要晉級AIME,就要參加AMC10 或者AMC12。
AMC10 ,American Math Competition 10 面向的是10年級以下的學生,25道題,75分鐘,總分是150分,單項選擇題,答對6分,不答1.5分,答錯不倒扣分數。AMC10 又分成AMC10A和 AMC10B,兩個考試時間不同,可以都參加。隻要有一個過了分數線就可以晉級到AIME。
AMC12 ,American Math Competition 12 面向的是12年級以下的學生,題型和AMC10一樣,隻是題目更難一些,考的内容也多一些,也分A和B,也是隻要有一個過了分數線就可以晉級到AIME。
10年級以下的孩子可以選擇同時參加AMC10 和AMC12. 不過這兩個考試是同一天,但是你可以選擇AMC10A 和AMC12B的組合,或者AMC10B和 AMC12A的組合。我認識的一個7年級牛娃就是AMC10分數沒夠,但是AMC12夠了得以晉級AIME。
從AMC10 或者AMC12晉級AIME 稱作AIME qualified。AIME的意思是American Invitational Mathematics Examination ,美國數學邀請賽。AIME的難度一下子就增加了很多。考試時間是3個小時,15道題,一道題1分,做錯不倒扣。AIME晉級下一個級别 USAMO(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athematical Olympiad)是這樣計算的:AMC12+ 10 x AIME。比如你的AMC12是120分,你的AIME是7分,你的總分數是120+10 x 7 =190分。
同理USAJMO(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Junior Mathematical Olympiad)是這樣計算的:AMC10+ 10 x AIME。
每年大概有270左右的學生能晉級USAMO,稱為USAMO qualified,230左右的學生能晉級USAJMO,稱為USAJMO qualified。
USAMO和USAJMO的題型一下子就從AIME的計算題型改為推理題型,難度也是增加了很多。然後從USAMO和USAJMO qualified 500名學生中挑出大約60名左右進入MOP,就是羅教練領隊的美國奧數集訓隊了。一般來說,這60個人裡有12個來自USAJMO,其餘來自USAMO。MOP結束的時候有一個三天的TSTST考試,根據這個考試選出30個參加下一輪的TST考試,最後,根據五次TST考試的綜合分數選出6位高手代表美國參加國際奧數比賽。可以說是層層選拔,相當嚴格。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孩子參加集訓或者考試都是課餘時間,不會脫離學校正常課程,比如MOP就是夏天集訓,大約三周時間。他們申請大學也是和别的孩子同樣的流程,當然,能進入MOP肯定對他們的大學申請有助益,因為挑到最後都是一些超級有數學天賦的人才。
65屆IMO現場讨論,來自IMO社交網站
美國奧數選拔有些像金字塔,基數很大,參加AMC8, AMC10都是人山人海,到AIME就少了很多,而且越往上越難,而最後能脫穎而出的孩子一定是天賦和努力兼具,缺一不可,天賦和努力同等重要。
3.
我周圍也有幾個這樣的數學天才,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在非常小的年齡就展示了非凡的數學天賦。比如我認識的一個牛娃,國小六年級就代表加州參加math count比賽,之後又代表美國參加國際奧數比賽。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上AOPS的課,多次進入MOP,經常參加各種數學比賽。
我的兩個大學同學的孩子今年都進入了MOP,這兩個孩子我都見過,都非常聰明,都是非常小的年齡就AIME qualified,然後一路參加各種比賽,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我認識的這幾個頂尖數學天才從展示數學天賦到進入MOP或者是參加IMO,至少花費了5到6年的時間,他們學習能力超強,學得比常人快,但也得從AMC8開始,AMC10,12,AIME,USAMO 到MOP,直至IMO,一個一個來,一步一個台階,一步一個腳印。時間,在數學這個對邏輯思維要求非常高的領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天才如華羅庚,國中畢業後,也花了5年時間才自學完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沒有人可以跳躍式成功,即便你是天才。
65屆IMO比賽後的休閑活動,來自IMO社交網站
我這裡談論的還隻是高中生參加的奧數比賽,對于大學生參加的丘成桐數學比賽,或者是阿裡巴巴數學比賽的頂尖獲獎者,所要求的學習時間和天賦就更高了,首先,你必須是超級數學天才,這種天賦比你突擊一年考入北大要求的天賦都高得多。其次,你必須要有足夠的學習時間。這和階層無關,和性别無關,和出生無關,隻和天賦和時間有關。如果你親眼看到那些數學天才所付出的努力,看到時間在他們身上的烙印,或者是像北大袁新意教授那樣,本身參加過國際奧數比賽并獲得金牌,你就會知道,天賦和時間缺一不可,而那些所謂的奇迹,都是時間一點一點鑄造的成果。
有人覺得有天賦就可以在超短時間内創造奇迹,這絕對是一個極大的誤會。相信這樣的數學天才的存在,和相信畝産萬斤一樣反智反常識。
無論哪一行,哪一業,走到最前沿都是需要付出加倍的辛勞和汗水,需要時間的加持,沒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沒有人可以平地騰空逆襲,這是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