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普惠金融”概念的盛行讓網際網路貸款變得觸手可及。這條看似簡單便捷的借貸路徑,實則卻隐藏了不少陷阱。各項遊走在法律邊緣的費用在層層僞裝下變相提高了貸款使用者的還款利率,“套路貸”帶來的巨大的還款壓力正侵蝕他們的正常生活。
“套路貸”的存在極大幹擾了金融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揭開“套路貸”的神秘面紗,揭露其背後的種種陷阱,《消費者報道》特别推出“套路貸”系列報道,以供廣大消費者參考。
“催收給我們村、我們機關的人打電話,還發威脅短信。”貸款逾期的李華面對暴力催收感到無奈。
随着網際網路信貸規模的不斷擴大,一些“暴力催收”亂象也随之而來。雖然多項法規都嚴禁暴力催收行為,但短信轟炸、電話威脅、曝光個人資訊、聯系周邊無關人士等催收手段仍然活躍于借貸市場,給貸款逾期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精神壓力。
催收電話、短信不斷
由于失業,吳先生在安逸花的多筆小額貸款出現了逾期還款情況。他曾向客服解釋并作出今年12月還款的承諾,但未獲客服同意。随後他遇到了一些較強硬的催收手段。
據他講述,催收方對他的手機号碼進行短信轟炸,給他發了一大堆驗證碼,甚至電話騷擾他的父親母親。他無奈地向《消費者報道》記者表示,自己的父親心髒不好,經受不了這種催收騷擾。
從吳先生提供給記者的電話錄音來看,催收方的态度頗為強勢,多次質問他是否在戶籍地,并提到“别我們去了,人沒在家,整得大家都不好看”。 在多番投訴下,最終吳先生與安逸花平台協商在今年12月完成還款,才沒有再收到催收電話。
吳先生提供給記者的還款逾期情況
桔多多使用者郭先生在還款逾期後同樣遇到類似經曆。他不滿桔多多向他朋友發送催收短信,透露他的欠款情況。從短信内容來看,催收方下達了還款通牒,并聲稱将會對郭先生的家庭情況、工作情況進行調查。在他看來,“桔多多的催收人員違法了網際網路催收公約,置法律于不顧。”
郭先生稱他的朋友收到了催收方發送的短信
根據《網際網路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第十八條,催收人員不得向債務人外的其他人員透露債務人負債逾期違約等個人資訊。
美團貸款使用者李華也告訴《消費者報道》記者,他妻子在還款逾期後遇到了各式暴力催收手段。先是收到了大量驗證碼短信,疑似催收方利用其個人資訊在多個平台注冊賬戶;随後,催收方甚至在短信中恐吓會到她的村裡和工作機關進行催收。從他提供給記者的電話錄音來看,催收方的語氣充滿壓迫感,多次強調會挨個聯系其妻子相熟的人。
李華向記者展示部分驗證碼短信
催收方在短信中提及多個人名
催收方暗示會到借款人工作機關
《網際網路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第十三條規定,債務催收對象應符合法律法規有關要求,不得騷擾無關人員。第十四條規定,從業機構無法與債務人取得聯系時,為恢複與債務人聯系,方可與債務人事先約定的聯系人進行聯系。第十六條規定,催收人員在與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溝通時,應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不得采用恐吓威脅辱罵以及違反公序良俗的語言或行為脅迫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
但從多起催收投訴案例來看,在貸款過程中,不少網貸平台存在過度收集個人資訊的行為,如不正當擷取借款人的手機通訊錄資訊等,這些都為暴力催收埋下了隐患。
有法律從業者接受《消費者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網際網路金融貸後催收業務指引》、《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網際網路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等法規均從實際操作層面上對催收行業、催收行為提出了諸多要求。
例如,《網際網路金融貸後催收業務指引》第七條就規定,金融機構和第三方催收機構應隻向債務人催收,不應向聯系人催收。
《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第五十五條也規定,消費金融公司應當建立消費者個人資訊保護制度,堅持合法、正當、必要、誠信原則,保護消費者資訊安全權。收集消費者個人資訊應當向其告知收集使用的目的、方式和範圍等。未經消費者同意,不得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删除個人資訊。第五十六條則規定,消費金融公司應當建立逾期貸款催收管理制度,依法依規督促借款人清償債務。不得采用暴力、威脅、恐吓、騷擾等不正當手段進行催收,不得對與債務無關的第三人進行催收。
根源:過度收集資訊、催收業務外包
雖然監管法規在不斷完善,對一些不合理的催收行為起到限制作用。但針對眼下亂象叢生的催收生态,相關條款的推廣和落實還存在局限性。目前,暴力催收仍然呈現出“野火燒不盡”之勢。
截至2024年8月17日20點30分,記者以“暴力催收”作為關鍵詞在黑貓投訴平台進行搜尋,共發現超過54萬條投訴。投訴回報主要集中在頻繁電話騷擾、短信威脅、聯系工作機關親朋好友、洩露個人隐私等問題上。涉及的貸款平台包括馬上消費金融、微粒貸、58好借、京東金融、美團、桔多多等。
有使用者在投訴中提及,貸款逾期後有主動和平台方面報備情況和協商,說明因個人原因暫無還款能力,并表達了延期還款的意願。但催收方仍然聯系其周邊認識的人,并發送騷擾資訊。部分使用者甚至認為暴力催收對其工作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這些影響包括催收導緻夫妻不和睦、影響家中老人身體健康,甚至導緻逾期還款者失去工作。
就上述投訴情況,《消費者報道》向安逸花、58好借、桔多多等平台發送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時未獲回複。而度小滿方面則回複《消費者報道》記者稱,度小滿對内部催收規範的制定、執行和人員教育訓練有嚴格的管理流程,嚴禁不文明催收行為。
“在催收作業實施中所需要的必要客戶資訊,均是經客戶授權的,催收人員也無法擷取客戶的号碼等資訊,隻能在系統中撥打,且催收人員撥打頻次均會受系統撥打上限的限制。所有撥打過程在系統中留痕,并且定期審計,保障作業合規。”度小滿方面表示。
針對目前借貸行業的暴力催收亂象,一些專家學者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法治日報》引述專家意見指出,暴力催收亂象頻發背後,是網貸平台違規、過度收集使用者資訊,特别是借款人的通訊錄資訊;建議監管機構嚴格落實作行相關規定中關于網絡借貸類App需要擷取的必要個人資訊範圍,禁止網貸平台違規、過度收集借款人資訊,同時繼續完善針對暴力催收的法律規範體系,加大懲罰力度,對暴力催收行為及貸款黑中介要做到應查盡查、及時打擊。
另一方面,催收業務外包也讓借貸平台對第三方催收公司疏于監管。某手機租賃平台曾回複《消費者報道》稱,不當催收短信由其合作的第三方委外機構釋出,已要求合作機構進行核查。
天津吉賢律師事務所主任李邠彧律師表示,目前一些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的個人不良貸款規模上升,小額借貸合同糾紛的案件量巨大,走法律途徑時間成本、訴訟成本過高,是以選擇将催收業務外包。“由于外包的催收公司管理和營運水準參差不齊,催收人員素質不高,導緻大量投訴,甚至引發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張志坡認為,部分網際網路銀行與催收機構進行協定分成,催收回款越多,催收機構分得越多。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催收公司往往“無所不用其極”。
《消費者報道》特别提醒廣大有貸款需求的消費者,務必通過正規網貸平台辦理貸款業務。為防止個人資訊洩露,使用者簽署相關檔案或通過App填寫時要仔細閱讀授權内容,了解清楚授權目的。如果遇到暴力催收或網貸平台故意洩露個人隐私的情況,應及時向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舉報資訊平台舉報。(注:文中受訪對象李華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