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豆瓣看到一句讓我感觸很深的話:
“去愛”比“被愛”要幸福得多。
帖主@Chill湫楸秋說,自己以前很“缺愛”,是以特别渴望父母、伴侶能夠無條件地支援、包容自己,卻總是在關系中失望,覺得對方不夠愛自己。
接着更變本加厲地“索取愛”,陷入惡性循環。
直到她養了一隻小貓,養貓的過程更接近“去愛”的體驗:了解貓咪的性格,接納貓咪的全部。
哪怕貓咪不斷闖禍,給她的生活帶來麻煩,她都發自内心地愛貓咪,希望貓咪能幸福。
這個“無條件愛對方”的過程,反而讓她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她開始把這種愛轉移到人身上,即不再抱着“被愛”的期待進入關系,而是在關系中去愛他人、愛自己。
神奇的是,她發現自己很少再為是否“被愛”而感到焦慮,人際關系也變得更好了。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好好聊聊:為什麼比起“被愛”,我更建議你“去愛”。
01“被愛”和“去愛”,有什麼差別?
其實仔細想想,不難發現:
“去愛”和“被愛”并不是互斥關系,它們完全可以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是以當我們談論二者的差別時,其實區分的是具有這兩種行為傾向的人:
傾向于被愛的;
傾向于去愛的。
這兩類人,主要有三種差別:
1、行為地位不同
無論愛之後被賦予什麼樣的含義,當愛發生時,它最基本的含義是一場活動。
在這場活動中,去愛的一方處在“主體”地位,TA積極、主動、自發地選擇去愛誰、如何愛,甚至是何時收回這份愛;
被愛的一方則是“客體”,隻有當主體做出動作時,“被愛”的狀态才存在,是以隻能被動等待主體的回報。
2、深層動力不同
“依戀理論”告訴我們:童年時期能否和養育者建立安全依戀,會影響個體成年後的親密關系。
缺乏高品質關系體驗的人,會更加渴望被愛,是以TA們更傾向于選擇愛自己的人。
這時的選擇,是基于内心的匮乏和不安全感,是為了回避“不被愛”的痛苦。
與之相反,當一個人的内心是安全的、豐盈的,TA會具有創造性的動機,更傾向于選擇自己愛的人或事物。
3、對愛的認知不同
習慣等待被愛的人,可能對“愛”本身抱有錯誤的認知。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這本書中提到:“大部分人甯願把愛當成被愛的問題,而不願意當成一個愛的能力問題。如果一個人認為愛是一種天然的、或是某個身份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就會将愛的問題設想為一個對象的問題。”
于是,TA們對愛的了解,是尋找一個能讓自己體驗到“被愛”的人,而不是通過“去愛”學習愛的能力,完成愛的教育。
是以,無論等待被愛還是主動去愛,并沒有對錯之分,隻是每個人的需求和傾向不同。
02 被愛是把“雙刃劍”
那為什麼比起“被愛”,我更建議你“去愛”呢?
首先我想強調一點:這篇文章絕對無意批判渴望被愛的人,也并不認為等待被愛的人一定不能收獲幸福。
無論什麼時候,被愛都是很美好的事情,愛和歸屬感也是一個人的基本需要。
但我想表達的是,我們需要擁有的是“坦然接受被愛”的能力,而不是将“被愛”當作人生的必需品。
後者給人帶來的一個常見後果是——有人會為了體驗被愛,強迫自己留在錯誤的關系中。
比如《歡樂頌》裡的樊勝美,甯願被父母和哥哥不斷“吸血”,把自己的生活搞得破碎不堪,也無法和原生家庭切斷聯系。
因為在替家人收拾爛攤子的過程中,她體會到了一種“被需要”的感覺。
親情缺失的她貪戀這種感覺,才一次又一次地掏空自己。
當被愛成為一個人價值感的唯一來源,TA們就會不斷找尋新的關系,将自我價值投射在他人身上。
是以我們常常看到,童年缺愛的人在成年後,也習慣輾轉于錯誤的親密關系中,也就是俗稱的“吸渣體質”。
紀實節目《守護解放西》裡有一個這樣的案例:20歲女孩小玲被已婚男陳某欺騙感情,選擇分手;陳某離婚後有了新女友,同時糾纏着小玲。
小玲本不想做小三,但隻要陳某哭着為自己辯解,她就忍不住和他複合,始終難以下定決心割舍這段感情。
最後,承受不住壓力的小玲選擇了輕生。她還留下了一封遺書,表明自己不求錢财,隻是想找一個用心對自己好的人。
小玲之是以離不開渣男,就是因為她太渴望被愛了,是以容易把對方的一點好無限放大。
同時,由于缺乏被愛的體驗,TA們在潛意識中并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是以哪怕受傷,也會拼命抓住已經擁有的關系。
其次,如果一個人執着追求“被愛”,那麼即便遇見了真正愛自己的人,也無法維持好這段關系。
正如文章開頭的例子,發帖人提到,當她一味追逐被愛時,會要求父母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愛自己;還會過度依賴戀人,要求他改掉所有自己看不慣的毛病,做到不問緣由地支援、包容自己。
她将一切不符合自身期望的行為識别為“不愛”,接着不斷要求對方做出改變,進而抵禦内心的不安全感,重新獲得“被愛”的感覺。
但是,這種渴望被愛的本質,不是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而是控制對方的感受和行為。
就像我們無法阻止自己不愛的人愛自己一樣,在任何與愛的互動中,被愛的一方永遠是客體,去愛的人才能掌握愛的流向。
是以追求被愛,是在追求自身無法掌控的東西,是在幹涉他人的人生課題。
更進一步來講,這種行為模式還會影響生活的其他方面。
一個人在客體的位置呆久了,整個人都會變得很被動,總是等着外部環境來改變自己,而不是主動做出改變。
比如,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每天都發好幾條朋友圈吐槽自己的生活、工作、家人,覺得自己太胖了、伴侶太渣了、日子過得太不自由了......負能量滿滿。
但TA們可能什麼都不做,繼續在這種狀态中得過且過。
這類人的行為動機,是出于恐懼做出的選擇,是為了維系内心的安全感。
比如換工作是因為裁員,結婚生小孩是因為家裡逼得太緊......
TA們不是因為喜歡而主動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而是覺得自己别無選擇,隻能維持現狀。
是以,并不是說不進入親密關系就能擺脫“被愛困境”,它影響的是我們和周遭一切的關系。
03 缺愛,可能是一個謊言
可能你會覺得,要求一個缺愛的人去愛他人,是不是有些殘忍?
的确,“精神動力學”和“依戀理論”都告訴我們,過往的情感體驗塑造了我們的性格和觀念。
是以那些願意去愛的人,本身就具有富足的精神世界,有充分的能量去愛他人。
就像那句傳播很廣的話:“愛會流向不缺愛的人。”
但這并不代表,缺愛的人永遠無法主動去愛。
首先,如弗洛姆所說,愛是一種需要學習和努力的能力。
意思是,沒有人天生擁有愛的能力,每個人都在學習和實踐中,積攢獨特的個人體驗,進而擁有自己對愛的定義。
是以,任何時候,你都有機會重新嘗試去愛這件事。
其次,去愛本身是“獲得”而不是“消耗”的過程。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這本書中強調:
“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正是在給予的行為中,我體會到自己的強大、富有、能幹。是以給予比接受更令人快樂,這并不是因為給予是喪失、舍棄,而是因為我存在的價值正在于給予的行為。”
通過去愛,發現自己有給予的能力,幫助我們整合更豐富、更積極的自我,由此體驗到自我的完整感。
最後,我們可能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缺愛。
日本知名作家上野千鶴子,在東京大學開學典禮的演講中提到:在聯誼活動中,男孩會因為來自東京大學更受歡迎,但女孩會傾向于隐瞞自己就讀的學校。
相比被誇“努力學習”,女孩們更願意獲得“可愛又沒有威脅”的評價,否則很難有約會的機會。
對此,上野千鶴子認為,這是由于整個社會環境下,男性的價值和成績優異相關,而女性則更期待“可愛”的評價——即被愛、被選擇、被保護,是以要隐藏起自己身上那些具有威脅性的特質。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女性受到的教育似乎一直是“愛的教育”。無論是周圍的人,還是文藝作品、社交媒體都在給她們灌輸一個道理:“被愛”才是最有價值的事。
比如,很多有關女性的故事都是愛情故事,即使在大女主劇流行的階段,每個女主角也會配備一個更強大的男主角;
再比如,當下在網際網路備受羨慕的女性群體是“江浙滬獨生女”。
從被父母寵愛,到被伴侶寵愛,女性總是被放在愛的客體位置,是以習慣了去“求愛”。
另一方面,這個社會過往給女性的人生腳本裡,沒有安排權利和物質的方面,于是除了尋求愛,不知道還能尋求什麼。
除此之外,社會心理學家認為,當經濟下行,大部分人都處在巨大的不安和焦慮中時,TA們很難有耐心去經營關系,于是我們常常看到“愛情無用論”的觀點;
還有部分人會因為無法解決當下的生存焦慮,轉而通過尋求“被愛”,将人生課題捆綁在他人身上,擷取短暫的安慰。
是以,有時你覺得自己需要被愛,可能隻是在逃避其他問題,那些有關自我價值的更宏大的命題。
04 去愛,是人格完善的過程
闡述去愛的好處,并不是鼓勵大家馬上去建立親密關系。
對缺愛的人來說,很容易将“去愛”了解為“沒有底線的付出”。
但其實,去愛的基本前提應該是“人格健全”。
人格健全的人,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性,懂得愛自己;能及時離開錯誤的關系,收回自己的愛;也能承認自己的局限性,願意通過不斷學習修正與愛相關的體驗。
是以,我們首先做的,是找到自己不敢去愛的原因,重建去愛的能力。
覺察自己的創傷,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當你意識到自己内心深處的恐懼和需要時,才能針對性地做出去愛與被愛的選擇。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覺得靠自己很難,又沒有其他的社會支援,可以嘗試尋求心理咨詢師或其他專業人士的幫助。
接着,為自己搭建“去愛”的能量池。
簡單來說,就是創造“去愛”的體驗。
你不一定要找個人來愛,也可以将愛寄托在任何事物上。
這時需要你向内自審,看見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性。
哪些是你一直想做但沒做的事?哪些是基于你自己喜歡而不是滿足别人期待的事?
可以先從小事做起,比如養一隻寵物、報一個興趣班、去旅行......
這些事能幫助我們積累足夠多的積極回報,治愈我們内心的匮乏感,讓我們相信自己的價值完全可以脫離于他人而存在。
慢慢的,你内心的恐懼會越來越少,也就更有勇氣去愛其他人、其他的一切。
05 寫在最後
提到“去愛”,我最先想到的其實是剛結束的奧運會上的幾個畫面:
鄭欽文艱難赢了對手後,抹去臉上的汗水和淚水;
樊振東大比分落後對手,沉着穩定地一分一分追回來,奪得冠軍......
正是TA們發自内心地熱愛自己的體育事業,才造就了一個又個動人的場面。
還有郭晶晶,因為幾次身份的轉變而受到熱議:
被愛的她,是霍啟剛的老婆郭晶晶;
但去愛的她,是世界冠軍郭晶晶,也是裁判長郭晶晶。
被好好愛着,的确很幸福,但這種愛掌控在别人手中;
去愛,便能将幸福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擁有更廣闊的人生。
最後,祝大家有付出愛的能力,也有收回愛的能力。
世界和我愛着你。
作者:林大發
編輯:一顆多肉、Jessica
圖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