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浦的“15分鐘”,怎麼讓“不可能”變為“可能”?

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作為首提地的楊浦,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生活青春湧動,一起來感受這座越來越“YOUNG”的人民之城……

社群事務紛繁複雜,樁樁件件都是“居民事”。人民城市新實踐,楊浦“15分鐘社群生活圈”不斷“獲得新技能”,緻力于将這些樁樁件件“一圈全包”。

“我主動申請把滬劇班搬到這裡”“每天來坐一坐,我精神都好了”“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這裡啥都有!”家門口的社群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相當于一個嵌入式養老服務的綜合“樞紐”,各種服務觸手可及,“裝滿”老人的“情緒價值”;因樓上鄰居長期漏水,嚴重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她來到街道派出所向社群民警求助,最終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問題得以徹底解決,“三所關聯”,化解社群沖突不再“單打獨鬥”……

楊浦的“15分鐘”,怎麼讓諸多“不可能”變為“可能”?

家門口,如何“裝滿”老人的“情緒價值”?

“我主動申請把滬劇班搬到這裡”

“一二三四,走起來,腳步邁開……”大橋街道第二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二樓,是一塊開放式活動用地,定期向社群老年文體團隊開放,友善大家開展活動或訓練。一襲黑裙、一把紅傘,時裝走秀隊個個神采奕奕;跨步、挪掌,八段錦隊筋骨柔軟得賽過年輕人……這裡時常活躍着多支文藝團體,牆上的活動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

作為小區滬劇班的牽頭成立人,79歲的盧阿婆是這裡的“積極分子”。“以前滬劇班在居委會活動室排練,場地太小,我主動申請把滬劇班搬到這裡,大家參與活動的熱情更高了。”盧阿婆告訴記者。

在楊浦,一家社群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相當于一個社群嵌入式養老服務的綜合“樞紐”,或者說,一個“大客廳”。日間照護、居家照護、醫養康養、長者助餐、文體活動……15分鐘内,各種服務觸手可及,可謂“驚喜連連”。盧阿婆,就是楊浦“15分鐘養老服務圈”衆多受益者中的一位。

幾年前,因為老伴意外摔倒受傷,住進了護理院,盧阿婆受到了不小的打擊,不願再走出家門參加文體活動。彼時,大橋街道老年協會從業人員登門探望,建議她去為老服務中心換換心情。想着離家不遠,盧阿婆決定過去看看。站在門前,從業人員的熱情召喚,仿佛在鼓勵她與孤獨告别。沒想到,這一去,就成了習慣。

大橋街道60歲以上戶籍人口超4萬人,占街道戶籍總人口的近半數。大橋街道第二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位于甯國路,面積近2000平方米,是深受老年人歡迎的“人氣打卡點”。

走入其中,隻見各大功能區劃厘清晰、“五髒俱全”:一樓設有公共客廳、心理咨詢室、法律咨詢室、慈善超市、睦鄰小廚、便民服務站、健康服務站、居家适老化改造體驗中心;日間照護中心、瑜伽室、長者智能區、康複輔具租賃中心等位于二樓。

77歲的王阿婆是和老伴一起來的,夫妻倆都是日托老人。初來時,由于患有認知障礙,老人不願和其他人交流,後經過從業人員、其他老人的帶動,如今她已經能參與活動,與大家交流互動了。

耳功八法、交誼舞、老年英語、手指操、看電影、卡拉OK、繪畫……日間照護中心通常每3個月更新一輪活動表,豐富日托老人們的生活。不少老人表示,“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這裡啥都有!”

“每天來坐一坐,我精神都好了”

除了二樓的“文藝範”,一樓的“科技範”也是大橋街道第二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一大特色。

居家适老化改造體驗中心内,卧室、廚房、洗手間等功能區精準還原老人高頻生活路線,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日常生活習慣,呈現一個真實、舒适的樣闆間。卧床可調節高度、呼叫鈴24小時待命、櫥櫃可語音操控升降、無線聲光門鈴實作燈光與聲音雙重提醒……一個智慧型家居空間,讓諸多“不可能”成為“可能”。

“除了智能裝置以外,老人的家居生活還可以有很多設計巧思。比如廚房的竈台,為了友善坐輪椅的老年人做了凹進設計,消除烹饪空間障礙。老人如果想給家裡做适老化改造,可以提前來中心參觀、試用,直覺體驗一下。”一位從業人員表示。

社群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是本市社群嵌入式養老服務的樞紐和平台,具有一站式綜合服務、一體化資源統籌、一網覆寫資訊管理、一門式辦事視窗等功能,是“15分鐘養老服務圈”建設的重要載體。目前,大橋街道第二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全年文體活動已輻射社群5470人次,助餐18407人次,且為周邊養老機構提供文體活動18場,為429人次提供便民服務。随着設施裝置的更新,中心的功能将持續拓展、更新,為老人提供更有溫度的服務。

近年來,楊浦區民政局正加密布局養老服務設施,進一步滿足老年人在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的需求,目前全區已建成28家社群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截至2024年末,楊浦計劃建成樞紐型社群綜合為老服務中心40家。

89歲的丁阿婆是大橋街道第二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日托老人,每天推開這裡的大門,高高興興地和“老姐妹”們聊天、作畫、聚餐,對她而言是很惬意的事,“每天來坐一坐,我精神都好了。”

“三所關聯”,化解社群沖突不再“單打獨鬥”

社群事務紛繁複雜,樁樁件件都是“居民事”,一旦出現沖突糾紛,單純依靠社群幹部調解、處理,往往面臨“分身乏術”“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困境,法治力量的介入便顯得至關重要。上海首創的“三所關聯”(派出所、司法所、律所)沖突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居民群衆提供法律服務,努力将沖突糾紛消弭在源頭,化解在基層。

因樓上鄰居長期漏水,嚴重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居民劉女士來到五角場街道派出所,向社群民警王警官求助:“我們溝通過多次,但問題始終無法解決。”接到求助後,民警多次上門走訪,了解情況。原來,樓上房屋由于前任業主裝修時曾挪動過衛生間水管的位置,導緻極易出現滲水情況,現業主趙女士也對此頭疼不已。雖然前期雙方進行過協商,當時趙女士還獨自出資維修,但未能完全解決。劉女士和趙女士因後續維修費用産生了分歧,于是漏水問題一拖再拖,原本和睦的鄰裡關系也變得劍拔弩張。

為避免沖突更新,民警及時啟動“三所關聯”機制,會同街道司法所、律師事務所,和居委會、物業等多家相關機關的從業人員,約談沖突雙方開展調解。

在兼顧法、理、情的情況下,民警确認了雙方均想徹底解決漏水問題的意願,随後,調解員和律師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相關法條進行了講解解釋。居委會和物業從業人員則出具了維修預計費用清單和相關計劃。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終達成雙方各支付一半費用的調解方案。

維修施工結束後,在民警的見證下,現場放水檢查,确認漏水問題得以徹底解決。

無獨有偶,國定路小區也曾因污水管堵塞、污水外溢等問題引發沖突。沿國定路街面的商戶污水管道一直與小區共用,近年來,由于管道日趨老化、餐飲商戶增多、油污過多排放導緻污水管堵塞,家中下水緩慢、馬桶反糞等現象時有發生,居民們苦不堪言。街道一直嘗試解決這一問題,但由于小區物業費少、商鋪産權分散、管理難度大,處理效果并不理想。

轉機出現在“三所關聯”機制形成後——整合司法、公安等各條線力量,集思廣益;實地走訪,直擊問題症結,召集各商家代表、業委會、居民、物業共同制定管理方案,要求排污不符合要求的商戶立即整改。

此外,由五角場街道牽頭,每月對沿街商戶的油水分離器工作情況開展一次檢查,并針對沿街部分商戶環保、法律意識淡薄等問題,定期上門進行普法宣傳。同時,在律師的指導下,物業與沿街商戶簽訂合約,由物業為商戶提供管理服務。

鄰裡間化幹戈為玉帛,小區再未出現污水管堵塞、污水外溢情況……面對關乎民生又複雜多變的社群沖突糾紛,必須不斷積累經驗,優化政策。下一步,五角場街道将通過“三所關聯”機制,重點治理“群租”“違建”等聯合執法類問題,真正落實“誰主管誰調解,沒人管聯合解”,進一步加強部門跨界執法事項、內建多部門的執法職能,從源頭上破解部門職責不清、被動應付以及“一家單打獨鬥”的問題

來源:上海楊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