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德·馬克思說,萬物皆周期,小到個人、行業,大到經濟社會、自然界。
剛剛過去的8月份,因為多雨,蔬菜價格多有上漲,這是季節周期的展現;另外即使在消費淡季,豬肉價格也延續上漲,反映的是畜牧行業的周期變化。
不過論起來周期波動,消費品還是比較平穩的,2024年至今漲價比較快的當屬上遊資源品以及化工品。
而漲價往往意味着周期的上行。
維生素的漲價頗為顯著,維生素D3、維生素A和維生素B1均價較今年年初漲幅已經實作了翻倍。
花園生物、新和成、浙江醫藥、安迪蘇、天新藥業等行業龍頭是以被挖掘。
并在最新釋出的2024年半年報後,我們發現新和成業績表現最佳。
公司營收、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别為32.7%、48.62%,維持高速增長,且二季度環比增速也在提升。
大家或許會問,安迪蘇2024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速達到了1719%,爆炸式增長難道不好嗎。自然不是,隻是業績高增長過去之後,必然要回歸。
再就是安迪蘇實際相當于龍三,論龍一還是新和成。
其中,維生素A不僅是應用最廣泛的細分品類之一,也是除維生素D3外今年漲幅最大的,是以給公司業績增長形成加持。
新和成是國産維生素A第一公司,而全球第一是巴斯夫,今年維生素價格普遍上漲就是因它爆炸引起。
那麼,新和成到底有何優勢呢?
1、規模優勢
新和成全面布局了維生素産業鍊,産品涵蓋VA、VE、VC、VB6、5、12,在VA、VE都是行業第一。
是以可以看到,公司營收規模不僅位居原料藥行業第一,且在維生素行業也是規模最大的公司。
曆史增長雖然存在波動,但2019-2023年,業績基本呈增長趨勢,營收複合增速11.73%。
2023年淨利潤規模略小于2018年,主要是因為之前經曆了兩年的淨利潤下滑,和維生素行業整體周期下行有關,而到了今年迎來業績反轉趨勢。
2、盈利優勢
首先,新和成的盈利優勢不在于盈利能力多麼穩定,因為畢竟會受到周期性影響。
它的盈利優勢在于盈利能力相比其他公司好,最近幾年最差的時候ROE也有11.24%,股東獲利能力比恒瑞、雲南白藥還高,而且毛利率、淨利率也要高于浙江醫藥、安迪蘇等同行業公司。
其次,盈利能力最終展現為賺錢能力,新和成不僅盈利品質高,而且能将賺的錢回饋給股東。
公司自1999年上市,累計分紅133億,在上市公司中都能排到前3%。近5年平均股利支付率(分紅率)45%,實際比紫金礦業等資源公司以及銀行都高。
這都可以從現金流量表中看出來,經營現金是公司最主要的現金來源,而籌資現金流最近幾年都是負數。
3、技術優勢
如果說規模和盈利優勢都是現象,那技術優勢就是根本。新和成的業務還是有很大技術含量的。
一方面是上遊原料生産壁壘,這是維生素寡頭壟斷格局形成的關鍵。
像VA領域,檸檬醛是合成關鍵中間體,但它的合成工藝極其複雜,對裝置要求極高,而且三廢處理難度大,是以在VA生産公司中,新和成是唯一一家自産原料的公司。
再就是VE,新和成同樣掌握了關鍵中間體,芳樟醇,國内90%的産能都集中在新和成和上海石化兩家公司。
另一方面在其他營養素蛋氨酸領域,新和成經過10年技術攻關才突破了國外技術的壁壘,行業前4大廠商市占率73.2%(公司排第三),一點也不比維生素格局差。
那麼未來,新和成的成長性在哪裡?
1、行業周期上行
現在除了漲價邏輯外,行業産能出清、需求回暖也有望推動行業周期上行。
依然以維生素A為例,其曆史價格波動雖然較大,但最近幾年下行趨勢明顯,到達了周期低谷,進而促進行業産能出清。
包括帝斯曼陸續停産和關閉有關工廠,并表示在2025年剝離維生素業務,還有巴斯夫工廠爆炸、國内廠商紛紛停産檢修,都實實在在影響了行業供給。
另外,随着行業去庫存進入尾聲,2024年維生素出口需求已經恢複常态而顯著好轉,而且因為維生素、蛋氨酸都和豬飼料密切相關,随着豬肉價格上漲,廠商下遊需求提升同時利潤空間也會更大一些。
2、自身業務拓展
新和成至今實際有4大業務,維生素是其中一類,還有蛋氨酸,二者都屬于營養品,再就是香精香料、新材料和原料藥。
公司維生素業務其實是比較成熟了,現在主要擴張擴産的是蛋氨酸、新材料以及其他産品,2023年公司59億在建工程轉固,就和它們有很大關系。
且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四大業務均維持快速增長,增速最緩的香精香料業務也有17.94%。
是以除了行業周期考慮,未來新和成業務規模勢必還會提升。
全球維生素行業規模大概是300多億元,除此之外蛋氨酸、香精香料行業規模分别為300億元、1900億元,這還沒考慮新材料業務,公司未來業務拓展空間極大。
最後,做個總結。
對于正站在行業風口的新和成來說,有的人可能以為暫時的,畢竟産品短期價格漲幅較大,但從行業周期邏輯來說,顯然仍存在支撐。
而且雖然公司會受到周期影響,但也展示出較強的發展力和賺錢能力,是以長期投資價值也是有的,隻是要持續跟蹤。
再簡單說一下估值,目前總市值595億,機構一緻預期2024年淨利潤47億元,對應PE12.66倍,同時2025年、2026年預期淨利潤平均增速14.5%,這樣看估值不高。
不過周期股也比較适合用PB估值,目前公司PB2.32倍,處于近十年18%分位,按10%以下做低估區間的話,2.1倍或更為合理。
以上,僅供上市公司分析使用,不作為具體投資建議。
關注飛鲸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領取最有價值的《成長20:2024年最具有成長潛力的20家公司》投資報告!
來源:飛鲸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