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激發地區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

激發地區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9月3日,安徽省馬鞍山經開區恩倍力抓鬥抓具智能化制造項目基地,技術人員在趕制自主創新研發的抓鬥産品。圖/中經視覺 王文生 攝

深刻把握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大意義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是大陸應對目前世界經濟複雜局勢,争取發展主動權的時代要求。目前美國等西方國家對大陸經濟發展的遏制打壓日益加劇,主張同大陸“脫鈎斷鍊”,經濟全球化面臨嚴峻挑戰。同時,随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加速推進,人工智能、大資料、生物科技、新能源等新興技術已廣泛滲透應用到現代産業體系之中,這會進一步深刻影響國家間競争格局的重塑。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積極把握好科技、産業變革機遇,以科技創新促進新興産業崛起和傳統産業轉型,進而引領生産力躍遷發展是大陸加快實作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在國際競争中由創新發展“跟随者”轉變為“引領者”的根本途徑。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是立足于大陸國情和新質生産力内涵,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和促進高品質發展的必然選擇。現代化産業體系絕不是各地區盲目套用單一發展模式所形成的重複性建設,而應該是一個具備地區特色與優勢的優質産業體系,也隻有這樣的優質産業體系才能夠支撐地區最終實作高品質發展。新質生産力強調“先進生産力質态”,其不僅包括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傳統産業在前沿技術賦能下的深度轉型同樣屬于新質生産力範疇。各個地區依據當地實際情況和優勢具體制定其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主要路徑和重點類型,高效分工、錯位發展,不僅有助于保留、更新地區特色優勢産業,還能顯著優化資源配置效率,為各地實作高品質發展奠定特色産業基礎。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是大陸發揮地區比較新優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路徑。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優勢和劣勢,曾經掣肘區域快速發展的劣勢條件可能随着技術變革、生産要素流動、政策因素變化和市場變動等成為目前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顯著優勢,這對于欠發達地區而言極有可能是其擺脫低效發展模式,轉換新舊發展動能,進而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難得機遇。各地區将自身資源禀賦及産業基礎條件同科技創新這一核心要素緊密融合,探索能夠發揮本地特長的新發展路徑,有助于盡快改善欠發達地區經濟落後,依賴幫扶的被動發展路徑,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作區域共同富裕。

找準抓實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關鍵着力點

大陸不同地區的自然資源禀賦、經濟發展水準、産業基礎、市場需求以及科技創新水準都不盡相同,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各地區基于上述因素綜合判斷自身優勢,進而針對性選擇當地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關鍵着力點不斷加以落實。

以先進适用技術積極推動傳統産業轉型更新。作為形成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陣地,傳統産業約占大陸整個産業的80%,忽視傳統産業便會造成産業發展的斷檔。新技術賦能下的傳統産業深度轉型是推動地區高品質發展的主要載體,同時也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的必要基礎支撐。中西部地區雖然相較東部地區在産業基礎、科技創新等方面都較為薄弱,但是其在傳統産業領域仍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中西部地區相當一部分傳統産業仍然擁有穩定的市場需求和較大的發展潛力,其通過技術賦能和轉型更新可成為驅動當地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因而中西部地區在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過程中,應重視對于傳統産業的改造更新,結合當地自然資源、生态環境、政策優惠等優勢,大力促進農牧業及加工、裝備制造、能源化工等特色優勢産業不斷發展壯大。當地可以結合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的科研優勢,針對性研發并積極引進适用于當地産業轉型更新的數智技術、綠色技術等,通過技術賦能實作傳統工藝和裝備更新、全過程清潔生産、經濟資源高效利用、産品鍊逐漸延伸,在保持競争優勢的同時,更好适應市場需求和發展态勢。

以重大技術突破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叢集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作為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動力引擎,是引領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決定性力量。由于其通常建設周期較長、資本投入量較大、風險不确定性較大,因而戰略性新興産業往往采取叢集化發展模式,集中優勢資源發揮專業化分工、産業關聯和協作效應,以降低創新和交易成本,形成穩定的産業鍊供應鍊生态。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産業基礎雄厚、世界先進科研創新資源密集,具有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絕對優勢,此外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發展已較為成熟,區域一體化程度較高,更易于形成戰略性新興産業叢集,因而未來東部經濟發達地區仍應着力于在優勢産業領域進一步尋求重大技術突破,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世界先進新興産業叢集,不斷提升大陸在全球産業鍊價值鍊中的地位和競争力,引領帶動大陸經濟長遠發展。目前,中西部地區城市群也具備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叢集的相對優勢。西安、武漢、成渝等一系列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創新中心為中西部城市群提供優質智力支援,且經過多年的産業培育和積累,這些地區大都具備較為深厚的優勢産業基礎。雖然中西部地區城市群戰略性新興産業叢集的種類和數量都與東部發達地區存在較大差距,但是中西部城市群仍可以緻力于采取“單點突圍”的發展思路培育、打造當地特色新興産業叢集,在有限的條件下集中資源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發展具有獨特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同時充分發揮其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

以颠覆性技術引領推動未來産業創新發展。未來産業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中之重,可以為地區乃至全國高品質發展提供長遠強勁的推動力和支撐力。其發展起點為基礎科學的突破,同時還涉及産品原型開發、工程化商業化、大規模生産等一系列過程,這就需要有相應的先進科技創新資源及完善的産業配套支援。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全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些發達地區擁有目前全國最為頂尖的科技創新資源,能夠為由前沿技術的持續突破而推動的未來産業發展提供強大有效的智力支援。此外,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地已經形成許多具有國際競争力的專業化産業叢集,未來這些東部地區應緻力于進一步加快布局未來産業,依托專業化産業叢集的集聚效應不斷加速前沿技術向大規模生産轉化的過程,進一步釋放未來産業的發展潛力,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體制機制的重點環節

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堵點卡點。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高層次科技人才則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基礎,作為科技創新策源地和人才培養主陣地,教育同樣至關重要。三者内在一緻,互相支撐,應努力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持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首先,應建立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高等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實施基礎學科相關人才培養計劃,緻力于培育國家緊缺人才。其次,應加快建構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加大對基礎研究的長期穩定支援,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及完善的産業配套體系優勢加速技術更新疊代。最後,應不斷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立足國家戰略需求着力培養科技領軍人才、創新人才、戰略科學家等,積極引進、用好海外高水準人才。

進一步完善各類型産業優化發展體制機制,着力破解影響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的深層次障礙。傳統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都是形成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陣地,應逐漸建立健全傳統産業優化更新體制機制、戰略性新興産業健康發展機制以及未來産業投入增長機制。首先,應完善引導傳統産業企業積極開展技術改造的有效機制,不斷優化支援傳統産業數字化、綠色化發展的經濟政策工具箱,強化企業技術改造的制度限制和國家标準引領。其次,應着力于引導戰略性新興産業健康有序發展,依據實際發展情況逐漸規範各地區招商引資的相關法規制度,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最後,應探索建立包容審慎的未來産業新賽道适應性監管體系,從制度層面明确企業在未來産業發展各環節中的主體地位,鼓勵支援廣大中小企業大膽試錯。

進一步健全促進各類先進生産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産力集聚體制機制,解決制約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制度瓶頸。發展新質生産力離不開勞動、資本、土地、技術、資料、管理等各類優質生産要素的優化配置,應着力于不斷提升各類生産要素的品質并進一步改革生産要素配置方式。首先,應完善激發企業家在要素配置中主觀能動性的有效機制,鼓勵企業家不斷探索發現新市場、創新應用新技術,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其次,在發展新質生産力過程中應探索提供與科技創新、産業發展全周期各環節特征相适應的“接力式”金融服務,鼓勵和規範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最後,應創新完善資源環境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機制,大力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等市場化交易,積極引導各類資源環境要素向發展綠色新質生産力集聚。【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 郭威 王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