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部無障礙環境建設領域的專門性法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施行一年來,沙灣街因地制宜,着眼“民生微實事”,動員社會公益助力,多樣化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開展無障礙通行設施、服務設施綜合整治提升,為特殊群體開展家居無障礙“微改造”,以無礙傳遞有愛,讓沙灣更有溫情與溫度。
聚焦“安全便利”
政務、養老服務場所無障礙設施實作“全覆寫”
門口設有坡道、無障礙樓梯等無障礙設施,并标有醒目的辨別;大廳内設有低位問詢台,并有愛心藥箱、各種度數的老花鏡等輔助器具可供借用……沙灣街道辦事處、沙灣各村(社群)辦公場所、政務服務中心及沙灣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轄區内頤康服務站等政務、養老服務場所,目前已基本實作了無障礙設施“全覆寫”。一個個細小卻暖心的便民舉措,為前來辦理業務或接受服務的特殊群體提供了更大的便利,讓他們不再“行路難”。
無障礙低位服務台
近段時間,沙灣街還針對部分政務、養老服務場所無障礙設施設計不夠合理,維護不夠到位等情況進行了改造提升。沙灣街大湧口村的辦公場所共有三層,此前僅有樓梯,老年人或殘障人士前來辦事總有諸多不便。大湧口村投入10餘萬元在辦公樓加裝了一台升降電梯,并張貼“無障礙電梯”辨別,進一步提高了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的辦事效率。今年以來,沙灣街各村(社群)共增設低位問詢台21處,公廁無障礙設施11處,機動車停車位3處,輪椅22台。
探索“體驗舒适”
文旅場所無障礙設施關注多元需求
在沙灣,不論是沙灣古鎮、寶墨園等旅遊景區,還是滴水岩森林公園、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場所,都結合實際設定了專用的無障礙通道、公廁無障礙設施,今年以來,已對轄區内20座公共廁所加裝安全抓杆32處、輪椅通道9處、坡道護欄3處。
配備輪椅與拐杖
考慮到特殊群體的不同需求,沙灣古鎮景區内的其中3座廁所均建設了殘障人士專用通道,提供獨立的殘障人士專用廁位,并單獨設定第三衛生間等,内設低位水池,坐便器旁加裝扶手,在兼顧安全保障與使用便利的同時,也更好地保證私密性。此外,景區的遊客中心配備有3台輪椅、4根拐杖供特殊人群使用。無論是步履蹒跚的老人、輪椅代步的殘障人士,或是坐着嬰兒車的孩童,都能在此出行無憂。
撬動慈善助力
特殊人群家居環境“微改造”實行“量體裁衣”
通過對生活場所中的通道、房間、廚房、衛生間等進行簡單調整或改造,解決特殊人群日常生活中的大問題,使生活環境更加友好,是無障礙設施建設的重要内容之一。沙灣街通過撬動沙灣慈善會等社會公益力量,常态化、長效化開展特殊人群家居“微改造”,堅持“一戶一策”,結合殘障人士家庭和自身特點,量身定制個性且實用的改造方案,使無障礙設施建設惠及更多殘障與行動不便人群。近3年來,區殘聯、街慈善會共投入20.59萬元,為47名殘障人士進行了家居環境無障礙“微改造”項目,共有44戶特殊困難家庭受益。
加裝安全抓杆
家住紫坭的陳女士是一名肢體殘障人士,其住處位于2樓,但電梯無法直接到家門口,出電梯後還需走半層樓梯。了解到情況後,由沙灣慈善會出資,通過實地勘查、專業評估,并征求陳女士本人意見,為電梯至家門口的半層樓梯增設扶手,并将其家中蹲廁更換成坐廁,地面也做了防滑處理。陳女士表示,這樣的“微改造”很好地滿足了出行和生活環境的無障礙需求,提升了幸福指數。
下一步,沙灣街還将繼續深化、細化、優化無障礙設施建設與提升,鞏固工作成效,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營造環境無“礙”、沙灣更有愛的良好氛圍。
文/圖:番禺融媒記者何洋 通訊員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