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流量、金錢、欲望,交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将直播帶貨這片新興的商業熱土,也拖入了泥潭之中。
前有辛巴家族“糖水燕窩”事件引發衆怒,後有“口紅一哥”李佳琦直播間遭遇“買它”旋風,如今,坐擁抖音頂流的“瘋狂小楊哥”也深陷“香港月餅”輿論漩渦,将直播帶貨的信任危機推向了又一波高潮。
這場戰争最初是因為螃蟹,結果卻讓月餅成了大家争論的焦點。
起初,隻是小楊哥與快手主播辛巴之間圍繞“螃蟹”銷售展開的一場價格戰。
他們倆針鋒相對,吵得熱火朝天。
然而,随着職業打假人王海的加入,戰火迅速更新,小楊哥售賣的螃蟹被指存在品質問題,直播帶貨的亂象也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正當人們以為這場鬧劇将以平台“冷處理”、主播“裝死”而草草收場之時,事情卻迎來了意想不到的轉折。
人民日報、人民網等官媒一反常态,高頻率、強力度地對以小楊哥為代表的網紅直播帶貨亂象進行點名批評,評論之尖銳,用詞之嚴厲,令人咋舌。
網絡主播帶貨,要記得守規矩,别隻顧賺錢忘了底線,更别為了不正常的利益去觸碰法律。
最近網上都在說香港月餅在香港買不到,人民網就站出來說,這鍋得小楊哥來背!他們說得挺嚴肅的,直指問題關鍵。
一石激起千層浪。
“香港月餅”事件迅速發酵,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這款名為“香港美誠”的月餅,在小楊哥直播間曾創下月銷5000萬元的驚人成績。
直播間裡,小楊哥極力為這款“來自香港”的月餅背書,吸引了無數消費者下單。
不過,媒體一探究竟,發現這款月餅的“香港血統”好像有點問題。
這家公司隻在大陸地區有實體店,暫時沒有在香港開店。他們生産的産品主要來自廣州和佛山。
原來很紅的“香港美誠”月餅,最近被好幾個代理商爆料,原來真相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樣。
事實上,生産這款月餅的廣州市美誠食品有限公司雖然注冊地在香港,但實際産地卻在内地。
“傍洋品牌”,“打擦邊球”,小楊哥的“香港月餅”事件,隻是直播帶貨行業虛假宣傳亂象的冰山一角。
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一些主播和商家無視法律和道德底線,利用各種手段對産品進行包裝和宣傳,誤導消費者。
“香港制造”“海外直郵”“源自百年老店”……
表面光鮮亮麗的标簽,背後可能藏着不為人知的秘密。
現在市面上有些産品,誇大了功效,還編造産地,甚至連品牌都是假的,真是五花八門,什麼招數都用上了。
而小楊哥似乎對“踩線”行為情有獨鐘。
在此之前,他就曾因售賣“槽頭肉”做的梅菜扣肉、“假茅台”、“假牛肉卷”等産品引發争議。
然而,每次事件都像是石沉大海,不了了之,小楊哥的直播間依舊熱鬧非凡,銷量也一路高歌猛進,似乎任何質疑都無法撼動其“頂流”地位。
然而,這一次,小楊哥還能全身而退嗎?
官媒的點名批評,市場監管部門的介入調查,都釋放出強烈的信号:直播帶貨的野蠻生長時代已經結束,監管的鐵拳即将落下!
小楊哥事件持續發酵,人們不禁要問:是誰在為這些虛假宣傳行為撐腰?
答案或許并不複雜:流量。
直播帶貨的興起,打破了傳統電商的時空限制,讓“萬物皆可播,人人皆可帶貨”成為了現實。
現在可是流量時代,誰抓住了流量,誰就離賺錢更近一步。
為了吸引更多觀衆,主播們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誇張的表演,低廉的價格,限時的秒殺,無一不是為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進而擷取更高的銷量和平台分成。
為了賺錢,有些主播和商家不講規矩,開始用假話騙人。
面對真金白銀的誘惑,道德和法律的限制力似乎顯得微不足道。
其實,隻怪主播和商家有點不公平。
平台就像連接配接商家和消費者的紐帶,當然也肩負着重要的責任。
然而,在利益的誘惑下,一些平台對于主播的違規行為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甚至,為了扶持頭部主播,平台還會提供流量傾斜、資源位推薦等“特殊待遇”,進一步助長了主播的僥幸心理。
直播帶貨亂象頻出,說到底,監管不到位也是一大原因。
長期以來,直播帶貨行業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規限制,相關部門的監管也相對滞後,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盡管國家為了規範直播帶貨市場,出台了不少政策,但實際效果并不盡如人意。
一方面,現有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很多問題還沒有明确的規定;另一方面,監管部門的人力物力有限,難以對數量龐大的直播間進行全方位的監管。
消費者維權難,更是加劇了直播帶貨的亂象。
由于直播帶貨具有即時性、碎片化的特點,消費者常常難以保留完整的證據,維權成本高、難度大。
“退貨難”“退款難”“售後難”……
消費者在直播間遭遇的種種困境,也從側面反映出直播帶貨行業亟需規範和整治。
小楊哥“香港月餅”事件,敲響了直播帶貨行業警鐘。
如何建構良性發展的直播帶貨生态,成為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首先,行業自律是關鍵。
主播作為公衆人物,更應該樹立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堅守職業道德,誠信帶貨,杜絕虛假宣傳。
頭部主播更應該發揮示範作用,帶動整個行業走向規範化發展。
其次,平台責任不可推卸。
平台作為直播帶貨的主要參與方,應該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加強對主播和産品的稽核力度,建立健全消費者投訴和維權機制,為消費者營造一個安全放心的購物環境。
再次,法律法規亟待完善。
相關部門應加快立法程序,明确直播帶貨行為規範,細化平台責任,加大對虛假宣傳、售賣假冒僞劣産品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懾。
最後,消費者也要提高警惕。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在直播間同樣适用。
消費者在購物時應保持理性,不要盲目相信主播的宣傳,盡量選擇正規管道購買,并注意保留購物憑證,以便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直播帶貨現在越來越火了,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不僅打開了消費者的錢包,也讓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
但也要看到,直播帶貨行業發展時間尚短,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
直播帶貨要健康發展,離不開各個環節的共同努力,這樣才能真正成為造福社會的好事。
官媒的重拳出擊,讓長期遊走在灰色地帶的直播帶貨行業,迎來了一次“地震”式的震蕩。
市場監管總局的表态更是擲地有聲,明确将重點整治以“網紅”“私房”為噱頭的節令商品,劍指“小楊哥們”慣用的營銷套路。
9月14日,市場監督總局召開加強中秋國慶期間市場秩序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各地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維護公平競争的市場秩序,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會議強調,要壓實平台責任,督促平台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對平台内經營者的管理,及時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配合監管部門做好線上線下案件查辦工作。
這番話,資訊量巨大。
一方面,監管部門對直播帶貨亂象的容忍度已經降至冰點,一場針對直播帶貨行業的“暴風雨”即将到來。
另一方面,也釋放出一個明确的信号:平台将不再是“法外之地”,監管部門将督促平台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對平台内經營者的違法違規行為承擔連帶責任。
這對于習慣了“放養式”管理的直播平台而言,無疑是一記重錘。
以前,為了吸引更多人來看直播賺錢,平台對主播犯的錯誤不太管,有的甚至還幫他們,想方設法讓他們更友善。
然而,随着監管的加強,平台的這種“躺賺”模式将難以為繼。
一旦平台被認定為對主播的違法行為負有責任,将會面臨巨額罰款、停業整頓,甚至是被吊銷營業執照的風險。
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平台也不得不開始“自救”。
據媒體報道,抖音平台已針對“小楊哥月餅事件”展開調查,并表示将根據調查結果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直播平台将會掀起一場“自我革命”。
為了讓大家放心購物,我們得好好把關,對主播的專業水準和信譽進行嚴格稽核,同時也要提高産品的品質要求,讓隻有合格的商品才能上架。如果遇到問題,我們也會完善投訴和維權機制,讓大家可以放心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一系列措施将會陸續出台,直播帶貨行業也将迎來一次“大洗牌”。
現在市場競争越來越激烈,那些不負責任、喜歡鑽法律空子的主播和商家,日子可不好過了。
對那些認真做買賣,對産品和服務用心打磨的主播和商家來說,未來肯定大有可為。
對于消費者而言,監管的加強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這意味着,未來在直播間購物将會更加安全放心,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光靠監管,想要徹底解決直播帶貨裡的所有問題,那可有點難。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套長效的監管機制,引導直播帶貨行業走上規範化、健康化發展的道路。
“打鐵還需自身硬”。
直播電商作為一種新興業态,想要行穩緻遠,就必須告别野蠻生長,走上規範發展的道路。
直播帶貨要發展得好,得靠大家一起努力:主播要用心做内容,平台要做好監管,監管部門要出台好政策,消費者也要擦亮眼睛。隻有這樣,直播帶貨才能真正成為造福大家的好生意。
這場“月餅”引發的風暴,或許正是直播帶貨行業“撥亂反正”的契機。
相信經曆了這場洗禮,直播帶貨會越來越好。
資訊來源:
紅星新聞2024-09-15小楊哥直播間“香港美誠月餅”賣爆,結果在港根本沒門店!産品已下架,官方介入調查
财聯社2024-09-15網友質疑小楊哥帶貨的“香港高端月餅”虛假宣傳 廣州、合肥兩地市監回應
證券時報e公司2024-09-14人民網發聲!香港月餅香港買不到?小楊哥、曾志偉帶貨,羅永浩“退一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