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一樣的S215線

S215線全長316.24公裡,北接内蒙古自治區南泉南山,南通青海省二指哈拉達坂,在甘肅跨越金塔縣、嘉峪關市、玉門市、肅南縣四個行政區劃,穿越祁連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串聯起七一冰川的瑰麗與鏡鐵山礦的繁榮。然而,就是這樣一條貌似普通的省道,對于甘肅境内管養它的嘉峪關公路人乃至甘肅交通人,卻有着許多的不一樣。

意義不一樣:鐵山築路、孕育精神

S215線自修建之日起就在甘肅公路建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955年3000築路大軍曆時4個月艱難修築,70年間,一直是酒鋼公司鏡鐵山礦區生活物資運輸的“生命線”,也為西北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酒鋼公司的成長壯大、嘉峪關市這座新興現代化工業旅遊城市的崛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70年來,“八棵樹精神”紮根于此,成長于此。3000築路大軍在鏡鐵山吹過的寒風、磨煉的意志成為精神之火,撒布隴原大地,讓“八棵樹精神”在隴原大地代代相傳、遍地開花,而八棵樹和S215線,也成了甘肅交通人長期以來汲取精神力量、開拓奮進前行的精神坐标。

在“八棵樹精神”文化廣場,講解員趙穎每次講起S215線的修築史都飽含深情。“當時,他們吃的是馍馍就冰塊,睡的是冰雪覆寫的地窩子,用最簡陋的洋鎬、鐵鍬、擡筐,挖凍土,運山石,僅僅四個多月就奇迹般修建了群眾路至鏡鐵山的84公裡專用公路……S215線的修築展現出公路人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的開路精神,這是‘八棵樹精神’最初的萌芽,也是‘八棵樹精神’成長壯大的基石。”

不一樣的S215線

海拔不一樣:高寒陰濕、常年缺氧

從最低海拔 1500 米的沙漠戈壁,到氣候變幻莫測、海拔 4031米的吊大坂,再到常年積雪、最高海拔 4500 米的二指哈拉山口,S215 線鏡鐵山段海拔跨度之大、平均海拔之高,放眼全省恐怕也是獨一份。哪怕是常年參與養護工作的公路職工也不敢快步行走,大家幹活的時候總要留一份力氣以備無患,甚至還要随身攜帶氧氣袋才能安心。

2017年,養路工鐵泰新通過公招到了鏡鐵山養管站工作,剛來時,還不太适應,有一次幹活太急缺氧暈倒,老職工們趕緊遞上氧氣袋,再三叮囑他:“别嫌麻煩,這東西關鍵時刻能救命。”高寒陰濕的養護環境并沒有吓退他,一轉眼,鐵泰新已經在鏡鐵山上待了8個年頭,因工作表現出色,成了新任的鏡鐵山養管站站長。鐵泰新也把自己的“根”紮在了鏡鐵山,他白皙的皮膚已曬得黝黑,身體也早已适應了這裡高寒陰濕、空氣稀薄的惡劣環境。

如今,鏡鐵山養管站又迎來了一批通過公招加入公路養護事業的12名年輕職工,最小的張钰宸今年才22歲,他們将在艱苦的養護工作環境中磨煉,落實“腳下沾泥、身上落灰、手上磨繭”的一線工作法。鏡鐵山養管站上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公路養護事業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新氣象。

不一樣的S215線

氣候不一樣:變幻無常、四季風雪

S215 線年平均氣溫零下 10℃,最低氣溫零下 30℃,每年冰凍期長達七八個月。

“祁連深處鏡鐵山,一天能把四季見,五月風刮石頭跑,六月仍然北風寒,七月還是漫山雪,八月棉衣身上穿,九月已是臘月天,十月風霜割人臉”。這是嘉峪關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幹部職工中流傳的幾句順口溜,也是 S215 線鏡鐵山路段氣候的真實寫照,更是公路養護職工常年工作所要面對的惡劣環境。

初秋時節,河西走廊正是秋高氣爽、微風不燥的晴好天氣。然而,從嘉峪關市區沿着 S215 線驅車前往鏡鐵山,越往大山深處,随着海拔升高,氣溫驟降,天氣也是變幻無常。8月中旬,中心機關職工馬瑤深入S215養護一線,出發時市區天氣炎熱,他身着短袖,經常上山的同僚提醒她要穿厚一些。

“沒事,我年輕,不冷。”倔強的他選擇了身着單衣進山。可剛進入鏡鐵山路段,善變的天氣就給他狠狠地上了一課,狂風大作,緊接着便是瓢潑大雨、氣溫驟降,不一會兒黃豆大小的冰雹就砸了下來,同僚拿出一件備用的厚養護服給她穿上,哆哆嗦嗦的身體才緩過勁來。

而面對這樣變幻莫測的天氣,常年在這裡保障公路暢通的養路職工們已經習以為常,未有絲毫退縮,他們緊緊握住手中的工具,顧不上自己被雨水澆透,忙着清理道路上的泥石流和滑落的山石。他們的身影在風雨中穿梭,那一抹抹橘黃色的工作服,如同跳動的火焰,給S215線“增溫”,為經過的司乘“添暖”。他們用粗糙的雙手,演奏着“紮根戈壁、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甘當路石”的“八棵樹精神”交響曲。

不一樣的S215線

應急不一樣:實時關注、全員待命

S215 線修建年代久遠、地質結構複雜,海拔高緻使翻漿、返砂等病害頻發,這裡也是暴雪、水毀、泥石流、滑坡的重災區。每年的 5 月到 9 月,是 S215 線養護的大忙時節,也是翻漿水毀、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高發期。

今年全國各地防汛形勢嚴峻,盡管已經過了“七下八上”的主汛期,鏡鐵公路段全體幹部職工還是不敢掉以輕心,隊伍全員待命,時刻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8月27日和8月29日,鏡鐵山區域遭受連續強降雨天氣影響,緻使鏡鐵公路段轄養的 S215 線鏡K229+900—K231+200 段和K212+000 段先後發生泥石流災害,導緻交通中斷。災情發生後,鏡鐵公路段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集結應急隊伍趕赴受災路段,采取 “人工 + 機械” 的方式,全力清理疏通阻斷道路。在連續兩個風雨交加、黑暗籠罩的初秋夜晚,他們用實際行動诠釋着責任與擔當,用奮力拼搏書寫着奉獻與堅守。

三月除雪保暢、五月搶修水毀、七八月應對泥石流災害,這樣的場景,對于鏡鐵公路人早已是家常便飯、數不勝數。

不一樣的S215線

愛心不一樣:大愛無疆、心手相連

S215 線上常有車輛抛錨、旅客受阻、高原反應等情況發生,而公路人總是及時出現,為大家無償提供氧氣袋、藥物,幫助修理車輛。今年7月,一位上鏡鐵山自駕遊的旅客在吊大坂附近出現了高原反應,幸好遇到了正在巡路的養管站站長鐵泰新。他看到遊客臉色蒼白、呼吸困難,立刻上前詢問情況,并熟練地從養管站配備的急救箱中取出氧氣袋,讓遊客趕緊吸氧,安排其他同僚取來熱水,讓遊客慢慢喝下,緩解不适。盡管山上生活物資緊缺,可是一件大衣、一杯熱水、一碗泡面,都傳遞着獨屬于公路人的溫暖。沿線生活的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各族人民群衆遇到困難,公路人總是熱情相助。

不一樣的S215線

在鏡鐵山的公路人,總要牽挂更多,付出更多。

70 年來,在嘉峪關公路人的精心養護下,S215 線從一條砂礫路蛻變為一條美麗的生态旅遊路和民族團結路,也成了公路人播撒愛心、樹立形象的行業視窗。

從沙漠戈壁到祁連雪山,從一條充滿艱辛的行車便道到如今的生态旅遊觀光公路,甘肅境内的S215線,盡管與其他公路有修築曆史、海拔、氣候、養護方式、應急保暢等太多的不一樣,但是嘉峪關公路人養護公路、保障暢通的初心和使命卻一如既往、絲毫不變。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養護S215線的公路人将繼續發揚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讓S215線以更加現代化、生态化的嶄新姿态,服務人民群衆美好出行,助力地方經濟高品質發展。

不一樣的S215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