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人帶“外孫”與“孫子”,到底有沒有差別?答案跟想象不太一樣

01

出去吃飯,在飯館看到的一幕,令人唏噓不已。

隔壁桌坐着一個老太太,帶着兩個孩子,通過對話能清楚,一個是外孫(樂樂),一個是孫子(洋洋)。

兩個孩子差不多一般大,都是四歲左右的樣子。

本來其樂融融的畫面,沒多久局勢就變得複雜了起來。

起因,是一塊橡皮。

樂樂不知道從哪兒掏出一塊卡通橡皮,拿在手上不停地把玩。

洋洋看見了,不由分說就上去争搶,慢慢地,兩個孩子争紅了眼,鬧出了聲。

老太太急忙打圓場:“樂樂,你把橡皮給哥哥玩一下”。

樂樂不願意,手裡緊緊攥着橡皮的另一半,腦袋搖晃的像是撥浪鼓一樣:“那是媽媽給我買的,是我的”。

眼見形勢不利,洋洋于是趕緊求助外援:“奶奶,我要玩這個橡皮……”

老太太沒辦法,隻能和稀泥:“一會兒奶奶就給你買一塊,别鬧了,先吃飯”。

聽見這話,洋洋幹脆玩起了坐地撒潑那一套,拽着奶奶的褲腿,嚎啕大哭了起來。

老太太不得不乖乖就範,再次把目光看向樂樂:“你就把橡皮先給哥哥玩一會兒,等吃完飯,我帶你們買新的”。

不過得到的仍是樂樂不假思索的拒絕。

老人帶“外孫”與“孫子”,到底有沒有差別?答案跟想象不太一樣

坐在地上的洋洋似乎深谙“火上澆油”那一套,沖着奶奶哭着說:“奶奶,你看他,就不聽你的話”。

也不知是洋洋的“激将法”起了作用,還是樂樂一而再、再而三的當衆拒絕,讓老太太丢了面子。

隻見她從地上把洋洋抱了起來,一邊拍打褲腿上的灰塵,一邊安慰道:“别哭了,我們不要他的,現在就帶你去買”。

“我們”二字一出,讓我這個旁觀者心底,不由得直冒寒氣。

本是一家人,卻在此刻被劃分成了兩派。

更關鍵的是,她用在了自己的外孫子身上,很難想象,這個突然被推出“親情陣營”的孩子,此時該有多麼孤立無援。

可是這件事情,就真的在我眼前這麼突兀的發生了。

更絕的是,這個老太太還真的是“言出必行”的厲害角色,她沖着樂樂冷冷的扔下一句“你坐在這裡别動”,然後帶着洋洋,徑直出了飯館的大門。

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目瞪口呆,五味雜陳。

暫且不說這個老太太調和孩子之間的沖突的方式,是否妥當,單單這種把三四歲孩子扔在原地離開、置他的安全于不顧的這種舉動,都讓人不可思議。

這一刻,不少人所說的老人會在“孫子”與“外孫子”之間偏心的現象,突然變得具象了起來。

老人帶“外孫”與“孫子”,到底有沒有差別?答案跟想象不太一樣

02

網上原先有個熱門話題:

老人帶“孫子”和“外孫子”,到底有沒有差別?

底下有超過一半的年輕家長,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在我們的正常認知裡,如果把這樣的問題抛給老人,大機率都會給出“都是孩子,怎麼可能會厚此薄彼”的回答。

但事實上,受到傳統文化與觀念的影響,有不少老人在對待“外孫”與“孫子”時,無論是行為方式還是心理動态,多多少少有一些差別。

而之是以會給出會把“一碗水端平”的結論,一方面是不願自己被架到道德的高低,另一方面跟自我保護機制的開啟有關。

在認知心理學中,有一個名為“自我服務偏見”的理論,就能解釋這種情況。

簡單來講,就是人們在回憶一些事情時,傾向于美化自己,常常會将一些不良結果歸咎于他人的心理傾向。

在這裡我們要提醒大家的是,并非每個老人都會被“守舊思想”所左右。

我們今天所探讨的是一個相對普遍的多數現象。

而追根溯源,這種現象之是以會存在,受制于兩方面的傳統觀念。

其一,是養兒防老。

由于“養兒防老”的刻闆生存機制印象,會導緻老人在一些事物的判斷上,出現偏頗,進而就會有“資源傾斜”的現象發生。

比如,會把财産的繼承權,歸于兒子這一方。

其二,是血脈傳承。

在評判親緣關系時,尤其是代際關系,老一輩人非常注重血脈傳承和姓氏的聯系。

就比如很多人會把“他是我家的血脈”、“我們是一個姓的”這種言論挂在嘴邊。

慢慢地,這種觀念,會導緻由兒子與女兒所生的孩子,在老人心中所占據的比重和位置,會發生傾斜,進而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情感。

說直白點,無論是為了“養兒防老”,還是說固守“血脈傳承”的重要性,其背後都是一代一代因“生存需要”所演化出來的産物。

但顯然,曾經順應時代和家族延續的産物,已經很難與目前的實際情況相比對了。

老人帶“外孫”與“孫子”,到底有沒有差別?答案跟想象不太一樣

03

在過去,人們常常會把兒子視為“家裡的頂梁柱”,而把需要出嫁的女兒當作“潑出去的水”。

在這種觀念的催動下,老人自然會對“外孫”和“孫子”,産生不一樣的情感聯系。

但事實上,随着時代的發展,通過無數現實情況的證明,女兒往往是更能承載父母未來的人選。

孟加拉鄉村銀行創始人穆罕默德發現,在女孩身上投入資金,能産生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這就是著名的“女孩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對女兒的感情和付出,也能換回更多的情感回報、現實利益與晚年生存保障。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醫院裡,随處可見伺候在老人床前的,更多的是“女兒”。

比如,在檢查時推着母親、扶着父親排隊的,幾乎是女兒。

比如,忐忑不安守在手術室門口的,幾乎是女兒。

比如,在床前伺候吃喝拉撒的,也基本上是女兒。

這并不是因為女兒不怕苦、不怕累、閑得發慌,而大多是由于女孩子與生俱來的柔情,以及深埋于心底的反哺之心,才能在老人面對疾病困苦時,湧現出不離不棄的擔當與陪伴。

老人帶“外孫”與“孫子”,到底有沒有差別?答案跟想象不太一樣

之是以說這些,是因為通過老人對待“外孫”與“孫子”有所差別的現象中,所折射出來的是長久以來重男輕女的頑疾。

隻有從骨子裡慢慢丢棄掉這個頑疾的“負累”,才能讓一個家庭,始終處于正面積極的發展之中。

更關鍵的是,對于一個孩子來說,他們不該成為被傳統觀念的糟粕所波及受害者。

大家說,對嗎?

最後也想問問大家,你覺得老人在對待“外孫”與“孫子”時,有沒有差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