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琅琊台上
周耀泉
四季輪回,一轉身,夏天已成故事;一回眸,秋天即成風景。當我們于9月15日來到山東青島的琅琊故地,尋訪曆史的足迹,傾聽曆史的回音,那一幕一幕不僅是千年傳頌的故事,更是了一道中華兒女為之驕傲的文化大餐。
琅琊台,山高區區183.4米,既不是名山大川,也不是龍興之地,但赫赫有名,曆史悠久,名氣很大,風頭更盛,充滿傳奇色彩。
最早要追溯到齊國第一代國君姜太公。公元前1046年,姜太公輔周滅商後,被封齊地,定都營丘(淄博臨淄)。功成名就後的姜太公意氣風發,乘興巡視登上此山,憑高遠望,但見青山碧海和藍天,如湛似玉,宛如仙境,不禁脫口贊歎:"琅邪!" “琅”就是美玉,“邪"是語氣詞,相當于“啊",并将主掌春、夏、秋、冬四季的四時主祠于台上。從此,這座寂寂無名的小山就有了美麗的名字:琅琊。一舉成名而載入史冊。
第二位是一代枭雄越王勾踐。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滅吳的勾踐,此時稱霸中原,躊躇滿志,豪氣幹雲,雄心勃勃,一眼就看中此地是風水寶地,于公元前472年将國都從會稽遷到琅琊,并在此緣山築起觀景台,“号令秦、晉、齊、楚,以尊輔周室,歃血盟。”從此,琅琊作為越都持續了224年,曆8代國君。
當然真正出名的還是要拜秦始皇所賜。公元前221年,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始皇帝,分天下為36郡,琅琊郡就是其中之一。秦始皇先後五次東巡,其中三次登臨琅琊台。公元前219年,東行郡縣,南登琅琊,都賴着不想走了,竟然駐留三個月,并親自督工,“徙黔首三萬戶”,也就是調動了三萬戶平民,車推、肩挑、背馱夯土築台,可以想像當時場面之浩大。如今在台頂坡上建有一座琅琊亭,亭後夯土層清晰可見,但已經被玻璃罩保護了起來。
因為有方士徐福上書,說海上有蓬萊、方丈、瀛州三座仙山,上面住着神仙,願前往求取長生不老之仙藥。徐福是誰?鬼谷子的弟子也。希望自己長生不老,永享人間富貴的秦始皇,聞之大喜,不禁做起神仙夢來,遂遣派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并立石刻記之。
我們到時,已是中午時分,有點饑腸辘辘、口渴難耐,于是在一個涼棚内坐下補充能量。恰好有主播在講琅琊台的曆史往事,于是坐下傾聽。稍後,我們準備起身遊覽,一位女士手指前方說那裡是琅琊文化陳列館。
果然館前矗立着一座青銅鑄像,下面有“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标注。隻見秦始皇身披寬袖大氅,微微仰頭,目視遠方,雙臂平伸,敞開胸懷,顯示了一種龍威凜然,臨風大樂的氣度,似乎在說: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氣勢磅礴的氣概與琅琊台仰俯高天、大海 、群山、島嶼氣象萬千的景緻渾然一體。
登上台階,一重門二重門兩側分别有楹聯懸挂:仙台遠目三山盡見,福地清心四時承平;悠悠千古事風雲海霧皆随去,茫茫長河中琅琊故地台猶存。一看就是那種造型樸拙大氣,古意凝重的秦漢建築風格的感覺。裡面展覽的是琅琊台圖、四時主祠模型、古琅琊地區大事年表和琅琊曆史變遷圖等,還陳列着從春秋至漢代巡遊琅琊的12位重要曆史人物的塑像和反映他們在琅琊台活動的壁畫及地圖,同時還有琅琊台出土文物和社會文物的展出,以及鑲嵌在廊壁上的曆代名人吟詠琅琊風物的詩詞文賦碑刻。
沿着東側一條坡路前行,在濃蔭遮掩下,豎着一塊石碑,正面刻有“福”背面則是“壽”,原來這條福壽路是一條竹林小道,弓型的頂上挂滿了人們寄托美好願望的紅布條,彎彎曲曲地不斷下行。探底後有一道綠湧翠漩的山溝呈現在眼前,一座石砌小橋橫跨山溝兩側,溝底溪水淙淙,漂萍懸浮,一條長約兩尺的錦鯉正在領着一群紅鯉穿遊其間,那無憂無慮的樣子,讓人羨慕。溪邊淩霄花和野薔薇密布叢生,竟相開放。坡上還到處生長着高大的闆栗樹,不時地有開裂的熟果掉落地上,給人一種人在景中遊,果從頭上來的驚喜。
看了介紹,才知這裡叫“跺腳溝”。相傳秦始皇修築琅琊台,強征勞役,百姓苦不堪言,人怨天怒。于是,就出現了一個怪現象,秦始皇白天刑驅百姓築台升高一層,一夜間台西側的山頭也長高一截。就這樣,這邊不停地築台,那邊山也不停地長高,琅琊台總是高不過西山。秦始皇怒不可遏,在西山上狠狠跺了三腳,那西山才停止了長高。他跺腳的地方陷成了一道山溝,人們叫它“跺腳溝”。秦始皇也是真正的厲害!
跺腳溝北端,有一組依山而建的建築群落,包括徐福殿、龍王殿等。殿前有趙樸初撰寫的徐福贊,緊挨着就是一棵枝杆超越殿頂、而且是遮天蔽日的大樹,更有意思的是一樹三杈,這是否寄托着當年徐福和三千童男童女的生靈呢?!
此地要繼續向琅琊台進發,就必須攀登共336步台階的雲梯。這雲梯也是原秦始皇登琅琊台的三條禦路之一,花崗岩石築成,宛若天上飄下的白綢帶。其間有4個平台可以稍事休息,在其中的一個平台一側立着一塊頗有情趣的牌子,上面寫着“爬不動了吧——哈哈哈……”雖然一路攀登,一路辛苦,但讀到如此讓人開懷大笑的牌子,讓人忍俊不禁,加上一路上欣賞兩邊山坡上喬木、灌木、藤類等植被遍布,郁郁蔥蔥,生機盎然的景色,腰酸腿軟的感覺頓時抛到九霄雲外了。
在雲梯的頂端,有一片平地,建有一座觀龍閣,兩側引廊分别豎有一塊石碑,左側的龍字直立狀昂首挺胸,右側的龍字飛躍狀一飛升天,都給人一種唯美的享受。旁邊還立有石碑,上面的《登琅琊述》文字密密麻麻,記述了明代諸城知縣顔悅道在琅琊台上的奇觀心得,已曆450多年。廊檐下還放置着一個巨大的圓鼓,上面寫着“一敲一舉高中,二敲文武雙全,三敲三元及第”,美好的寓意引得遊客紛紛牽着孩子的手前來擊鼓。
登高眺望大海,就是龍灣了。此時的龍灣,秋高氣爽,天空萬裡無雲,海面上波闊浪寬,湧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不斷地從遠處推向近岸,猶如高昂的龍頭而龍身若隐若現,那湧浪聲似乎是龍吟唱,在即将到來的八月十五天文大潮的推波助瀾下,出現了龍騰龍躍,萬千銀龍聚會的場面。
海面上前方不遠處有一座海島,因“始皇登琅琊時,侍從齋戒于此”,故此叫齋堂島,島上300多戶居民,生活在紅瓦綠樹下,撒網捕魚,拾螺、捉蟹、碰海蛎子……漁家唱晚,安靜祥和,千年傳承,其樂融融。
當年秦始皇登琅琊台,除了雲梯外,還有兩條禦道,最北邊的叫秦禦路,共有386步台階,當年秦始皇就是坐着特制的禦轎從此道登上琅琊台的。
沿着鵝卵石路前行200多米,越過一個琅琊台石碑後,前方一個平台上,用石雕再現了當年秦始皇送徐福去海上求仙的情景。隻見徐福手持賜書,躬身而立,秦始皇右手拿着酒樽,左手指向海上,旁邊站立着胡亥、李斯、趙高和文武官員、武士、侍女、侍從等,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曆史場面形象地凝固在琅琊台上,氣勢恢宏,渾然天成。
在台頂下山時,一座六柱翹梁的琉璃瓦亭悄然出現在眼前,這就是琅琊石刻處。亭子中央放置着一塊石頭,已經辨識不出一個文字,據說石刻原件珍藏于中國曆史博物館内。畢竟2000多年了,尤其是在這海邊,海風鹹雨的侵蝕讓其面目全非。但無法了解的是現在用來保護石刻的鐵欄杆,雖然刷有防油漆,竟然鼓起了一個個小疱,鏽迹斑斑。當初這石刻上有13行共86個字,都是李斯親筆篆書,可惜了李斯這一手好字。
上台時,看到龍王殿,也就是把它作為一個廟宇參觀一下而已,現在下山從背面看,竟是一幅充滿中國佛教禅意的美妙作品,一棵大樹橫斜而出,屋檐下榫卯結構簡潔明了,幾隻紅燈籠随風輕輕搖擺,透過中空藍天白雲似有若無,紅褐色的立牆邊,一位女遊客正在小道上邁步,甯靜而緻遠!
人間總是有清風,讓你陶醉似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