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愛上中國文化,并選擇在中國工作生活。他們積極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為讓世界更多了解中國文化不遺餘力。
敦煌研究院第一位全職外籍研究員史瀚文——
把敦煌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敦煌莫高窟,白楊高聳,遊人如織。
“千年莫高窟裡,裝着‘世界的敦煌’。”眼前說着一口流利中文的美國人,正是敦煌研究院第一位全職外籍研究員史瀚文。
1987年,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成為中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産之一。這一年,史瀚文第一次來到敦煌。此後30多年間,他不斷地了解、研究敦煌。
史瀚文認為,敦煌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不斷借鑒、吸收各種文明的優秀成果,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胸懷。“這種文化自信讓人們可以敞開心扉,欣然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文化藝術元素。”
如今,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護方面已跻身世界頂尖水準,與國外相關機構開展了廣泛合作。史瀚文舉例說,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合作,對莫高窟第八十五窟進行保護,探索出科學的壁畫保護修複方法并向全國推廣;與國外大學團隊開展合作,在土遺址表面防風化研究上取得顯著成果。
在史瀚文看來,敦煌研究院不僅是中國文物保護領域的領軍機構,還在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培養專業人才,促進文物保護技術的交流與發展。“中國完善的文物保護措施正讓敦煌這一文化瑰寶得以永久儲存、永續利用。”史瀚文表示。
史瀚文喜歡把他研究的敦煌藝術以及背後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目前,他正在編寫《敦煌學學術資源綜合指南》,這将是敦煌學領域第一部百科全書。作為一門國際性學問,敦煌學研究在新時代持續升溫,相關研究正穩步推進。
“敦煌是不同文明和思想和諧共融的典範。”史瀚文說,敦煌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過往、了解當下以及全球化未來的可能性,“希望通過我的研究和介紹,各國群眾能更好地了解敦煌及其無與倫比的财富。”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外籍教師喬安娜——
絢爛多彩的中國文化讓我沉醉
來自紐西蘭的喬安娜是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的一名外籍教師,她開設的“中外山水詩歌的比較和欣賞”課程頗受學生們喜愛。
“我從小就對中國感興趣,無論是中國古代的服飾、戲曲,還是充滿魅力的漢字都深深吸引着我。”2002年,喬安娜來到中國西安,一待就是5年。在這裡,她不僅學會了中文,結交了不少中國朋友,還開始研究中國曆史文化。
在朋友的推薦下,喬安娜第一次閱讀《世說新語》。魏晉名士的逸聞轶事,為她打開了一扇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大門。“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蘭亭集序》中描寫的優美風景,令她心馳神往。
因為對魏晉風度情有獨鐘,喬安娜的碩士論文《曹植的生平與詩歌》和博士論文《魏晉隐逸詩歌》都與這一主題有關。“西方的山水詩歌比較直白,注重描寫自然實景,而中國山水詩善于寫景抒情,以此展現深邃的思想。”在喬安娜看來,魏晉詩歌不僅有對山水的情景描繪,更蘊含着人生态度的表達。
2015年10月,喬安娜奔赴魏晉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紹興。“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竹林山野,紹興仍然保留着魏晉時代水墨畫中的風韻。”喬安娜發現,她在心中勾勒了多年的那種煙雲水氣的灑脫和風流自賞的氣度,散落在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
在紹興,喬安娜無償為當地民工子弟輔導英語,積極幫助來華留學生和外籍教師解決生活、學習上的困難,主動承擔當地涉外機構的翻譯校對工作。2018年3月,她當選“紹興市榮譽市民”。
熱愛中國文化的喬安娜在給海外學生授課時,總是積極介紹中國文化、美學及價值觀,讓許多學生對中國文化産生興趣。她還将一些有關紹興的風俗趣事翻譯發表在刊物上,并多次演講介紹中國文化。2016年10月,喬安娜獲頒浙江“西湖友誼獎”。
“我願花更多精力潛心研究,與各國朋友分享絢爛多彩的中國文化,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發揮橋梁作用。”喬安娜說。
來自南非的建築師伊恩·漢姆林頓——
讓更多人感受中國古民居之美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幾名從業人員正在修繕一幢老房子。來自南非的建築師伊恩·漢姆林頓挽着袖子,正在忙碌着。“很多人覺得我修老房子有經驗,都請我幫忙。”漢姆林頓哈哈笑道。
“我上大學時,在書上見過中國四合院,從那時起對中國傳統民居産生了濃厚興趣。”2002年,漢姆林頓在陽朔縣白沙鎮舊縣村邂逅了青山綠水間的中國古民居,天人合一的建築之美令他流連忘返。“相信在這裡生活,會激發我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他說,“希望在這裡租下一處傳統民居。”2010年,漢姆林頓再次回到白沙鎮舊縣村,如願租下了老房子。
“這些古民居依山傍水而建,蘊含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磚木結構住起來冬暖夏涼,很接地氣。”感歎于中國古建築的智慧,漢姆林頓堅持“修舊如舊”,保留每座房子的“性格”。破損的泥牆照樣用泥巴補上,殘損的木結構用古木料補上,等比例擴大窗戶改善采光……在修繕過程中,漢姆林頓努力在保留傳統建築風格和滿足現代生活需求之間尋求平衡。
從2010年至今,漢姆林頓陸續租下6棟古民居,幾乎花光了全部積蓄。古樸的磚木混合建築裡,幾處鐵藝雕花隔斷增添了時尚感。依地勢而建的平台上整齊擺放着桌椅,遮陽傘下遊客在賞花品茶。整座建築裡,傳統和現代相融,頗具匠心。帶着“希望更多人被中國古民居治愈”的心願,漢姆林頓改造的“秘密花園”民宿于2011年對外開放。不少遊客攜家人來此休閑體驗,感受到老房子煥發的生機。
2012年,舊縣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在漢姆林頓帶動下,越來越多當地人加入古民居保護利用隊伍,許多村民也從中受益,村民阿毛就是其中一位。2013年,眼看家鄉旅遊人氣漸旺,在縣城從事婚慶工作的阿毛決定返鄉。在漢姆林頓的鼓勵和幫助下,他将自家老宅改造成了民宿。“漢姆林頓無償幫我們設計改裝,非常專業,改造後老宅既保留了我小時候的記憶,居住也更舒适。”阿毛開心地說。
舊縣村在實施鄉村風貌改造過程中,鄉村風貌和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提升,還原了鄉村元素,保持鄉土風味,讓遊客“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舊縣村也成為遇龍河畔的網紅打卡地。
如今,漢姆林頓的朋友圈越來越廣,他的古民居保護工作範圍也越來越大。2022年,因為對廣西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漢姆林頓獲頒廣西“金繡球友誼獎”。漢姆林頓動情地說:“我不過是做了一點小小的事情,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我的肯定。如果可以,我希望餘生在這片土地上繼續發光發熱。”
(人民日報記者王錦濤、劉軍國、祝佳祺、李琰)
《人民日報》(2024年09月19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