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歌謠,簡稱之為“民謠”,是口頭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一般來說,譜上曲子能唱的叫歌,隻哼不唱的叫謠。在廣袤的枞陽大地上,則稱其為哼小調子。還有一種就是以前流行于春節期間帶鑼鼓伴奏的“門歌”。不過,這種以單人或雙人進村挨門逐戶,以讨點零碎小錢為目的“門歌”,并不被鄉人看好,通常則以“打大呱”稱之。
或許上了一定年紀的人,對當年那些古老的童謠恐怕還有點印象吧。如:“火螢蟲,點點紅,哥哥騎馬我騎龍;哥哥騎馬街上走,我騎老龍江邊行;一行來到丈人家,丈人丈母插金花。養個兒子會寫字,養了女兒會繡花,大女兒繡個靈芝傘,二女兒繡個牡丹花;小女兒搞着繡不來,隻好關房門在做鞋。”
舊時,農村人們的文化生活單調、枯燥,先民們為活躍勞動生産,調動激情,往往會自發性的邊勞動邊哼唱歌謠的,無論是趕着耕牛做田,還是在水稻田裡彎腰耘草,都會唱上幾段古老的歌謠給自己解悶,或應邀為他人解乏的。
作者讀中學時,曾親眼目睹了先輩們修築塘壩時,齊聲哼唱着一種“打夯謠”:“石夯圓又重呀,新土松又軟呀,大家一股勁呀,石夯往下錘呀,打得闆又結呀,根基打得穩呀,來年稻米往家滾呀……”此類歌謠,伴随着勞動節奏,與勞動行為相結合,具有協調動作、指揮勞動、鼓舞情緒等特有功效。這樣令人震撼的場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修江堤時可沒少見。類似的還有:“打夯打得高呀,白米往家挑啊;打夯打得好呀,白米往家跑啊……”
在小村錢家麥園莊裡,以前,有幾位長輩奶奶們,雖然文化低,可在學唱歌謠方面,都有過耳不忘的心記。說唱的場合不管是田間地邊,村頭打谷場或者逢年過節,或在夏日夜晚納涼時,人們都會随時即興的哼上幾句,有的還能當戲唱呢,而給作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下面的這些古老的歌謠:
一.童謠
01.來尿鬼,點點長;捋棉(棉,方言音,戲)被,曬太陽……
02.點腳彎彎,老鼠上山;
三根碼台,四根碼屋,老鼠靠壁。
03.小扁頭,爬牆頭,一塊瓦,打着頭,
爹爹摸,奶奶揉,揉個小扁頭。
04.矮子矮,一肚子怪(頑皮),鑽雞寨,
吃土坯,屙土塊。(雞寨:雞舍)
05.月亮粑跟我走,撿個銅錢打燒酒;
走幾步,喝一口,拿塊茶幹過過口,
還留半邊養小狗(指小孩)。
06.小紅伢,戴鬥笠,摸螺絲,把鴨吃(方言,七);鴨生蛋,把兒吃;兒屙屎,給狗吃;狗看家(ga),一家老小都沾光。
07.新生兒吵夜謠:
天黃黃,地黃黃,我家有個吵夜郎,
路過先生念一遍,我兒一覺到天光。
08.一會哭,一會笑,小花狗,來擡轎;
擡到巫神廟,巫神也不要;
往水裡一撂,咕咚咕咚不見了。
09.大月亮,小月亮,哥哥起來打麻将,
嫂子起來打鞋底,媽媽起來炒炒米,
炒給小伢搭搭嘴(方言音,讀ji)。
010.小癟嘴,偷黃瓜,大娘逮到搧嘴巴;
大娘大娘你别搧,我偷黃瓜吃好耍。
011.大雪紛飛,凍死烏龜;
烏龜抻頭,凍死老牛;
老牛喝水,凍死小鬼。
012.家婆疼外孫,猶如放風筝;
風筝斷了線,三年難見面。
013.扳大罾,闆小罾,扳個鯉魚十八斤;
大魚留着自己吃,小魚拿來送隔壁。
014.拍大腿,唱小調,又有棉花又有稻,
還有六谷子炒六谷泡。一棵棉花摘一斤,
一棵水稻打一升,一把六谷吃到中。
二.民謠
01.扇子扇清風,時時在手中;
有人問我借,請到八月中。
02.兒子穿了老子衣,老子在後笑嘻嘻;
女兒穿了娘的裙,娘在後面哭不停。
03.哭喪謠:
兒子哭驚天動地,媳婦哭虛情假意,
女兒哭一臉鼻涕,女婿哭毛狗驢子放屁。
04. 三月三,扛貓(方言,青蛙)叫呱呱,
人家織布我紡紗。人家小姑都嫁走,
我家小姑還在家。(姑娘大了未嫁人,小心眼嫂嫂在數落人)
05.小黑狗,你看家,我到地裡撿棉花;
棉花沒有扯幾朵,一對媒人到我家。,
一句話沒講清,芝麻炸之滿天星;
條把掃,畚箕畚,畚給媒人吃之害腳後跟。
06.山裡姑娘往河邊哭,舍不得馬柴煮好粥;
河邊姑娘往山邊哭,舍不得烏魚(柴魚,又名黑魚)臉上兩塊肉(讀yu)。
07.大腳片,上街店;稱豬肉,下挂面;
公一碗,婆一碗,吃完鍋裡沒有我,
還要大腳來洗碗(這裡大腳是借指兒媳婦)。
08.小雞小雞你莫怪,你是陽家一碗菜;
脫了毛衣換布衣,下輩投個好人胎。
09.姑嫂結親,尖刀戳心;
姨娘結親,撕破衣襟。
010.天上下雨地下流,夫妻打架不記仇;
日裡打得血滴滴,晚上還是肉挨肉(方言讀“育”)。
011.彎刀對着瓢切菜,翹鍋對着癟鍋蓋;
各人燒鍋(燒鍋,借指老婆)各人愛,氣死你這豬八戒。
012.好狗不咬雞,好男不打妻。
好狗不擋道,好田多插稻。
013.靠山山又徒,靠水水又深,靠根蘆柴,又是個大空心。(舊時,一種自歎命運不如人的民謠)
014.七十照樣做小工,八十聲音如洪鐘,九十滿地跑就麼弄(弄,方言音),百歲壽星是名星。
三.字謎
一點一橫長,一撇到枞陽;枞陽有個人,隻有一寸長。(謎底:府)
附錄部分耐人尋味的順口溜
01.養種像種,冬瓜像(方言音,醬)水桶(指遺傳基因強大)。
02.鹹三塊,淡三塊,不鹹不淡又三塊(貶義,舊時,用來形容饞嘴婆)。
03.在家不買,出門不帶;有煙就吃(方言音,七),無煙就戒(蓋);人家不遞,我也不怪。(一種吃耍煙人自嘲)
04.奤奤(hǎ)貓也捉鼠,奤奤丈夫也作主。
05.跟好學好,跟丐花學讨。
06.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07.彎鈎釘頭大,鲫魚刺(方言音,卡)多,
癡不羅好吃,哪有許多?
08.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
09.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010.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011.十幾歲不急着,二十幾歲如抹索(過去,用來形容無憂無慮的兒童少年,總是感覺時間過得很慢,而一旦進入成年,才感歎起流水的日子快得驚人)。
012.耕地耕得深,黃土變成金。
013.人不學習落後,刀不磨要生鏽。
014.喉嚨深似海,吃斷鬥量金(規勸人們過日子,提倡節儉,切莫鋪張浪費)。
015.内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016.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017.鴨肫難剝,人心難摸。(是告訴我們,這個世上,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018.人上一百,七顔八色(義同“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019.十根指頭有長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每個人能力不一樣)。
020.人比人,氣死人(指不要拿别人與自己比)。
021.吃着餅子,套着頸子(指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拿人手短)。
022.出門看天,進門看臉色(重點在後一句)。
023.問路問老頭。劈柴劈小頭。(比喻一種日常生活技巧)
024.鄰家嘴換嘴(方言音,幾),親戚禮往禮。
025.人家騎馬我騎驢,還有不如與不如(知足者常樂)。
026.人一我一,不為好吃;
人一我二,好吃不過。(指飯桌上面的一種禮儀)
027.小伢不聽老人言,吃虧上當在眼前。
在枞陽鄉村流傳的歌謠内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如“十勸男人謠”、“十勸戒賭謠”、“十二月教女謠”,等等。這類歌謠都是用詩句的韻律,加上以人為善的勸說詞,是以也把這類歌謠稱其為“勸詩文”。
作者:錢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