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誕生于現實,它是攝影機光學鏡頭所切實捕捉的場景;影像又超脫于現實,它是将各種現實元素雜糅,加以靈感想象和技術表達,創造出的一種“被再現的現實”。
這種被再現的過程和呈現,正是影像的獨特魅力。
9月22日,本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第二場大師對談,将由《看電影》雜志主編、作家、影評人,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理事、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阿郎主持。
阿郎
《看電影》雜志主編、作家、影評人
來自世界電影長河中兩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羅馬尼亞電影與中國電影領軍人物——克裡斯蒂安·蒙吉導演與黃建新導演,将以“現實與影像現實”為主題,分享對對方作品的感受、在對方電影裡看到的中國電影與羅馬尼亞電影,并一同和我們探尋影像符号與現實社會産生的共振與互文。
克裡斯蒂安·蒙吉
羅馬尼亞導演、編劇
黃建新
中國電影導演、編劇、監制
對談内容前瞻
影像對現實的關照:一種共鳴
作為影像創作者,克裡斯蒂安·蒙吉與黃建新對于影像創作、表達與時代之間關系的思考,随着時代的變化,他們是否感受到自己作為創作者所背負的創作使命和與觀衆的關系發生了變化?又該如何選擇創作與表達的視點?
影像對于現實的處理:一種豐富與多樣
克裡斯蒂安·蒙吉與黃建新的作品在傳統的現實主義題材中,都融合了喜劇的元素。喜劇在形式上或許在某種意義上“超脫”了現實,卻也因其以社會現實或文化傳統為基底而深深根植于現實。他們是如何看待喜劇元素在創作脈絡中、在電影藝術中、在大衆影像中的作用?兩人的作品總是聚焦知識分子群體,他們為何格外關注與偏好這一群體?在電影的表達範疇裡,這一群體對時代的符号意義在哪?他們是如何看待現實、影像現實與叙事/虛構之間的關系?
作為導演在行業與現實中的身份
兩位如何看待制片人/監制這一身份和導演的差異與聯結?是否将監制作品也視作是自身創作某種意義上的延伸或是探索?作為制片/監制合作時,選擇标準是什麼?
影像·現實·共鳴:克裡斯蒂安·蒙吉與黃建新共話影像現實的力量。活動當天,衆多海内外電影創作者将齊聚一堂,現場傾聽兩位電影大師的寶貴經驗分享,現場也将設定觀衆互動環節,讓影迷與大師親密接觸,一起探索光影巡禮之旅。
來源:西安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