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第七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非遺及文創精品展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開展。
作為文博會重要活動之一,本次展覽以“匠心傳承·創意綻放”為主題,展區展覽面積2940平方米,分為指尖遺韻、華彩敦煌、國潮湧動、匠心雅藝、絨化文博、中亞精品展6個主題版塊及一個休閑體驗區、一個中心舞台展演區,共征集了全省涵蓋文具書籍、服飾配飾、學習用品、創意玩具、文創美食、雕刻類等6大類68種系列1100餘件展品,6位非遺傳承人在展覽現場分别進行敦煌石粉彩繪、崆峒面塑、平涼剪紙、慶陽香包刺繡、蘭州刻葫蘆和定西麥稈畫活态技藝展示,吸引衆多賓客駐足欣賞。
本次展覽展出了全省衆多非遺精品。崆峒面塑作品莫高窟系列作品,用非遺面塑技法展現榆林窟《觀無量壽經變》以及莫高窟《文殊變》壁畫場景,将非遺面塑技藝與佛教經變畫藝術進行深度融合,樂舞場面中每個人的面部表情都有細微差别,主尊無量壽佛的發卷和擊鼓踏足的伎樂天飄至身後的衣帶都纖毫畢現,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慶陽剪紙作品《隴原農耕圖》,以漢字、窯洞、麥穗、耕牛犁地以及花鳥樹木家禽組成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生活場景,将耕地、播種、鋤草、收割、送飯、碾場、揚麥、磨面的農事活動濃縮到8個特寫畫面,描述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黃土高原的農耕文化,旨在留住鄉愁;平涼市剪紙作品《108龍剪紙》,108條生肖龍飛騰其紙上,寓意把最美好的祝福送進千家萬戶;絲綢精品缂(ke)絲禮服——“大夢敦煌”系列作品,再現了公元前138年張骞出使西域記載的絲綢高端品類之一的缂絲實物;河州泥塑《牛肉面》,用21位人物場景诠釋蘭州牛肉面早在清朝開始,磨面、扛面、和面、揉面、拉面、下面、撈面、端面、吃面等工藝流程和制作場景,用泥塑技藝展現了蘭州牛肉面的傳承與發展,以藝術的手法和全新的形式,打造出具有強烈共識的文化符号,也讓傳統牛肉面美食多了新的宣傳展示途徑,以藝術“塑”說牛肉面美食文化産業發展立足甘肅走向世界的曆史變遷。
文創産品方面,以敦煌元素為主創作的飛天擺件、文具書籍、潮品、茶器、小擺件、香薰類等展品,設計師在敦煌壁畫的古老時空裡窺見了與現代相關聯的幾何圖案形體,将這種窺見放大,把幾何形态大量運用到造型和裝飾上,大膽地建構出傳統與當代、民族與世界的關聯。國潮湧動展區展出以文化旅遊元素為主要創意的擺件、杯子、文具書籍等展品,以國潮元素為背景,融合國風及潮品IP元素,其中“絲路手信”運動滑闆、“九色鹿鳴”敦煌系列瓷器、省博毛絨公仔、蘭州風情系列文化包、讀者文創帆布包等産品,已經成為甘肅乃至全國文創産品的頂流網紅。
據悉,本次展覽活動展出時間為9月21日至24日,展出同時還将進行現場銷售,歡迎廣大賓客前來現場參觀選購。在這裡,您将一覽甘肅非遺及文創精品,相信您也一定能夠選中心儀的特色産品。
來源: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 陸瑾 王興國
特别聲明:
1.微遊甘肅内容文章旨在宣傳甘肅文化旅遊,隻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由于條件所限,在轉載之前無法與所有權利人聯系授權,可能出現部分原創圖檔或文字未署名,請聯系添加。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