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援。
一天下午,老張一瘸一拐地走進了我的診室。我是社群醫院的一名全科醫生,平時門診裡什麼病人都能遇到,但是那天我注意到老張的臉色有些不對。
他坐下來,有些局促不安地對我說:“醫生啊,我這胸口不舒服好幾天了,憋得慌,尤其是上樓梯的時候,總覺得喘不上氣,是不是得了什麼大病?”
老張今年55歲,平時生活倒也規律,天天騎自行車買菜,偶爾跟老哥們打打桌球,按理說身體應該還算不錯。
我問他:“最近有做體檢嗎?家裡有沒有心髒病史?”他撓了撓頭,說家裡沒啥遺傳病,但自己也很久沒做體檢了。
聽完他的話,我心裡有了點揣測——這可能不是一般的胸悶,得往冠心病的方向多留意一下。
冠心病其實并不是一個什麼稀罕病,尤其現在,随着生活節奏的加快和飲食結構的變化,這種病蓋過了傳統的緻命疾病,成為了很多老百姓的“定時炸彈”。
它的本質是心髒的冠狀動脈發生了硬化、狹窄,導緻心肌缺血、缺氧。
一開始症狀并不嚴重,很多人像老張這樣,可能隻是爬樓梯的時候覺得喘不上氣,或者偶爾感到胸口發悶,不容易引起警覺。
老張的情況,就是典型的逐漸發展、易被忽略的冠心病早期表現。
但許多病人在這個階段,往往因為症狀不那麼嚴重,礙于忙碌的工作或者對醫院的抗拒心理,選擇不就診。可是等到真的當疼痛來勢洶洶時,可能就為時已晚了。
我告訴老張:“你這次來得算是及時,還能感到不舒服,不少人等到症狀更明顯,甚至發展成心梗時,可能連呼吸的機會都沒有了。”他一聽,臉色更加不好看了。
實際上,老張的這種情況不是個案。臨床上我們見過太多人,在病情惡化前,其實身體早就發出了預警信号,隻是我們經常不當一回事。
對于冠心病,以下這些症狀往往是它的早期表現:
1. 心絞痛:多數發生在勞累或情緒波動時
心絞痛是冠心病患者最典型的症狀之一。老張不就是爬樓梯的時候感覺特别憋悶嘛,這就是心肌一旦供血不足時,身體發出的警告。
通常情況下,心絞痛的感覺是壓迫性的疼痛,可能伴随着胸悶、出汗甚至惡心。疼痛持續時間一般不長,多在幾分鐘之内緩解。
不過很多患者會誤以為這種疼痛是因為累了、上火了,喝口水、歇一歇就好了。正是這種自我忽視,導緻了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這不是吓唬人,相關文獻統計顯示,超過50%的急性心梗患者,在發作前的幾天都會感受到胸痛,但因為疼痛消失快,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2. 胸悶氣短:休息時候也無法緩解
與老張類似,許多病人在活動時感到胸悶氣短。盡管他們可能會去思考是不是走得太急或上樓梯太累,其實這背後的成因很可能是冠狀動脈供血不暢。
尤其是這些症狀如果在休息時也不能好轉,情況更應重視。
3. 乏力和疲倦:特别是在之前能勝任的活動時
很多冠心病患者會覺得自己越來越容易疲倦,甚至覺得體力大不如從前。
這種莫名其妙的乏力通常比心絞痛出現得早,但因為乏力是個相對常見的感覺,很少有人會是以去挂号。這其實也是不容忽視的冠心病預警之一。
4. 心悸、心慌:令人難以忽略的“心跳聲”
還有一些冠心病患者在運動或情緒激動時會感到自己心跳得過快或心慌。
雖然偶爾的心悸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如果這個情況持續或者在不引發心跳變化的情況下出現,這時候就可能是心髒在告訴你,它的血供有問題了。
進一步了解了老張的情況後,我建議他去做幾項檢查,像心電圖、冠脈CT以及必要時的冠狀動脈造影。
心電圖可以幫助初步判斷心髒供血狀況,而冠脈CT和造影則是主要用來明确冠心病診斷和病情嚴重程度的利器。
說句實在話,很多老百姓不喜歡聽醫生提這些複雜儀器,覺得檢查太麻煩或是太昂貴。
但恰恰這些“麻煩”的檢查能夠在很多情況下為醫生提供早期診斷的依據,幫助我們攔截住潛伏在易被忽視症狀背後的大問題。
比如,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診斷冠心病的“金标準”,它可以很準确地看出動脈狹窄的部位和嚴重程度。
一些冠脈狹窄嚴重的患者,還可以通過支架等方式進行冠脈介入治療,極大地改善預後。
幸運的是,老張聽話地進行了詳細的檢查,篩查結果顯示他的冠狀動脈确實已經有一定的狹窄,但目前還不算太嚴重。
生活中,我們常說幾個字“防微杜漸”。冠心病的發展過程就像樹木被蟲蝕,當你發現大樹表面的幹裂紋路時,其内部可能已經長時間在“被啃食”了。
但如果早期采取預防措施,并通過積極的生活方式改變、藥物治療幹預病情,許多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很多冠心病都是在早期經過正确幹預後,管控得很好,患者照樣可以生活得很有品質。
對于老張這樣的患者,我通常建議他從生活方式上做以下改進:
1. 調整飲食結構
冠心病患者要特别注意飲食盡量做到低脂肪、低鹽。飲食過多的脂肪、膽固醇和鹽分攝入都會加劇冠狀動脈硬化的程序。
多吃蔬菜水果,控制油膩食物攝入,這不是什麼“養生謠言”,這是科學的營養原則。
2. 勞逸結合,适度運動
冠心病患者并不是完全不能運動,正相反,适度的、有規律的運動反倒對心功能是有幫助的。
但切忌過度運動,要避免劇烈的、瞬間壓力過大的活動,比如突然進行高強度鍛煉。
3. 戒煙戒酒
吸煙是導緻冠心病的元兇之一,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加速動脈硬化的過程。此外,酒精的攝入也會誘發心血管問題,是以戒煙戒酒絕對是冠心病患者的頭等大事。
4. 規範藥物治療
一旦确診冠心病,醫生會根據情況為患者開具藥物,比如抗血小闆藥、降脂藥等,以幫助控制病情。
病人一定要堅持按醫囑服藥,很多人自作聰明,一感覺“沒症狀了”就停藥,殊不知冠心病可不是感冒嗓子疼,幾天就能扛過去,它是一種慢性病,一停藥風險更高。
其實,冠心病并不可怕,怕的是它在長時間浸蝕我們的健康時,我們選擇了忽略它的信号。
很多患者病入膏肓時才會後悔沒有早些幹預。像我和老張的這個小故事不是什麼特殊案例,它每天都在各個醫院裡上演。
這篇文章的寫作初衷,并不是為了吓唬大家,而是希望讀到這裡的朋友們能夠明白一件事:冠心病來得并不突然,身體往往會提前通過一些“蛛絲馬迹”向你發出信号。
任何不适請别總想着拖延,健康從來都是自己的事,别讓疾病拖垮了生活的品質。
作為醫生,我的願望是大家都能早發現,早預防,控制好病情,别等災難真的發生了,才追悔莫及。
健康的路上,時刻做個有責任心的“守護者”,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負責。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讨論!
【本内容為虛構小故事,文中出現的任何人名、地名、或所涉及的其它方面,均與現實無關(不含任何隐射)。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