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4歲國中生心裡話: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真相令人紮心

14歲國中生心裡話: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真相令人紮心

薩提亞育兒 男孩派

2024年09月26日 09:00 安徽

一個孩子對世界的感覺,大多來源于養育者。

給孩子張弛有度的母愛,終有一天,他們會騰飛出自己的生命力量。

——虎媽

前兩天,刷到一條視訊:來自一個14歲國中生的心裡話。

主題是:孩子最想要什麼樣的媽媽?

他并沒有說媽媽一定要很有錢、沒有對物質的欲望,而是希望:媽媽要好看,要尊重他、支援他,讓他有崇拜感……

他說:

媽媽不要整天盯着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吃飽穿暖,有沒有保質完成作業。

如果媽媽們總是盯着孩子,會讓孩子感覺被監視,倍感壓力……

是啊?

松弛的媽媽,讓孩子自由長大;緊繃的媽媽,有很多的擔憂和害怕,壓制着孩子長大。

孩子對世界的感受,大多來源于媽媽。

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思想單純而感性,他們對媽媽的感覺也非常直覺。

那到底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媽媽呢?

男孩提了四點要求。

14歲國中生心裡話: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真相令人紮心
14歲國中生心裡話: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真相令人紮心

多關注自己

而不是總圍着孩子轉

有一位媽媽,得知自己的女兒學校邀請父母參加畢業彙演,可是女兒卻不告訴她。

她問女兒時,女兒支支吾吾,撒謊稱“你太忙了,不去也一樣”。

媽媽并沒有了解女兒的意思。

文藝表演那一天,早早就去了女兒學校。

結果一到現場卻發現,其他孩子的媽媽,都打扮得十分精緻,再反觀自己,随意穿了一雙運動鞋、牛仔褲,妝也沒化就去了,與周圍人群形成了鮮明對比。

那一刻,她終于明白為什麼女兒不願意讓她來了。

如果一個媽媽整天圍着家庭、孩子轉,不關注自己,也不成長,會不斷消耗自己,也會内耗孩子。

孩子雖然可能不會明說,但也會因為這種形象的影響,而缺乏自信心,變得自卑、敏感。

有調查報告顯示,注重外在的母親會讓孩子在生活中比别的孩子更有自信。

這種自信從别人對媽媽的評價而來。

因為在孩子眼裡:别人怎麼評價媽媽,就會怎麼評價他。

心理學博士張怡筠就曾說過:“媽媽越時髦,孩子越自信;媽媽身材越好,孩子越驕傲。”

精緻的媽媽,身上散發着力量,并把這種能量投射到孩子身上,讓孩子充滿自信與力量。

民國有一個名媛叫郭婉瑩。

她出生于優渥的家庭,但是結婚後卻被迫下放到了農村。

她要喂豬、刷馬桶、拌水泥、砸石頭、挖魚塘、挑河泥……

原本嬌生慣養的大小姐,如今卻做着最肮髒的活。

盡管如此,她還是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體,頭發梳得一絲不亂,過着精緻的生活。

在她的影響下,她的幾個孩子也沒有被生活的困苦擊垮,而是對未來充滿自信。

在網上看到一句話:媽媽對待自己外表的态度,就是孩子對待生活的态度。

不放棄照顧自己的媽媽,就像是一劑鎮定劑,讓孩子内心充滿力量。

是以,媽媽們一定要多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注重形象、培養興趣愛好、擁有自己獨立的生活。

生活豐富的媽媽,才會讓孩子内心充盈自在。

14歲國中生心裡話: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真相令人紮心
14歲國中生心裡話: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真相令人紮心

支援孩子,而不是要求

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件事。

有兩個男孩非常喜歡釣魚。

他們的媽媽并沒有覺得釣魚會耽誤學習,反而用行動支援他們的愛好。

首先是給孩子購買了釣魚相關的書籍和裝備,還讓孩子加入了釣魚協會,并且送他們去參加釣魚夏令營。

有了父母的支援,兩個男孩的興趣也越發濃厚,甚至釣魚技術慢慢到達了專業水準。

每個孩子都擁有不同的生命“訴求”,父母的支援就是他們的生命源。

可惜,大部分的父母都缺少這種眼界,有些父母甚至熱衷于“要求孩子”。

小時候要求孩子聽話、成績考滿分、學自己喜歡的興趣;

長大後,要求孩子工作、伴侶都按照自己的喜好來。

“你必須這樣做,不能那樣做”,這些限制的行為看似為孩子好,其實是一場道德綁架。

在網上看到一個話題:不被父母支援的孩子,影響有多大?

話題下方,有很多網友講訴了自己“不幸”的經曆:

我想學畫畫,我媽非要逼着我學跳舞,學了兩年,其他同學都考級了,我卻扭腰都不靈活,導緻後來我越來越讨厭跳舞,也越來越讨厭她,讨厭到學習上都要和她對着幹;

我媽連我穿什麼都要控制,她覺得不好看的永遠不會要我穿,她覺得好看的,就算我再不願意她都要逼着我穿;

從國中到高中我都沒什麼朋友。我媽不讓我交學習差的朋友,說他們會影響我成績;我去哪裡都要報備,這樣的窒息感讓我一直都很壓抑……

很多父母,從不去考慮孩子的意願,總按照自己的規劃去安排孩子,最終澆滅孩子的全部熱情。

孩子想要的是支援、而不是要求。

尤其是6-12歲的孩子,正處在勤奮、自主的飛速發展階段,他們更希望自己去掌控決定權。

孩子有一點想法,可以建議但不要拒絕;隻要是原則内的事情,我們都可以去支援。

就像愛好釣魚的那兩個孩子,隻要支援了他的熱情,他對生命就會更有追求和内驅力。

14歲國中生心裡話: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真相令人紮心
14歲國中生心裡話: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真相令人紮心

尊重孩子的選擇

而不是改變

周國平在書裡寫道:“了解每個孩子的不一樣,愛這個不一樣。”

他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

他有兩個孩子,個性就完全不同。

女兒啾啾内向不愛說話,在外人面前總是很膽小;而兒子叩叩外向,面對誰都落落大方。

女兒喜歡學習,最後選擇出國留學;而兒子不喜歡枯燥乏味的課本知識,反而喜歡繪畫和體育。

面對個性和喜好完全相反的兩個孩子,周國平選擇尊重他們。

他支援兒子學繪畫,并努力為他尋找價值;女兒熱愛學習,他也從不去幹涉。

周國平說:“孩子們會有他們的生活,我不能規劃,不能參與,隻能祝福。”

是啊!

每個孩子都有差異,我們要在這些差異中去尋找孩子的潛力,讓它變成孩子的敲門磚,最後成就孩子。

如今的父母,有一個非常大的短闆:不尊重孩子。

大部分的父母覺得:孩子還小,沒有能力去做決定,是以,很多事都不去尊重孩子。

比如:

孩子到了青春期有隐私,總是想方設法去偷窺;

發現孩子早戀,什麼也不說,先打一頓再談教育;

孩子犯了錯,在大庭廣衆之下就批評孩子……

不懂得尊重孩子,才會讓孩子的孩子越來越叛逆。

“三分教七分等”,孩子變好還是變差,都是由父母給予的尊重感去衍生出來的。

在一個家長群裡,有很多父母都遇到相同的問題:我們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方式去幫助孩子,孩子的感受到底是什麼?

一位育兒經驗豐富的媽媽是這樣說的:

孩子最大的感受是“我的父母是壞人”,我不自由、想逃離。

孩子是生命,他不是流水線的産品,孩子的成長沒有标準,是以我們要學習做到這些:

努力看見孩子的特點,努力放大孩子的優點,多推動孩子;

不總想着改變孩子,如果改變那麼容易的話,就不會有現在的狀況,我們要激發孩子的主動意願,去尊重他的每一次選擇;

把自主權交給孩子,如果孩子不願意聽,就不要去擾動他,多陪在身邊,相信孩子。

尊重,是心靈上的同頻契合。

隻要父母樂于去發現,終有一天,他會騰飛出自己的生命力量。

14歲國中生心裡話: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真相令人紮心
14歲國中生心裡話: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真相令人紮心

先要求自己

而不是抱怨孩子

前段時間,小區裡一個男孩因為暑假在家玩遊戲上瘾,被媽媽掐斷了網線,抗議了三天。

據了解,這個男孩從放了暑假就開始打遊戲,作業也不做。

媽媽試過很多辦法,一旦阻止孩子玩遊戲,他就絕食抗議。

直到有一次,母子兩人吵到了小區裡,男孩當着很多人的面控訴:

我小時候,跟着你去打麻将,你天天把手機拿給我玩,當時你怎麼不阻止我?

很多時候你嫌我吵,叫我玩手機,你都忘了嗎?

晚上回家,你和我爸一人一個手機,為什麼我就不行?

我望着那孩子一臉控訴的模樣,瞬間頓悟:原來孩子的不良言行,都是父母種下的惡果。

我們總是抱怨孩子不努力、不學習,其實在孩子的言行裡處處都是父母的影子。

躺平的父母教不出上進的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說過:

“每個人都有一個學習的榜樣,這個榜樣可以在我們人生的決定性時刻為我們指明方向。”

在網上看到一個文章。

14歲國中生心裡話: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真相令人紮心

一個女孩說,自己的媽媽在她高二的時候利用生活之餘考研,後來順利考上了重慶醫科大學。

女孩說:媽媽平時要工作,還要照顧家庭,還要教育我。

但是就算是這樣,媽媽每天中午還是要抽一個小時時間學習,晚上下班雷打不動地從七點學到深夜。

我那時正處于高中,情緒波動最大的時候,可是每次看到媽媽這麼努力,我的焦慮情緒都被治愈了。

如果說,父母唯一可以帶動孩子仰望的時候,那一定是父母在成長的高光時刻,讓孩子仰望你、崇拜你,才是最無聲的教育。

有網友曾說過一句話:

“我覺得好父母的标準,就是要以身作則,和他一起學習,然後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内心,敢于和孩子一起面對失敗。”

了不起的孩子背後,都站着積極上進的父母。

我們不要想着“怎樣改變孩子”,而要去想“如何要求自己”。

與其讓孩子少看電子産品,不如自己先拿起幾本好書,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與其要求孩子不拖拉,不如自己先做到不磨蹭,提高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努力的父母,才配得上孩子去崇拜你。

14歲國中生心裡話: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真相令人紮心

有人說:“愛要張弛有度,才能有溫度。”

如果父母的皮筋拉得太緊,孩子就越容易反彈。

父母是孩子溫度的代名詞;好父母,才更容易成就優秀的孩子。

生活不是單一為了誰,作為父母,也要活得自信、大方。

孩子,越早放手越好,有些事不要太去計較,讓孩子自己做主,他才有時間去成長;

目光不要總是聚焦在孩子身上,放大自己的光環,孩子自然就會仰望你。

最好的父母之愛,是和孩子心靈契合,繪制屬于彼此的未來。

本文全文轉載至微信公衆号:薩提亞育兒 男孩派,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公衆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