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員工搶走了新加坡員工的飯碗”這個說法要被打臉了。
最近,新加坡人力部(MOM)公布了2024年第二季《勞動市場報告》,資料顯示總就業人數顯著增長了11300人,增幅超過今年第一季度一倍,連續11個季度增加。
第二季度居民雇員人數增加4900,但上半年EP和SP人數雙雙減少。無論是外資企業還是本地企業,都聘請很多本地居民。
就業人口主要是WP持有者
上半年EP和SP雙雙減少
在2024年第二季度,不包括外籍幫傭在内,今年6月總就業人口達371萬4700人。增長來自于非居民人口,主要是工作準證持有者(WP),增加了1萬2000人。
人力部指出,由于建築業和制造業對外籍人力需求強勁反彈,對建築業和制造業等領域的工作準證持有者需求增加。這些人擔任非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PMET)職位,本地人一般較少意願從事這些工作崗位。
資料顯示,持各類工作證件的外籍雇員人數達125萬零300人,其中就業準證和S準證持有者人數,在今年第二季雙雙減少。截至今年6月,就業準證持有者達20萬2400人,持S準證的外籍人士則有17萬6400人,與去年12月比較,分别減少3000人及2100人。
這與新加坡近些年實施的外籍準證調整政策有關,比如EP申請采取計分制、S準證薪金門檻調高、收緊建築、海事和加工業S人頭等。
約6成高薪居民在外資企業
人力部首次公布新加坡就業市場近年來表現出一些有趣的趨勢。
新加坡外資企業占本地營運企業僅20%的比重,卻帶動了近三分之一的居民雇員就業。
在高薪行業中,外資企業的影響力更為顯著,約有六成月薪超過1萬2500元的高收入居民,是在外資企業工作。
例如,美國網際網路公司Meta,在新加坡開出的薪水比平均市場高出52.7%。據glassdoor的最新資料,Meta的軟體工程師一個月最高能獲得1.8萬的月薪。
圖源:Glassdoor
外資企業指的是由外資持股超過五成的公司。今年也有不少巨頭公司的總部選擇設立在新加坡。
有8萬1200個職位空缺待填補
新加坡的勞動力市場依然緊張,職位空缺數超過失業人數。
第二季裁員人數微升至3270人,與曆史水準相比依然較低。超過一半的被裁居民在六個月内重新找到了工作。
截至2024年6月,有8萬1200個職位空缺待填補,職位空缺與失業人數的比率上升至1.67,整體失業率為2.0%,居民失業率為2.7%,公民失業率為2.8%。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9月16日指出,長遠來看,居民就業增長将趨緩。企業需要在利用外籍人才和支援本地員工之間取得平衡,而員工應積極提升自身的就業能力,保持競争力。
未來,政府也将持續為國人創造更多優質的工作機會。
這些行業最缺人
新加坡人力部去年颠覆群眾對收入的認知,介紹石油和海事燃油交易員賺最多。接下來哪個行業摘冠成為NO.1?
(圖表上的總月薪包括基本薪金和加班費等)
新加坡作為全球金融和貿易中心,科技、金融、旅遊、醫療和綠色能源等領域是十大熱門高薪行業。
十大行業一旦賦能人工智能(AI),即往數字化轉型方面努力,新加坡勞動市場對于資訊和通信技術專業人士的需求就非常旺盛。
全球範圍内人工智能人才都相對短缺。在矽谷,頂尖AI人才的薪酬競争非常激烈,有報道稱,一些資深研究員的年薪可能在5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之間。
新加坡也不例外,尤其看中具備深厚技術背景和實踐經驗的人才。在未來三到五年内,新加坡的目标是将本地的AI從業者人數增加兩倍以上,達到15,000人,并建立一個“标志性”網站來培育該國的人工智能社群。
截止目前,新加坡在整個經濟中,外向型領域如金融和保險服務、資訊通信、專業服務業的就業人口仍持續增加。這些行業人才+AI應用領域,在新加坡無疑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YY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加坡人力部丨來源
新加坡人力部丨圖源
1.凡本網站注明文章類型為“原創”的所有作品,版權屬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新加坡眼”。
2.凡本網站注明文章類型為“轉載”、“編譯”的所有作品,均轉載或編譯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并不代表本公衆号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