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珅從入獄到上吊僅5天,臨死和嘉慶談話,道出誰是大清第一貪官

社會是一個大染缸,無論秉性如何,都要經過一番洗禮,能不能保持初衷,就看内心的信仰夠不夠堅定。

悲催的是,很多人都在物欲中迷失了自己,忘記了初衷,就沒有了信仰,隻得留下萬世罵名,被人們唾棄。

和珅從入獄到上吊僅5天,臨死和嘉慶談話,道出誰是大清第一貪官

曆史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而素有大清第一貪官的和珅便是其中之一。

想必很多人提到和珅,腦海中就會浮現《鐵齒銅牙紀曉岚》中和珅的形象,覺得他的出現就是負責搞笑的,而沒有絲毫能力。

其實這種形象,隻是影視對和珅的故意扭曲,真實的和珅遠比紀曉岚更加有才。

和珅從入獄到上吊僅5天,臨死和嘉慶談話,道出誰是大清第一貪官

就拿紀曉岚最能拿得出手的功績編纂《四庫全書》來說,這部巨著的總編輯正是和珅,而紀曉岚隻是和珅手下衆多小編輯中的一個。

和珅出身貧苦,但卻十分上進,在他吃不起飯的時候,卻堅持讀書,以至于自學而精通了滿、漢、蒙、藏四種語言,還通讀了四書五經。

他立志要入仕為官,做一個正直清廉的好官,而和珅入仕之後還真是這樣做的,甚至還将給他送禮的人罵了個狗血噴頭。

可是和珅究竟還是一步步走向了貪官污吏的行列。

和珅從入獄到上吊僅5天,臨死和嘉慶談話,道出誰是大清第一貪官

在乾隆皇帝去世後,和珅也迎來了末日,他從入獄到上吊自裁僅隻有5天,而他臨死之前和嘉慶的談話,道出了誰才是大清第一貪官。

野心膨脹

乾隆四十五年,朝廷接到一封實名舉報信,這封舉報信是雲南按察使海甯上書揭發雲貴總督李侍堯A錢。

這封信引起了乾隆皇帝的高度重視,他立即派遣已經成為他心腹的和珅前去查辦。

和珅從入獄到上吊僅5天,臨死和嘉慶談話,道出誰是大清第一貪官

起初,和珅并沒有掌握李侍堯A錢的證據,但經過一番犀利的操作,和珅還是查辦了李侍堯,并收繳了大量A錢的錢款和價值連城的珠寶。

按理來說,這些贓款都要上繳國庫,可和珅卻暗中扣留了一部分,這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覺,畢竟根本沒有人知道李侍堯究竟A錢了多少銀子。

這件事情之後,和珅嘗到了金錢的美妙,而他的貪心也被放大,野心大為膨脹。

在乾隆的賞識下,和珅的權力越來越大,向他行賄的人也越來越多,他便放開膽子,來者不拒。

和珅從入獄到上吊僅5天,臨死和嘉慶談話,道出誰是大清第一貪官

貪念一起,便無所畏懼。

和珅在A錢之路上,一頭紮了進去,甚至不惜動用所有的權力,來擴充自己的财富,這使得他所A錢的銀兩得以成幾何倍數增長。

和珅跌倒

和珅在朝廷上風風光光了幾十年,他嘗盡了人世間的繁華與富貴。

伴随着乾隆年歲越來越大,他對和珅的信任,甚至超過了自己親兒子嘉慶。

和珅從入獄到上吊僅5天,臨死和嘉慶談話,道出誰是大清第一貪官

仗着乾隆的信任,和珅根本不把嘉慶放在眼裡,即便後來乾隆退位,嘉慶當上了皇帝,和珅依然如故。

嘉慶四年,乾隆皇帝的人生走到了終點,嘉慶皇帝則指令和珅處理喪事,可讓和珅想不到的是,嘉慶卻借機将其軟禁并關進大獄。

通過簡單審理,嘉慶便羅列和珅二十條大罪下旨判處和珅死刑并抄家,抄得白銀8億兩,相當于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

和珅從入獄到上吊僅5天,臨死和嘉慶談話,道出誰是大清第一貪官

從和珅入獄到上吊自盡僅僅隻有五天,可以說和珅一案是清朝處理最快的大案要案。

而在這五天裡,嘉慶也曾與和珅進行過深入交談,而和珅卻叫屈不疊,直言自己根本不是大清第一貪官。

第一貪官

誰是大清第一貪官?

和珅給出的答案是他的主子乾隆皇帝,那麼和珅這般說有沒有道理?

當然有,我們來舉兩個例子。

乾隆四十九年,乾隆皇帝下令開始第六次南巡,而作為組織者的和珅,自然想把這事辦的漂亮。

如何該讓乾隆皇帝高興,和珅自然知曉乾隆的想法,隻要不從國庫要錢,這事就完美了。

于是和珅便下令各府進獻資金,然後自己拿出一部分A錢所得之款,讓國庫未花一分錢而完成了乾隆的第六次南巡。

乾隆五十五年,和珅創立議罪銀制度,該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官員犯罪可以通過繳納白銀來免罪,而所收到的銀兩全部沒入内務府庫。

和珅從入獄到上吊僅5天,臨死和嘉慶談話,道出誰是大清第一貪官

注意,内務府庫不是國庫,這是乾隆皇帝的私庫,其中的銀兩隻供乾隆一個人用。

是以,我們不難看出,和珅為何有膽子A錢相當于清朝15年财政收入的銀兩,這并不是他背着乾隆敢自己做的事情。

在這一切的背後,乾隆皇帝則是和珅敢如此行事的最大依仗,畢竟乾隆暮年需要大量的金銀來滿足享樂與揮霍。

或許很多人會說,清朝都是他的,直接從國庫拿不也一樣,為何縱容和珅A錢?

和珅從入獄到上吊僅5天,臨死和嘉慶談話,道出誰是大清第一貪官

其實還真不一樣,因為國庫涉及面太廣,朝廷大臣都盯着的,即便是乾隆用起來也不能随心所欲。

肆意揮霍還不用為金錢發愁,這便是乾隆寵信和珅的關鍵所在,是以和珅說大清第一貪官非乾隆莫屬,可謂是道出了曆史真相。

參考文獻:《清史稿》等。

(圖網,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