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失算了?本想扶持印度制衡中國,卻不曾想加速了自己的衰落,這是怎麼回事?
美欲打造“第二個中國”
美國很早之前就提出了“亞太戰略”,但到特朗普時期,便改成了“印太戰略”,出現這一轉變的主要原因是印度的加入。
在美蘇争霸期間,印度是美蘇兩國都想要争搶的“香饽饽”。當年,美國沒有搶過蘇聯,讓印度傾向蘇聯,直到蘇聯解體後,美印關系才逐漸發展起來。
印度國土廣闊、人口衆多,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在美國和印度看來,他們具備和中國一樣的先天條件,這讓美國有了“扶持印度成為下一個中國”的念頭。
印度是怎麼想的呢?
1943年,尼赫魯便曾說“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流角色的,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銷聲匿迹”。
也是從此時開始,“大國夢”在印度境内生根了,印度曆屆總理都奔着“大國夢”去,誰都希望将印度打造成數一數二的大國。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夢想都會成真,印度發展了幾十年始終沒能走到“世界大國”的位置上。就在印度發愁的時候,美國出現了。
美國和印度經曆風雨,終于在同一條船上了,印度成為了美國的“棋子”,專門用來制衡大陸。美國還特意把“亞太戰略”改成了“印太戰略”,隻因為有了印度的加入。
原本,美國和印度信心滿滿,總覺得他倆聯手勢必能夠制衡中國的發展,可近年來,美國卻發現事情并沒有按照他們所想發展,美國扶持印度卻加速了自己的衰落,這是為什麼呢?
印度的“缺陷”
美國扶持印度大緻分為三大内容,經濟、軍事和科技。
美國衆多知名企業到印度建立工廠,比如蘋果、谷歌等等。為了幫助印度實作“印度制造”,美國還牽線讓知名的晶片制造商去印度建廠,發展。2023年,美國的美光科技就宣布要在印度建立一個半導體組裝與測試工廠。
在軍事方面,印度加入了以美國為主導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美國還出售武器給印度。比如在2018年,印度就成為了首個獲美先進無人機技術的“非北約”夥伴,還擷取了有權自美購買軍民兩用技術的“戰略貿易授權1類”地位。
印度投桃報李,也跟着美國限制大陸的投資、技術和企業,用行動向美國表示要與“中國脫鈎”。
此外,印度還制造了中印邊境沖突,例如2020年發生的“加勒萬沖突”。
這場沖突讓中印關系變冷淡,但卻讓美印更加“團結”了,美國的支援讓印度打消了“美國在中印沖突裡是否可靠”的顧慮。美印兩國的關系更上一層樓,美國還帶着印度舉行了軍事演習。
然而,美國對印度做再多都沒太大用處,隻是拖累了自己的發展,為什麼呢?
如今的印度有一個“外資墳場”的稱号,在印度賺的錢就得留在印度,這句話并非危言聳聽。
印度針對外資企業有一套“法律法規”,他們能以莫須有的罪名打壓、處罰外企,大陸的小米,美國的谷歌,還有亞馬遜、諾基亞等知名企業都曾遭到過印度的“黑手”,谷歌等企業曾被發出了數10億的“天價罰單”。
世界銀行釋出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印度被評為是“全球最難做生意的國家”之一,許多外資快速進場,又迅速退場。
除了印度營商環境不好之外,印度的基礎設施也是硬傷,日本在印度修6年多的了高鐵還沒完工,而這條高鐵僅有508公裡,據澎湃新聞前年報道,日本人認為他們中了印度的圈套。
印度的土地并非全部國有,有一部分是私人土地,鐵路、工廠或是其他基礎設施建造私人土地上,就免不了出現一堆扯皮的事情,這也是令外資企業頭疼的原因之一。
最後一點是,印度人的教育程度因種姓制度等原因普遍不高,高科技人才極其稀少,而這部分人大多又在海外工作生活,印度國内人才稀缺。許多印度人隻能做簡單、重複的工作,也并不能幫助印度實作“大國夢”。
誇張點說,美國費盡心思幫印度牽線搭橋、招商引資,換來的卻是印度被叫“外資墳場”。印度國内一堆問題都沒有解決,又如何留住外資呢?
印度的算計
但最令美國痛苦的并非是印度國内的發展,而是印度的外交選擇。
在上世紀,印度憑借“不結盟運動”遊走在美蘇兩國之間,也在國際社會站穩了腳跟。步入新時代,印度和美國關系逐漸緊密,但印度和俄羅斯的關系也很不錯。
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美國再三要求印度制裁俄羅斯,但印度始終不願意,仍然和俄羅斯保持友好的貿易等關系。
今年,莫迪通路俄羅斯,和普京熱情擁抱,還引起了美國的擔憂。
除此之外,印度和“反美大國”——伊朗也保持着較好的外交關系。今年5月中旬,印度和音浪簽署了恰巴哈爾港營運協定,伊朗把恰巴哈爾港交給印度開發、營運,這份協定的有效期是10年。
有了恰巴哈爾港,印度就可以繞過巴基斯坦,直接進入中亞,還可以和大陸的“一帶一路”抗衡,這對印度來說就是一件大喜事。
可對于美國來說,這就不是喜事了。俄羅斯、伊朗都和美國有較大的沖突,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和伊朗快要團結在一起對抗美國了,對美國來說,伊俄就是他們的敵人。
印度和敵人做生意,讓美國怎麼忍?可美國有選擇嗎?
從現在的局勢來看,印度還是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最優選”,隻是印度并不想被“美盟國”的義務綁定。
印度是清醒的,他們可以享受利益,但不會承擔大風險。
簡而言之,在符合印度的戰略要求和利益情況下,印度不介意順着美國的政策走,可美國政策一旦和印度利益相悖,印度就會馬上走人。比如2023年,印度就公開拒絕加入“北約加五”模式,拒絕成為美國真正的“盟友”。
美國用資源和金錢扶持了一個“不聽話”的“盟友”,而且這個“盟友”也有着超級大國的夢想,美國或許是給未來的他們培養了一個對手。
參考資料:
[1]觀察者 《“抗衡瓜達爾港”,印度與伊朗簽署為期10年的恰巴哈爾港營運協定》 20240514
[2]新華網 《“養羊殺羊”,印度這樣成為“外資墳場”》 20230720
[3]澎湃新聞 《解讀|美印“夥伴”再加強,專家:印度享受利益但不願被“盟國”義務綁定》 20230626
[4]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 《胡志勇:美國印太戰略的印度角色及影響》 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