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職場“花瓶效應”:為什麼你越害怕,就越容易失敗

近日讀到一個非常有趣的古代故事,很有意思,也很玄學,記錄并分享于此。

邵雍精研易經,占蔔極為精準。有一天,他看着家中桌上的一個花瓶,突然占了一卦,卦象顯示這個花瓶會在當天午時破碎。邵雍覺得非常奇怪,家裡沒小孩兒、沒寵物,風不吹,地不搖,這花瓶怎麼可能碎呢?于是,他決定守着花瓶,想親眼見證這卦象到底準不準。

午餐時,他夫人叫他去吃飯,邵雍顧不上,死盯着花瓶不放。夫人叫了幾次,見他還不動,一氣之下上前一推,花瓶就這麼摔碎了。邵雍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正是他的執念和關注,促成了花瓶的破碎。

原來,觀察未來的人,早在未來的因果裡。

職場“花瓶效應”:為什麼你越害怕,就越容易失敗

這故事是不是有點像你職場中的某些情境?當你特别擔心某個項目會出問題,結果真就出問題了。或是你越害怕某件事搞砸,反而越容易讓它真的發生。

其實,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自我實作預言”。說白了,就是你越擔心某件事會發生,你的行為和心态無意間就把它變成了現實。

1. 自我實作預言:你害怕什麼,往往來什麼

在職場中,“自我實作預言”經常出現。你越是擔心一個項目失敗,越容易因為緊張和焦慮搞砸整個計劃。比方說,你覺得自己某個彙報肯定會出錯,結果你因為過度緊張,真的在彙報時卡殼,導緻表現不如人意。

這就像邵雍盯着花瓶一樣,你過度關注那個你最害怕的結果,反而在無意中為它的實作創造了條件。

心理學中的有個“焦點效應”,說的也是如此:你越關注某個細節,它反而會被無限放大,甚至最終主導了整個事件。

職場“花瓶效應”:為什麼你越害怕,就越容易失敗

2. 職場焦慮:盯得太緊,反而失去控制

有些職場新人經常會陷入這樣的怪圈:一邊擔心表現不好,一邊又忍不住反複檢讨自己哪裡不夠好。長此以往,焦慮、壓力、甚至自我否定逐漸積累,反而讓問題越來越嚴重。

這就像你開車時,看到前方有個坑,心裡一直告誡自己“别踩進去”。結果呢?你越想着别踩進去,越是盯着那個坑,最後很有可能一腳就紮進去了。

因為你的注意力已經被那個坑牢牢吸引住了,失去了對全局的掌控。

是以,職場中“盯得太緊”真的未必是好事,适當地放下控制感,接受不确定性,反而可能更有利于解決問題。

職場“花瓶效應”:為什麼你越害怕,就越容易失敗

3. 正念思維:減少對未來的擔憂,專注當下

既然過度的擔憂和焦慮無助于職場表現,那麼該如何打破這種“自我實作預言”呢?答案在于現代心理學提到的“正念”思維。

所謂正念,就是專注于當下的行為,而非對未來的過度擔憂。

很多時候,職場焦慮并不是來自于現實,而是我們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的臆測。與其不斷想象未來可能的失敗,不如專注于現在能做的事情,改善當下的表現。

比如,你可以告訴自己:“我現在能做的是充分準備,剩下的就交給現場發揮吧。”這種心态不僅能有效緩解焦慮,還能讓你在行動上更加高效,減少對未來不确定性的恐懼。

職場“花瓶效應”:為什麼你越害怕,就越容易失敗

4. 996職場人:接受壓力,化焦慮為動力

對于996的職場人來說,邵雍的故事其實還有一個更深的啟示:你對工作的态度,可能會決定你在高壓下的表現。

很多職場人面對高強度的工作時,會首先感到的是“我撐不住了”“這個項目我搞不定”,結果往往真就搞砸了。這就是典型的“自我實作預言”。

如果我們能換個角度,把996看作是提升時間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機會,反而能從中找到動力,少一些消極情緒。每一個項目背後都可能有它的正面價值,找到這些積極的方面,可以幫助你維持動力。比如,别總想着“完了,出錯了”,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我能做什麼來避免出錯”。當你改變了自己的關注點,工作效率和心态都會随之提升。

職場“花瓶效應”:為什麼你越害怕,就越容易失敗

5. 放下控制感,學會應對不确定性

職場上,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客戶的需求、公司政策的變動、市場的波動,甚至上司的情緒都是我們無法控制的。與其費盡心力去控制這些不可控的事情,不如學會接受不确定性,放下對結果的執念。

正如邵雍守着花瓶的結局,結果并沒有因為他的緊盯而發生變化,反而是他妻子的一怒之下結束了這場預測。我們在職場中也要明白:

很多事情的發展并不取決于我們是否緊盯,而在于我們是否能順其自然,做好自己的部分,适應環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