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校長院士聯袂講授,華農這堂思政課又“土”又“潮”

“沉浸式”感受農業“黑科技”

“機器人”自動巡園、機械手采摘蔬果、從耕牛秧馬變遷到無人農場……未來農業的方向和前景是怎樣的?9月29日,華南農業大學校長薛紅衛聯袂院士專家,為學生帶來一堂又“土”又“潮”的“思政第一課”,帶領學生走進華南農業大學水稻機械化博物館和智慧小院,“沉浸式”感受農業“黑科技”,以“眼見為實”領悟農業科技創新在農業強國建設中的關鍵作用。

在水稻機械化博物館,農業機械化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結合自身50多年攻堅農業機械關鍵技術的工作經曆和建立無人農場的生動實踐,向同學們介紹了大陸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曆程。薛紅衛和同學們一同參觀、邊走邊聽,鼓勵大家學習羅錫文院士等華農科學家們的精神,既要腳踏實地開展研究、堅守為民情懷,也要敢于開拓創新、求精圖變。

校長院士聯袂講授,華農這堂思政課又“土”又“潮”

在智慧小院,農業農村部華南熱帶智慧農業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人工智能和智慧農業專家肖德琴向同學們介紹了智慧農業感覺技術、算法模型、智能裝備等“硬核科技”,并現場展示了這些科技成果如何在農業生産中發揮作用。薛紅衛在和同學們交流的過程中,勉勵大家積極關注智慧農業發展前景,努力汲取農業科技前沿知識,勇于開拓創新。

校長院士聯袂講授,華農這堂思政課又“土”又“潮”

在總結授課中,薛紅衛圍繞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建設農業強國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部署,通過分析未來農業所呈現出的新形态、新業态和新模式,論述了華農通過重塑高等農業教育的學科發展體系、科技創新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勇擔支撐引領未來農業發展的曆史使命。

校長院士聯袂講授,華農這堂思政課又“土”又“潮”

“新時代農林高校學子應怎樣投身農業強國建設?” 薛紅衛以作物生長為喻,勉勵同學們像種子一樣向下紮根、向陽生長,以蓬勃的生命力将所學所思所悟真正應用到實踐中,為建設農業強國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做過貢獻。結合“修德、博學、求實、創新”的華農校訓,他向同學們提了四點希望:一是以修德為先,厚植科教報國的理想抱負;二是以博學為本,培養兼收并蓄的學習能力;三是以求實為要,練就知行合一的精神品格;四是以創新為志,勇攀強農興農的科技高峰。

課後,同學們紛紛表示,這節“思政第一課” 将體驗參觀和理論授課相結合,授課形式新穎、教學内容豐富,有很好的啟發作用。農學院2024級農學專業丁穎創新班的劉芷慧同學說:“從智慧小院精準農業背後的資料、算法、圖像采集等技術,到水稻機械化博物館展示的大陸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曆程,我不僅了解了農業科技創新和多學科交叉的重要性,也深深感受到老一輩科學家們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今後,我将更加注重培養創新思維,沉下心去鑽研,做到知行合一,勇擔強農興農責任,助力大陸農業強國建設。”

廣東科技報記者 劉肖勇 通訊員 王旗 藍學明 李彥華

本文圖檔由華南農業大學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