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中國大媽橫掃各種黃金的新聞被各大媒體争相報道,然而就在多年之後,最近卻出現了金價大漲金飾缺沒有人買的情況,為啥黃金漲價大家反而不買了?問題到底出在哪了?
一、有銷售稱金價大漲金飾都沒人買了?
據證券時報的報道,“都沒人買了!”深圳一黃金珠寶行業資深銷售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抱怨道,最近金價的再次大幅上漲對金飾銷售造成了明顯影響。她表示,金價越來越高影響了不少顧客購買金飾的意願,“覺得太貴了”。上述人士表示,在剛過去的中秋節假期,她們銷售情況都不怎麼好,“(此前)很多顧客還在等金價下跌,但卻越等越貴”。
在金價出現新一波漲勢的背景下,證券時報記者近日随機走訪了深圳地區多家黃金珠寶門店,發現人氣确實不太旺。晚高峰時段,多家黃金珠寶零售門店人流都較為稀少。
至于終端金飾價格,記者實探發現,随着國際金價的上漲,多個品牌的金飾價格亦明顯上漲,加上工費後,很多品牌門店金飾價格已超過800元/克。而就在一個多月前的“七夕”期間,不少品牌門店金飾報價還在每克700元出頭。
金價連攀新高導緻金飾消費萎縮的現象,也傳導至了作為大陸黃金珠寶集散地的深圳水貝地區。深圳水貝地區一黃金珠寶企業資深從業人士向記者表示,近期一些中小黃金珠寶商家出現關店,他表示,由于銷售不太好,虧本了較長時間,他一個親戚在水貝地區開的店就準備關店。
比如周生生不久前披露的2024中期報告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香港及澳門的珠寶業務,錄得同店銷售增長上升4%;内地的同店銷售增長則自去年的高基數下跌9%。
二、為啥黃金漲價大家反而不買了?
近期,全球金價的持續上漲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而這一趨勢卻并未帶動金飾銷量的同步增長,反而出現了金飾市場遇冷的現象,這件事我們該怎麼看呢?
首先,通常情況下,金價的上漲會增加相關産品的投資吸引力。黃金作為避險資産的代表,其價格上漲往往預示着市場風險的增加,進而激發投資者的避險需求。這種需求的提升,理論上會帶動黃金及其衍生品的銷量增長,包括金飾在内的黃金産品也會是以受益。投資者傾向于在金價上漲時購入黃金,期待未來價格的進一步攀升,以實作資本增值。
其次,在中國市場,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往往受到“買漲不買跌”心理的影響。這種心态意味着當某種商品價格持續走高時,一些潛在買家可能會推遲購買決策,以避免在價格高點入手後可能面臨的貶值風險。對于黃金首飾而言,随着金價的攀升,其零售價格自然水漲船高,這可能導緻消費者采取觀望态度,尤其是當他們認為目前價格水準已經超出合理範圍時。
此外,随着金價的升高,投資于實物黃金的風險也随之增加。投資者需要更加謹慎地評估市場趨勢,以免在高位買入後遭遇價格回調。這種不确定性進一步抑制了消費者對于黃金飾品的需求,因為他們更傾向于選擇那些能夠提供穩定回報或者具有明確定值功能的投資标的。
第三,金飾作為黃金的衍生品,其成本不僅包括黃金本身的價格,還涵蓋了人工費、設計費、品牌溢價等多個方面。這些附加成本使得金飾的售價遠高于黃金原料價格,進而削弱了其作為投資品的吸引力。相比之下,黃金ETF、金條金币等實物黃金投資産品因成本低廉、交易便捷而更受投資者青睐。特别是在金價波動較大的時期,這些投資産品能夠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的避險和保值需求。
第四,從長期視角來看,隻有當金價進入明顯的下行周期,金飾銷量才有可能出現顯著提升。在金價下跌時,消費者會認為購買金飾是一個較好的時機,因為此時的附加成本在總成本中的占比相對降低,金飾的成本效益提高,進而刺激了購買需求。此外,金價下行也降低了投資風險,使得消費者更願意在金飾上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