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速讀美國頂刊16:一件西方無法想像的事正在發生

速讀美國頂刊16:一件西方無法想像的事正在發生

編者按:“在世界氣候領域,一件曾經被認為幾乎無法想像的事可能正在發生。”9月20日,美國記者大衛·華萊士-威爾斯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全球綠色轉型故事已經被中國徹底改寫。人大重陽第16期“速讀美國頂級期刊”欄目(點選檢視往期内容)特編譯該文核心内容,供讀者參考。

在世界氣候領域,一件曾經被認為幾乎無法想像的事可能正在發生。初步資料顯示,盡管全球碳排放仍在上升,中國的排放可能已經達峰——長期以來的氣候“大反派”,如今先于全球一步,扭轉了排放趨勢。

像這樣的預測并不完全可靠,但全球綠色轉型故事已經被中國徹底改寫。這個故事的大緻情節你可能已經了解了:憑借數十年來太陽能、風能和電池技術成本以令人咋舌的速度下降,以及新一輪的氣候倡議和大幅增加的政策支援,各類綠色能源技術正在沿着一條驚人的指數曲線上升,每一年的進展都讓那些守舊的産業分析人士的謹慎預測淪為笑柄。

這一點時常被作為一項全球成功來贊頌,但近年的進步主要來自一個國家。把中國排除在世界之外,那讓人瞠目結舌的上升曲線就平緩了許多——綠色能源仍然走在正确的方向上,隻是速度要慢很多。

以太陽能為例,作為目前全球綠色轉型的主導力量,太陽能給了世界一個自我安慰的故事。2023年,包括中國在内的全球太陽能裝機容量達425吉瓦;除中國之外的世界隻有162吉瓦。中國占了263吉瓦;美國隻有33吉瓦。就在2019年的時候,中國的裝機容量還是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去年,它的裝機容量已經比除它之外的全世界總量多出62%。同樣經過這五年,中國的新增裝機已經增長了八倍以上;如果不算中國,全世界增幅還不到一倍。

一旦排除中國,數字就顯得沒那麼值得贊歎了:從2019年到2023年,每年的新增裝機容量依次為90、93、100、133和162吉瓦。中國之外的世界并非沒有進步——從2021年到2023年,新增容量增加了62%。但中國的增長是317%。

不隻是太陽能。據最近的一項估算,今年全球建造的大型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場有近三分之二在中國,其綠色能源部署規模是世界其它地方的八倍以上。七國集團——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和英國——加起來,2023年的新增裝機容量勉強達到中國的四分之一。2023年中國新增風電容量74吉瓦;世界其它地方總和為43吉瓦,美國隻有6吉瓦。2023年,中國售出電動汽車810萬輛,世界其它地方是560萬輛,其中美國140萬輛。

當然,其它地方也有令人鼓舞的故事。(例如2024年前六個月,歐洲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超過了化石燃料,南非的屋頂太陽能在一年多裡增加了349%。)然而從世界其它地方的脫碳進展來看,轉型背後也有中國的推動。2022年,中國生産了全球約90%的太陽能矽片和電池——根據一些測算,這個産量是世界其它地方計劃安裝的總量的兩倍以上。去年,全世界超過60%的風力渦輪機是中國生産的,售出的電動汽車60%來自中國。2004年,美國在全球太陽能生産中的份額是13%,到了2023年已經不足61%。中國的份額現在是80%,曾經隻有1%。

也就在五年前,西方的氣候外交官還經常發牢騷,說即使富有的國家實作奇迹般的脫碳,隻要中國不配合,那也是白搭,畢竟這一個國家就産生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排放。直到今天還有一些号稱有氣候意識的人在哀歎,全球暖化是一個隻能由各國去解決的全球問題,這是在假定,地方成本和全球收益之間的不比對會讓那些不良的、不積極的行為者失去解決問題的動力,有的還說,既然存在這樣的情況,我們也應該放慢腳步。

事實上,競争的邏輯如今正好反過來。從某些方面看,一些與我們接近的國家以及歐洲的那些理所當然的盟友在轉型的進度上都領先美國不少。我們的主要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對手在脫碳的路上不但沒有懈怠,還把全世界都甩在了身後。這不等于說中國已經幫我們解決了世界的氣候問題。隻是如布雷特·克裡斯托夫斯在《金融時報》上的文章所說,“能源轉型并非單一的程序,而是一系列的地區轉型,有着各不相同的形式、步調和廣度”。“當我們在談論'全球'的時候,是存在一種混淆的”,亞當·圖茲寫道,“因為事實上,在整個能源轉型動态裡,有一個國家是占據絕對優勢的,那就是中國。”

十年前,美國及其盟友将大量的知識和外交精力花在了一個戰略問題上,即如何鼓勵中國加入到我們的脫碳競賽中,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這個國家都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然而,今天的美國政策制定者正在提高綠色技術關稅以保護美國的清潔能源行業——這表明,從價格角度來看,我們已經輸掉了這場競賽,此外,從部署速度來看,我們同樣也處于落後。

如果這是一場比賽,中國遙遙領先。

作為世界曆史上最耗碳的經濟體,在經濟增長放緩、尚未跻身全球“高收入”行列的時期,中國在新興的能源技術上,遠遠超過了它在轉型速度上對全球做出的承諾。例如,今年中國提前整整六年實作了2030年可再生能源總量的目标。在美國,我們似乎更關注人工智慧。

你可以用幾種方式來衡量這種驚人的影響。可以說,電力是全球轉型的貨币,根據Ember的資料,去年全球電力需求的淨增長總量為627太瓦時;僅僅中國就增加了606太瓦時。(1太瓦等于1萬億瓦。)

或者可以看看國際能源機構所謂的“避免排放”——這是衡量新可再生能源影響的一種方法。中國新增的太陽能每年減少的排放量為6.19億噸,是美國的六倍。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中國建立的風電容量“避免”了4.87兆噸的排放,而世界其他地方的風力發電隻減少了3.43兆噸的排放。在中國,電動汽車減少了2200萬噸的排放量,超過了美國(1500萬噸)、歐盟(1400萬噸)和英國(300萬噸),是世界其他地區新電動汽車減排(700萬噸)的三倍。核電方面的差距相對較小,但即使在這方面,中國避免的排放量(7400萬噸)也比南韓(2000萬噸)、阿拉伯聯合酋長國(1500萬噸)、歐盟(900萬噸)和世界其它地區(4400萬噸)要多。

隻需看看他們正在建造的規模。中國用于太陽能發電的土地面積是美國的兩倍多。

這一切意味着什麼?在任何有關綠色轉型的報道或分析中,将中國置于無可争議的中心位置意味着什麼?

這是一個重大的問題,也許與地緣政治一樣大,與全球未來可能性一樣廣闊。但至少在短期内,我認為有兩個基本點值得注意。

首先,能源轉型目前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中國項目。世界各地都在取得進步,但中國與其他所有國家之間的差距比人們普遍認為的要大得多,也更令人生畏,一旦你把中國撇在一邊,全球的情況看起來就不那麼樂觀了——而在某種程度上,美國發動的綠色科技貿易戰正是想把中國撇在一邊。

支援征收這些關稅的大部分論據主要涉及中國補貼和“産能過剩”的挑戰,乃至美國及其盟友可能采取的措施(如果有的話),以使我們能夠與那個太陽能電池闆産量是全球需求量兩倍的綠色經濟體。但這種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或許更令人擔憂,至少對我們這些關心脫碳速度的人來說是這樣:中國可能會後退,減少對綠色産業的支援,進而在某種程度上讓全球綠色轉型的引擎空轉,讓我們其他人陷入困境。

推薦閱讀

國慶節在央視3檔節目直播點評5小時,都聊了啥?

速讀美國頂刊16:一件西方無法想像的事正在發生

外媒專訪:伊朗以色列再不克制,史上最大的中東戰争将爆發

速讀美國頂刊16:一件西方無法想像的事正在發生

祝賀!人大重陽全職外籍研究員獲2024年中國政府友誼獎

速讀美國頂刊16:一件西方無法想像的事正在發生

中美學者對談:“美國夢”正在衰落嗎?

速讀美國頂刊16:一件西方無法想像的事正在發生

重要!重要!重要!

微信改版打亂釋出時間

常有讀者朋友錯過文章更新

大家可以将“人大重陽”設為星标

點選上方的公衆号卡片

再點右上角三個點

就能看到“設為星标”

保持聯系,一起前行

// 人大重陽

///

RDCY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向中國人民大學捐贈并設立教育基金營運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進階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營運管理4個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系、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内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