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亓欽
編輯 | 亓欽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在當今醫療界,癌症治療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和挑戰的領域,西醫以其精準的手術、放療和化療手段主導着惡性良性腫瘤領域的治療方向。
40多年前,有一位中醫醫生敢于公開挑戰西醫的權威,聲稱“中晚期肝癌、中晚期肺癌,西醫不收的病人,我收!”
那麼,這個人是誰?他是如何在西醫主導的惡性良性腫瘤治療領域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的?他的中醫方法究竟能否與西醫抗衡?
中醫世家的傳承
潘敏求,1941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陽縣的一個中醫世家,家族幾代人都從事中醫事業,尤其是他的祖父,作為一名小有名氣的老中醫,在當地擁有極高的聲望,從小,潘敏求便沉浸在中醫的氛圍中。
與其他孩子不同,他的成長伴随着中草藥的氣味和病人來來往往的身影,他的祖父不僅教他背誦《湯水歌》等經典中醫知識,還帶他一同出診,讓他親眼目睹患者的病痛和中醫治療的神奇療效。
這樣的成長環境讓潘敏求深刻體會到了醫者的責任,他從小就樹立了“無論貧富,病人都是病人,應該一視同仁”的信念,并立志成為一名像祖父一樣的好中醫。
1963年,潘敏求考入了湖南中醫學院,開啟了他正式的中醫學術生涯,在那個年代,中醫的地位遠不如今日,尤其是面對西醫學派的迅速崛起,中醫常常被認為是“落後的治療方法”。
潘敏求始終堅定不移地相信中醫的力量,他每天早起背誦藥方,特别注意藥材的名稱和劑量的準确性,他深知,醫生肩負着患者的生命,每一個細節都不能有絲毫馬虎。
在中醫學院期間,潘敏求不僅埋頭于古籍經典的研究,還結識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同學——黎月恒。
兩人不僅在學術上互相切磋,最終更結為夫妻,這段感情不僅為潘敏求的生活增添了溫馨,也為他日後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兩人共同攜手踏上了治療惡性良性腫瘤的道路。
中醫惡性良性腫瘤治療
1967年,潘敏求從湖南中醫學院畢業後,被配置設定到芷江人民醫院工作,在這裡,他踏上了中醫臨床實踐的第一步。
憑借着紮實的中醫基礎知識和對患者的關懷,他迅速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芷江人民醫院的工作環境雖然簡陋,但潘敏求從不計較這些,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每一位患者的診治中,在幾年時間裡,他的醫術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
真正改變潘敏求職業生涯的,是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末的一項決定,當時,國家為了推動惡性良性腫瘤治療的發展,調配了一批中醫專家前往湖南長沙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工作,潘敏求和妻子黎月恒雙雙被選中。
1977年,潘敏求夫婦來到了湖南長沙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成立了全國第一批中醫惡性良性腫瘤專科病房,剛開始時并不順利,與西醫惡性良性腫瘤科的門庭若市相比,中醫惡性良性腫瘤病房顯得冷冷清清。
大多數病人更願意相信西醫,甚至連一些同行也對中醫能否治愈惡性良性腫瘤充滿質疑,面對這些困難,潘敏求并沒有氣餒。
相反,他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他開始走訪全國各地的民間醫生,收集了大量治療惡性良性腫瘤的偏方,并在自己的病房中通過臨床實踐進行驗證。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潘敏求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惡性良性腫瘤治療理論,他發現,許多晚期癌症患者在西醫手術、放療、化療後,身體極度虛弱,甚至無法繼續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而中醫的整體調理理念,恰恰可以在這個時候發揮作用,通過調理脾胃、化解瘀毒,患者的身體狀況可以逐漸改善,延緩病情進展。
公開挑戰西醫
在那個西醫主導惡性良性腫瘤治療的年代,潘敏求的一句話震驚了整個醫學界,他公開表示:“中晚期肝癌、中晚期肺癌,西醫不收的病人,我收!”
這句話在當時引發了軒然大波,不少西醫專家認為他過于狂妄,這不過是因為中醫惡性良性腫瘤病房沒有病人,他才放出這樣的言論來搏人眼球。
事實很快證明了潘敏求的勇氣與智慧,許多被西醫宣判“無能為力”的晚期癌症患者,開始前來找潘敏求求醫。
面對這些生命垂危的患者,潘敏求沒有辜負他們的信任,他結合多年積累的中醫知識和偏方,開始為這些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通過不斷的實踐與臨床觀察,潘敏求逐漸摸索出了中醫治療惡性良性腫瘤的有效途徑。
潘敏求的治療方法很快在一些患者身上顯現了神奇的效果,有一名患者曾因胃癌手術後無法進行化療,随後又患上了前列腺癌,生活痛苦不堪。
一籌莫展之際,患者找到了潘敏求,通過中醫“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潘敏求為該患者開具了針對性的藥方,經過一段時間的服藥調理,患者的生命延續了11年,生活品質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這樣的成功案例逐漸多了起來,潘敏求的名聲也開始在中醫學界傳播開來,許多曾因西醫無望而放棄治療的患者,經過他的中醫調理後,病情得到了明顯的緩解,甚至有些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多年。
在臨床實踐的基礎上,潘敏求于20世紀70年代末提出了“瘀、毒、虛”是導緻惡性良性腫瘤的三大病因,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健脾理氣、化瘀軟堅、清熱解毒”的治療方案。
他認為,脾虛會加重瘀毒的擴散,而瘀毒的蔓延又會反過來加劇脾虛,兩者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最初,這一理論主要用于治療肝癌,但随着時間的推移,逐漸被證明适用于其他多種癌症類型。
理念的堅持
1994年,潘敏求的中醫惡性良性腫瘤治療事業迎來了一個裡程碑,他成功研發出了大陸第一個治療肝癌的三類中成藥“肝複樂”。
這一藥物不僅得到了國家的準許,還迅速在全國範圍内推廣開來,通過服用“肝複樂”結合化療,許多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命得到了顯著延長,病痛也得到了極大緩解。
這一成果不僅标志着中醫在惡性良性腫瘤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也讓潘敏求在中醫惡性良性腫瘤治療領域的地位更加穩固,潘敏求始終認為,中西醫結合是治療癌症的最佳途徑,西醫的手術、化療、放療,主要針對惡性良性腫瘤的局部,而中醫則更注重整體的調理與康複。
兩者結合,能夠更好地幫助患者減輕痛苦,延長生命,在他的實踐中,許多患者通過中醫的調理,身體狀況得到了顯著改善,進而能夠更好地接受西醫的手術或化療。
潘敏求不僅自己緻力于中醫惡性良性腫瘤治療,還積極推動中醫的傳承與發展,2011年,他成立了“潘敏求傳承工作室”,專門培養中醫領域的新生力量。
許多他的學生後來都成為了中醫學界的佼佼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22年,潘敏求入選了第四屆“國醫大師”,這是對他一生貢獻的最高榮譽。
今天,潘敏求的貢獻已不僅僅是個人的成就,他的研究成果和治療經驗,正在幫助無數癌症患者重獲新生,延續着中醫的生命力。
資訊來源:
我的師父是國醫|潘敏求
紅網2024-04-15 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