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人在瑪曲縣阿萬倉黃河濕地公園遊玩。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蹊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潔
生态興則文明興。
生态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是關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會問題。
新中國成立75年來,大陸不斷深化對生态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訓示批示精神,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祁連山生态保護實作常态長效監管,黃河幹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8年達到Ⅱ類,2022年、2023年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我省獲評“優秀”等次,國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不斷築牢。
隴原大地,綠水青山換新顔,美麗鄉村入畫來,一派和諧共生的景象。
藍天白雲美如畫
曾幾何時,蘭州市夏天少見藍天,冬天少見太陽,空氣環境品質困擾着市民的生活。
面對污染,蘭州市先後組織實施了“藍天計劃”、清潔能源改造“123計劃”、環境污染治理行動計劃以及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特殊工程,市區大氣環境品質得到了一定改善,污染綜合指數逐年下降,并一步步取得實質性進展。
随着連續多年的強力治污,“蘭州藍”逐漸成為蘭州的一張名片,“蘭州藍”由“淺藍”逐漸到“深藍”……蘭州市民的幸福感不斷提升,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清晨在蘭州跑步,看着藍天白雲,吹着河邊的微風,是一種享受!”對于蘭州市民王曉帆來說,每天在馬拉松公園跑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蘭州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天空湛藍,黃河水碧綠,空氣越來越好……”每年春節假期結束,米蘭都會戀戀不舍地離開家鄉,回到杭州工作生活。
大氣污染治理是一場艱苦的硬仗,近年來我省深入實施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打赢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從管理、治理、結構調整上共同發力。
我省建立了研判分析、排程預警、監督幫扶、約談提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全面開展重污染天氣防控、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等空氣品質改善行動,深入實施工業、燃煤、機動車、揚塵四類污染源治理,持續優化調整産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實效。
工業方面,高品質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穩步推進水泥企業超低排放改造;以石化、化工、工業塗裝、包裝印刷和油品儲運銷等行業為重點,組織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突出問題排查整治,累計排查整治問題1000個。
燃煤方面,積極推進蘭州、金昌、武威、臨夏4市州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項目建設,累計完成農村地區散煤治理27萬餘戶;開展燃煤鍋爐提标改造,完成6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實施超低排放59台6597蒸噸;加強散煤煤質管控,優化完善煤炭經營市場和網點,提高煤質抽檢頻次和效率,確定銷售使用符合國家标準的民用散煤。
揚塵方面,全面推行綠色施工,将防治揚塵污染費用納入工程造價;以建成區及周邊為重點,督促各類施工工地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防塵抑塵措施;強化道路揚塵防治,推進吸塵式機械化濕式清掃作業,加大城市主幹道、外環路、出入口、城鄉接合部等重點路段沖洗保潔力度,鞏固道路機械化清掃成果,持續提升機械化清掃率。
機動車方面,全面落實生态環境部門驗證、公安交警部門處罰、交通運輸部門治理的機動車排放監管機制,持續推動安檢、環檢、綜檢“三檢合一”,推行環保檢測與維修治理(I/M)制度,落實積分制管理制度,深入開展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專項檢查;加快補齊機動車污染防治短闆,建成覆寫全省縣市區的黑煙車抓拍系統,加強禁止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管控,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4.2萬餘輛、尾氣抽測2.6萬餘輛。
我省建成36個環境空氣品質國控自動監測站點、112個省控監測站、1000餘個區域微型監測站,建成天水、定西、臨夏3市州空氣品質組分站,建成蘭州市大氣超級組分站,配備雷射雷達走航車和大氣移動綜合監測車,全面提升大氣環境綜合監測監管能力;充分利用走航車、無人機、遙感監測、視訊監控等科技手段,全時段、全方位監控各類污染源,開展溯源分析,實作靶向定位、精準治污、科學管控。
2018年以來,全省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主要名額穩步向好。2021年,全省優良天數比例為90.2%;2023年,全省空氣品質主要名額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25.8微克/立方米,在全國31個省份位列第10。今年以來,全省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截至9月,全省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24.9微克/立方米,較2023年同期(25.4微克/立方米)下降2%。
成群的鳥類聚集在阿克塞縣境内的海子草原。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高宏善
一泓清水入黃河
甘肅承擔着黃河上遊生态修複、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補給區。
作為黃河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生态功能區,瑪曲縣近年來持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複工程項目。累計治理沙化地33.99萬畝、“黑土灘”退化草地127萬畝、修複濕地42.3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98.4%,生态環境顯著改善。
秋日的瑪曲草原,天空湛藍,牛羊遍野,河水恬靜清澈,緩緩流淌……因為黃河的滋養,瑪曲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河網密織、水草豐茂、牛羊肥壯,許多南遷北返的珍稀鳥類在此落腳和繁殖,黑頸鶴、灰鶴、天鵝等珍禽遍布湖邊草灘。
近年來,甘肅上下牢記囑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及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訓示批示精神,堅決扛牢上遊責任。
我省率先出台《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條例》,建構“1+N+X”政策規劃體系,紮實推進黃河生态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協同推進工業、生活、農業和尾礦庫“3+1”污染綜合治理。
系統治理重點區域水污染,在重點領域實施水污染源頭治理。我省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統籌岸上岸下綜合治理,持續推進黃河幹流及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以及内陸河、長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及配套設施建設。全省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地級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分别達到98.37%、98.4%和97%以上,沿黃34個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全部建設完成。
開展黃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全省黃河流域5607個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5166個,整治完成率為92.13%。
持續鞏固黃河流域14條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成效。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黃河流域10423個行政村已有2844個行政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76條農村黑臭水體已治理完成71條。
推進尾礦庫生态環境綜合治理。黃河流域5個市州43座尾礦庫完成調查摸底和環境風險隐患排查,實施尾礦庫分級分類環境監管。
實施黃河首曲濕地保護修複和退化草原治理改良、隴中隴東黃土高原區水土流失治理等一批重大帶動性項目,加快推進跨甘川兩省若爾蓋國家公園等保護治理重點任務。
我省持續推進黃河流域橫向生态補償,與黃河上下遊省份簽訂《跨界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控架構協定》,建立健全跨界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控機制。與四川省、甯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簽訂黃河流域橫向生态補償協定,建立黃河幹流3市州、石羊河黑河3市7縣、渭河流域和白龍江流域生态補償機制。推動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邁上新台階。
統籌實施甘南黃河上遊水源涵養區、河西走廊、秦嶺生态保護和修複以及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實施甘南黃河上遊水源涵養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複工程,有效提升甘南黃河上遊水源涵養區生态系統品質。實施秦嶺西段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祁連山北麓水源涵養與生态保護修複、隴中和隴東地區生态保護修複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能力有效提升。
通過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塬面保護、淤地壩建設等水土保持項目,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減少入黃泥沙,生态環境持續改善。此外,深入開展美麗幸福河湖建立工作,建設美麗幸福河湖34段,河流總長度達546.45公裡、湖泊總面積2.26平方公裡。今年,我省新增三條省級美麗幸福河湖,大夏河臨夏市段、黑河張掖市高台段、金川區金水湖順利通過省級評價。美麗幸福河湖建設讓百姓享有了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續的綠色福祉,讓群衆休閑娛樂有了好去處。
如今的臨夏市大夏河畔,冬春候鳥盤旋飛舞,夏秋牡丹和各色花卉傲然綻放,水面碧波蕩漾,岸邊綠樹成蔭,親水準台、健身步道上,跑步、鍛煉身體的市民絡繹不絕,外地遊客在河邊漫步,欣賞牡丹,拍照留念……
甘肅守護一泓清水入黃河,同時也讓黃河之水滋潤了沿岸百姓生活,“黃河之濱也很美”成為亮麗名片。
巍巍青山繪新景
祁連山是大陸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産流地,也是大陸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曾經由于無序無度開發,祁連山植被稀疏、草原退化,局部生态遭到破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設和生态環境保護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在總書記親切關懷下,祁連山曆經“史上最嚴”整改,祛多年沉疴,還欠賬舊賬。目前,祁連山生态保護已由生态環境問題集中整治修複轉入常态長效保護“新階段”。
我省持續加大祁連山生态環境保護力度,開展祁連山生态環境保護考核,推動祁連山生态保護工作由集中整改向常态化轉變。建設“天地空”一體化資訊監測網絡,實作祁連山國家公園範圍監測全覆寫,同時,強化部門協同關聯,合力推動祁連山生态環境保護常态長效監管。持續推動秦嶺地區生态環境協同保護,以更大擔當、更大作為構築國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2023年度祁連山生态環境保護考核結果均為優秀,2024年度祁連山生态環境品質監測結果顯示,75.36萬公頃林地森林蓄積量持續增加,75.27萬公頃草原生态穩定性不斷增強,5.21萬公頃水域面積更加穩定。
初秋時節,巍巍祁連美不勝收:山頂上白雪皚皚,山坡上森林茂盛,山間谷地裡河水流淌……在雪山、紅葉、草甸、蒼松的裝點下,一幅壯麗絢麗的生态畫卷徐徐展開。
我省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祁連山保護區内旗艦物種雪豹增加到350隻至500隻,不同種群野生動物數量較2014年提高15%-20%,成為全國32個陸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之一。
近日,祁連山管護中心哈溪自然保護站通過紅外相機,成功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的珍貴影像。紅外相機畫面顯示,一隻體态健碩、毛色亮麗的雪豹悄然穿行于高山岩石之間。
山丹馬場二場從業人員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山丹馬場境内白石崖半山腰拍攝到成群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秃鹫。從拍攝的畫面看到,其種群數量明顯增多,從幾隻到幾十隻不等,它們時而在空中盤旋飛翔,時而在山崖駐足休憩,與遠處的雪山勾勒出一幅自然和諧共生的優美畫卷。
位于騰格裡沙漠南緣的八步沙是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40多年前寸草不生,沙丘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南推移。
半個多世紀以來,八步沙“六老漢”三代治沙人用愚公精神築起綠色屏障,昔日黃沙漫天飛舞的沙窩窩,如今已是植被宜人的沙漠綠洲。
他們堅守在騰格裡沙漠,累計完成治沙造林30.6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草近45萬畝,栽植各類苗木7000多萬株,把綠洲向沙漠深處推進30公裡。八步沙林場管護區林草植被覆寫率由治理前的不足3%提高到現在的75%以上,形成了一條南北長10公裡、東西寬8公裡的防風固沙綠色長廊,實作了從“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再到“人沙和諧”的轉變,為構築國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我省持續開展大規模造林綠化行動,堅持科學治沙,深入實施“三北”工程建設。2021年至2023年,全省完成國土綠化面積2973萬畝,完成沙化土地綜合治理853萬畝,國土綠化面積實作“三連增”,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二。
我省積極推進生态文明示範建立,夏河縣、卓尼縣被命名為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崇信縣、舟曲縣被命名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康縣等6地被命名為省級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莊浪縣等15個地區(機關)獲評甘肅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在這些示範區,“轉角遇到美”“出門見到綠”的心願正從藍圖願景變為美好現實。
生态優先、綠色發展,追藍逐綠、向美而行。如今的隴原大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行穩緻遠,人民群衆生态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